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飛歌到RCA—台灣戰後勞工史的一個小片段

大約從1972年10月下旬開始,報紙新聞出現報導說,自7月起,飛歌電子共有十數名女工因急性肝炎症狀相繼住院,並有五位先後過世。這件事引起了衛生署的調查,內政部(當時還沒有勞委會)也進行了勞動檢查,並下令飛歌暫時停工。

就在飛歌事件將告一段落之時,高雄加工出口區的三美電子也開始發生同樣的事件(根據報導,三美是飛歌的衛星廠),至少有四名女工因肝中毒接連身亡,甚至在鳳山的美之美電子(三美的姊妹廠),也有死亡的案例發生。

儘管經過調查,官方最後好像還是沒有作出正式結論,只是告誡廠商不要再使用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的混合溶劑。而因為恐懼這樣的「怪病」,當時這三家工廠至少都有上百名女工辭職,也使得這幾家公司連續在報紙上登了好幾天的徵人廣告。

我們相信,這些爆發出來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可能有更多的事件並沒有被媒體披露,或者它只是零星的發生,不為人所察覺,甚至連當事人都不自知,原來自己身體的毛病是工作所引起的。

我們恐怕必須悲傷地說,原來RCA的員工們並不「孤獨」,早在那工業剛要起飛的年代,就有一大堆姊妹們在使用後來造成永久污染的相同溶濟,她們更早就深受其害、甚至很快失去生命,而那些殺人溶劑,卻依然陰魂不散,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繼續危害著勞工的身體。

這是台灣經濟「奇蹟」的代價,為了使資本能夠獲得利潤,付出代價的卻是勞工。這也是勞工史的一個小片段,說明了勞工處境從來都不是獨立的個案、從來都有它的相連性,如果我們有能力繼續往前追溯,說不定可以找到更豐富的素材,來充實我們進一步行動的基礎。

電子業爆發的大規模女工勞安事件

時間

公司

事件

1972年10月

飛歌電子(美資)淡水廠

急性肝炎及肝中毒症狀,造成死亡

1972年10月

高雄加工出口區三美電子、鳳山美之美(日資)

急性肝炎及肝中毒症狀,造成死亡

1991年1月

飛利浦(荷資)竹北廠

因工作必須搬動映像管造成碰撞,引發多人接連流產

1991年1月

高雄加工出口區三美電子、船井電機(日資)

廠方強制站立工作,引發怠工風潮

1998年7月

RCA(美資、法資)

RCA污染受害者自救會成立,揭發員工高比例罹患癌症的問題

(敬仁勞工安全衛生雜誌第29期)

臉書討論

回應

依據「活力 - 陳鍾誠的閱讀筆記 」http://ccckmit.wikidot.com/note:madebytaiwan
三愛電子成立於1970年:德州儀器公司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菱生精密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交大成功製作出台灣第一片晶圓。三愛電子成立。

其實在1972年台灣飛哥股份有限公司發生數名女工因吸入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致患肝病死亡之重大工安事故之前一年1971年~~高雄加工出口區三愛電子就已發生女工因吸入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致患肝病死亡之重大工安事故。

我的好友劉x招〈高雄美農人住高雄市苓雅區,夜間就讀復華高中〉1971年十月進三愛電子擔任清潔ic電路板等工作未滿一個月在十月中身體發燒不退.......
住進當時的高雄市省立醫院也是診斷為:急性肝炎及肝中毒症狀,一星期後病亡,年僅二十歲年華,當時並不知中毒原因也沒得到三愛電子任何補償。

尤於她家境清寒,還是當時的市議員陳光復幫忙料理後事,一直到看到敬仁勞工安全衛生雜誌第29期:從飛歌到RCA—台灣戰後勞工史的一個小片段。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1710
及相關報導才讓我知道真正的原因也揭開了心裡四十餘年的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