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影展影評】係金耶!不要再買黃金了!看黃金真相

2006/04/25
英國Essex大學社會系博士候選人

2006年鐵馬影展即將於4/28日起,在國家電影資料館正式登場,此次鐵馬影展小組,以「紀錄抵抗、介入社會、想像世界」為主題,經心挑選30部平常不容易看到的國內外影片,一次呈現在大家的面前;此外本屆鐵馬影展,也與各地團體合作,進行樂生、新竹、嘉義、美濃四地的巡迴場,當然鐵馬影展的重要特色:專題座談會,那是絕對少不了的。去年曾經參與過的朋友,我們歡迎你繼續的加入,而去年來不及參與的,今年更不能錯過了。

  舉凡是喜氣洋洋的場合,都少不了黃金;想要投資保值,許多人也都會想到買黃金;而談到台灣戰後經濟的重建,國民黨當年從上海運來的幾船黃金也常被討論到。然而,在21世紀的現在,美元或歐元等強勢貨幣,早已在國際金融市場中取代黃金作為貨幣儲備,這恰好給我們一個機會,可以回頭來看看人類對於黃金的追求所造成的社會與生態後果。

  「黃金真相」是由香港環保運動團體「消費者力量」所錄製的一支紀錄片,揭露了人類為了開採黃金所付出的代價。而這些代價,竟遠遠超過我們花在黃金本身上面的價錢。

  首先,黃金礦場的開採,造成了大量廢土、揚塵與廢氣,當地周邊的水源與空氣首當其衝,硫化比例極高。其次,在提煉黃金的過程中,也經常產生有毒的溶液與廢棄物,嚴重地污染了土地與河流。影片中舉了極為驚人的例子,2000年位在秘魯的南美洲最大礦場發生了水銀溶劑外洩事件,造成當地過一千名居民汞中毒,其中許多是兒童。除了在生態上造成浩劫之外,開採金礦必定先要夷平大片森林。1970年代迄今,在印尼西巴布亞一美資採金企業 ─ PT Freeport Indonesia,已砍伐了260萬公頃的原始森林。這讓以林為生的原住民流離失所,更使得無數動植物品種絕種。而為了掠奪原住民的土地,政權和跨國企業聯手以武力迫使原住民遷離家園,放棄傳統生活和文化。根據印尼人權組織資料,多年來已有十萬計原住民因不就範而被殺害。

  看似美麗高貴的黃金,卻是以毀壞環境,剷除雨林以及壓迫原住民為代價。現今社會,要保值也另有黃金之外的許多選擇,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受限於傳統的文化習俗,繼續在各種場合消費黃金呢?有沒有可能改變呢?

  從2004年開始,香港的環保團體結合了來自印尼以及菲律賓的原住民,在香港開始推動「不買金運動」。他們在許多購物區進行宣導,並鼓勵市民簽訂「不買金約章」,強調「講心不講金」,以戒絕買金飾送禮的習慣。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情侶在結婚的時候,舉行了「無金婚禮」,藉機向親友宣傳消費黃金背後的負面後果。

  看完這部片子,希望可以改變妳/你對於黃金消費的概念。據估計,生產一只黃金戒指,就必須要產生7.5公噸的廢土。下次去參加婚禮,我們或許可以點算一下新娘新郎手上的戒指項鍊,然後告訴她/他們:「你們手上一共戴了四個金戒指,五條金項鍊,等於製造了7、80公噸的廢土喔!係金耶!以後,請不要再買黃金了!」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