造福農村的另種國際貿易:「公平買賣」(Fair Trade)(下)

2006/04/17

【「公平買賣」的歷史發展】

  公平買賣,原本沒這個詞;當然也更算不上是什麼風潮。原本有的,只是美國門諾派教會中負責社會服務、救濟與發展的部門,自1946年起分別由波多黎各、海地等貧窮村落進口一些當地的編織或木刻等手工藝品,然後分銷給教友或社會人仕。這樣做,是協助農村的人,尤其是弱勢的婦女,脫貧。畢竟工藝產品,可為農家添增額外的收入。更何況,許多單親家庭的當家女性,在外出就業困難的情況下,也可得到一些生計的保障。

一、緣起

  這只算小型、私下、善意的作法,但也是在美國的一個倪端。門諾派教會隨後,於1958年設立起工藝品專賣店;然後在1970年代初制度化,成立「自救」計劃(SELFHELP),銷售全球各地的工藝產品,協助脫貧。它更於1996年設立「萬村」(Ten Thousand Village)行動組織,成為美國很大一股國際另類/公平買賣的潮流。

  與第三世界窮國中的小農,直接做生意/做慈善,首先會在美國出現,主要也是因其他許多國度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經濟有待休生養息與重振。而美國本土,在未受戰亂下,反躍昇為世界的強權。

  但歐洲一些國度,在自己經濟能力「行有餘力」後,許多人權、宗教團體也分別開展各自的買賣行動。英國的「樂施會」(Oxfam),是其中的先驅。它早在 1950年代末期,即已在香港協助把窮人的工藝品,如:填料的針墊等,透過在英國樂施會的店舖銷售出去。它也於1964年設立貿易補貼,成為全球第一個「另類買賣組織」(ATO)。

  樂施會的方向也很清楚:國際貿易,未必得再像以往帝國/殖民主義方式一樣,只能是「剝削」,只能是「不平等交換」。南方窮國與北方富國之間的「公平」貿易,應可增加南方小農的工作與發展機會,以及南方國度的社會、經濟發展。

  樂施會「貿易要公平」(make trade fair)的這類行動,也快速渲染到鄰近歐洲國度。

  荷蘭於1967年冒出以產品進口的民間團體:「S.O.S.工藝」(後改名為:「公平買賣組織」(Fair Trade Organization);另一些關注南方小農脫貧的團體,也設立起「第三世界店舖」,進口蔗糖。它們當時的口號,也打出:「靠著購買蔗糖,你可讓貧國百姓沐浴在繁榮的陽光下。」這些團體在1969年,也首度成立起公平買賣店舖,專售南方國度農村的工藝品。

  這些,比較是在北方已發展國度中民間團體分別的作為;它們或有不同的出發點,但不約而同的是:透過貿易,協助南方小農脫貧及社會發展。

二、萌發

  但真正把貿易,而且是公平的貿易,拉上全球舞台,還得到1960年代末。這是由三條潮流分別促成。

1.北方國度社會運動的興起:

  先不說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東歐的「民主化運動」,如:「布拉格之春」,及拉丁美洲的游擊戰武裝反抗等等,在歐、美社會內部當時也興起一波波反抗既有體制的社會運動,如:黑人民權、婦女、環保、學生、原住民、同性戀、勞工、嬉皮等運動。到了1968年,一些如:美國、法國等社會,幾乎全快崩盤。

  不過就國際貿易的認定,這些運動大致可分二派。一派是基於反帝國主義立場,認定國貿本身即是對第三世界的再「侵略」與「控制」,應該廢止;而讓各國能依自身條件,自主發展。這到後來也衍生出反北方諸國政府及反跨國集團的走向。

  另一派則認為:國貿未必盡然是邪惡的。它亦可是個工具,透過較公平的貿易,來帶動起南方發展中國度的經濟發展、社會正義。

2.南方國度民間團體的新認識:

  許多分別在亞、非、拉丁美洲致力於協助農村發展的民間社團,日益覺察到:在當地設立公平的行銷組織,應有助弱勢小農得到技術、金融的支持,更多資訊的流通,以及保證產品在歐、美穩定的行銷管道。

  在這種認定下,南方一些投入貿易行銷的團體也紛紛設立,開始與北方國度中諸多新團體搭上線。

  這是新貿易實際運作的潮流。

3.聯合國的方針:

  許多南方國度,於1968年聯合國在印度德里的第二屆「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中,提出了:「要貿易,而非援助」(Trade not Aid)的呼聲。要求聯合國協助建立公正的南北貿易關係;而不再只是北方諸國佔取國貿中絕大利益,然後以援助發展方式,分回南方國度一點肉渣。

  因此,到1960年代末期,公平買賣已有較具體的身影,初步的運作,與大致清楚的方向。這主要是,因應南方國度的貧困及天災意外,透過南北間的貿易(當時主要為手工藝品),來帶動南方的發展。至於主事者,則多為歐、美的社會發展、慈善及宗教組織。

  1970年代,在尤其是歐洲,許多公平買賣的店舖冒了出來。能夠有這景象,主要是歐、美社會對公平買賣工藝品的需求,快速提昇。異國情調的產品,畢竟也為生活起居的環境添加了新意與實用。另方面,則是南方國度中許多小農生產/加工組織,如:合作社、農民協會等,也由無生有的給調動出來。

  於是我們看到:門諾教會,及天主教會於孟加拉所協力的「巧工」(Jute works),專門從事工藝品的生產及外銷。1975年在印尼耶加達冒出的「帕克蒂」(Perketi),致力於工藝/民俗藝品的開發及銷售,來補貼農民收入。

  另方面,在北方則有荷蘭的團體於1973年首度由瓜地馬拉小農合作社,進口公平買賣的咖啡。另外,在孟加拉發生大水災後,英國一些宗教團體也於1974 年設立「眼淚基金」(Tear Fund),進口當地的黃麻藝品,支援災後重建。這「基金」又於1979年,轉為「三合一手藝」(Triad craft),想在國際貿易中,展現「基督的慈愛與正義原則」。它致力於發展另類貿易,主要倒非協助脫貧,而是想呈現:在既有貿易方式外,還有其他的方式。

三、轉換

  公平買賣這股在1970年代日益壯大的潮流,到1980年代卻遇到二個新的問題,使得成長減緩:

1. 工藝品式樣久後顯得陳腐,購買者變少:

  異國情調的居家飾品,方開始或具新鮮感,造成風潮。但時日久了,如沒添加更新奇、不同的貨品,購買的人也就乏了。這正如前幾年台灣各地,都可看到印度、巴基斯坦的織布、布包,或東南亞的木器、竹器,剛開始或覺得便宜、新鮮。但久了,理會的人,也愈來愈少。

2. 主流商家跨腳來競爭:

  市場一但開始坐大,原本一些不聞不問的主流商家,也開始跨腳進來。

  它們挾著雄厚資源,開發、設計各類新的產品,做好品管;而且往往還透過方「經改」的中國國內廉價勞工,製造出想要有什麼樣,就有什麼樣(管他是哪個地方、哪種文化風格)的「物廉價美」的工藝品。

  如此一來,公平買賣的貨品,相對而言,就較貴。而且為了照顧南方小農生計,品管未必能確實執行。於是一堆公平買賣的工藝品,日益縮為只有「死忠者」,而且主要是為了產品背後的小農故事,才來購買。

  在這新形勢下,各另類貿易團體倒也發展出新招:

1. 進口南方新的以農作為主的產品:

  於是咖啡、茶、乾果等開始與工藝品並陳,而且到1990年代成為最主要的貿易品。

2. 公平買賣團體,開始跨國串聯,陸續成立國際性組織:

  早在1970年代中期,歐、美許多公平買賣組織就已互通有無。但到1987年,歐洲九國投入公平買賣的11個大進口團體,聯合組成為「歐洲公平買賣協會」(EFTA)。

  「歐洲協會」主要是負責會員間的協調。這工作又可分三方面:

a. 把各會員的議題統一,以貿易協會身分出席各種國際論壇及會議,為公平買賣發聲。它另也在布魯塞爾設立推動辦公室,把與公平買賣的相關議題,推入歐洲議會及歐洲委員會的議題,以俾納入其政策。

b. 開創讓會員能順暢合作的條件,尤其是在糧食、農業方面。譬如:各會員組織可分享某些加工/進口的產品。像瑞士的公平買賣組織:「克拉里」(Clari)就負責巧克力加工,產品再由會員分銷。由於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及多重、順暢的行銷管道,公平買賣巧克力,也在歐洲市場佔下一席之地。

c. 發展「公平資料」(Fair Data)系統,讓會員可省時省力,共享目前已有證照的七項農產品,以及諸多生產團體的檢測資料。

四、茁壯

  自1990年代來,公平買賣已成為國際貿易中一股潮流。它的交易總量,未必有多大;但已日益為更多人注目。它這時最大的貨品,是食物及農產品;以及由南方進口原料,再於北方加工的產品。如:巧克力、咖啡等。

  1990年以後的發展,也可分四方面來看:

1. 更多國際性、區域性組織網路的形成:

  如:分別代表歐洲13國、2400家「世界店舖」(World Shop)的15個全國性世界店舖團體,也於1994年於荷蘭組成「歐洲世界店舖網路」(NEWS)。

  它主要是為站在第一線,直接面對社會人仕的各「世界店舖」提供各種教育資訊及活動,各種公平買賣貨品的訊息。「店舖網路」自1996年起,也於每年五月第二個星期六,就全球公平買賣一特定議題,舉辦「歐洲世界店舖日」。而且自2002年起,由「國際另類買賣聯盟」接棒,每年舉辦「世界公平買賣日」。

  另方面,「FINE」也於1996年,在四個國際性公平買賣組織的合力下設立。它主要目標,是開創一個讓各組織更密切分工、合作的環境;來設立大家可共同遵守的公平買賣原則;以及對「歐盟」及「歐洲議會」發聲。

  另外,除了歐、美洲外,也有愈多的國度與地區,如:日、韓、南亞、南美洲等,成立公平買賣組織。

2.公平買賣的認證制度:

  自1988年,荷蘭對公平買賣的進口咖啡打上「哈夫納」標記後,歐、美洲也有許多國度跟進。各國的公平買賣認證「全國創發者」也於1997年成立「國際公平買賣標籤組織」(FLO),負責設定公平買賣的國際標準,及對生產團體的認證。

  另方面,由南北方生產團體、進口組織、零售店舖組成的「國際另類買賣聯盟」(IFAT),也發展出一檢視制度。而且自2004年起,也對達到標準的團體發給「公平買賣組織標記」。

3.意識提昇的做法日益靈活:

  從事公平買賣的團體或店舖,一開始,即把讓世人了解:現行貿易的問題、公平買賣的意義等當為重點。也因此,公平買賣的貨品,往往會附上生產者、他/她們的生活狀況,以及生產方式等資訊。這是提昇更多人對公平買賣的認識。一些公平買賣的團體、店舖,也會舉辦活動,讓更多社會人仕了解、參與公平買賣的運作。

  1984年在歐洲舉辦了首屆「歐洲世界店舖會議」。全歐洲公平買賣的工作人員與志工,也因此產生較佳的互動。然後在此基礎上,於1994年成立了「歐洲世界店舖網路」。它目標著重在:協調全歐相關團體、店舖推廣公平買賣活動、傳達產品銷售的資訊與經驗、意識提昇。

  逐年下來,從事公平買賣的組織,已在推廣、意識提昇等方面,做法日益成熟。它們出版許多有份量的研究報告,舉辦眾多區域性、全歐洲、甚至全球的相關活動,以及各類生動的公平買賣文宣品。

  另方面,主要也是透過「FINE」,而把一些公平買賣的相關議題,送入「歐盟」及「歐洲議會」。如:歐洲議會分別於1994、1998年採用公平買賣的決議案,歐盟委員會於1999年納入公平買賣的通訊等。

4. 更多的串連團體:

  公平買賣運作的一個基礎,是南北、北北、南南團體之間的串連。

  目前除了五個國際性組織:「國際公平買賣標籤組織」、「國際另類買賣聯盟」、「歐洲世界店舖網路」、「歐洲公平買賣協會」及「FINE」外,在歐、美/加、紐/澳、日、韓也出現更多公平買賣組織。

  但情況不僅如此。連在南方發展中國度,也冒出許多區域性或全國性的串聯。如:「亞洲公平買賣論壇」(AFTF),「非洲公平買賣合作組織」(COFTA),「拉丁美洲公平買賣協會」(ALACJ);以及像在孟加拉的「伊可達公平買賣論壇」、尼泊爾的「公平買賣組織」、菲律賓的「公平買賣聯合夥伴」、印度的「公平買賣論壇」,及肯亞的「另類買賣聯盟」(KEFAT)等。而且公平買賣,已不只限於國際間;一些發展中國度中產階級的興起,也形成公平買賣在國內交易的運作:都市中產階級,依公平買賣的標準,以公平價格,與小農團體購買產品。

  貨品的種類

  目前在「公平買賣」中流通的貨品,可分兩大類:

1. 農產品:

a. 食物、飲料:咖啡、茶、巧克力、蜂蜜、花生/腰果、水果乾、果汁、酒等。

b. 不可食的:棉花、蜜蠟、香油精、花卉等。

2. 家用品/禮品:

家用布料、珠寶、衣物、手工紙製品、服飾品、聖誕節飾品、室內裝飾品等。

五、成果

  「公平買賣」潮流,經歷近60年運作,它的成果又是如何?據初步估計,在南方國度目前有100萬農戶、3000草根組織,投入公平買賣的產銷。在北方國度,以歐洲25國為例,即有2800個「世界店舖」及79000個銷售點。另外,200公平買賣組織,也把有公平買賣標籤的產品送入全歐55000個超級市場。它的銷售量,每年平均增加20%;這其中又以有標籤的產品,如:咖啡、香蕉等銷售成長最快。

  像在瑞士,有公平買賣標籤的香蕉,全國市場佔有率已達47%,而花卉則佔28%。至於人口兩倍多的英國,公平買賣茶葉的市場佔有率,有5%,咖啡則有20%。

  全歐洲總共有2000人投入公平買賣的工作;至於志工,則達100000人。

  這是「公平買賣」目前大致運作的狀況。但成果不僅如此,這潮流也在其他兩方面,造成衝擊。

1. 讓主流的商業界,開始更覺察自身的貿易作為,對社會、對生態應有的責任。

2. 讓一些如:「世界銀行」、「聯合國」、「歐盟」等國際機構的決策人仕,也開始評估如何讓「貿易更公平」

結語

  故事尚未結束,一切仍在運轉。只是我們比較開始知道:一個個原本想透過貿易協助發展中國度小農而脫貧的「慈善」行動,在經幾十年運作下,倒也形成一更具體的「公平買賣」潮流。而「永續發展」與「社會正義」,也成為它最終的目標。

  這潮流,到底會走成什麼樣:取代現行的國貿運作?以市場區隔方式,佔住一塊地盤?或它性質會怎麼演變:只不過是在「補破網」,或開創「新局」?目前尚難定論。

  不過就台灣的情況來講,我們眾多農產/加工品的消費者,除了要求乾淨、有機外,也能否在許多生活用品上,要求公平與正義;不論是對人、對動/植物、對環境。而我們許多的生產者,不論是農業、製造業、工業、服務業等,也能於安全、健康的工作條件下,在有尊嚴的為自己、為大家生產出美好用品的同時,也能有個安穩、有發展的生活。

  我們,會有這一天嗎?

本文同時刊載於青芽兒第16期(2006年3月、4月號)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