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11月26日至12月2日,在泰國曼谷先後舉行了兩個關於勞工議題的國際會議,分別是DAGA主辦的「紡織業生產規章研討會」(Seminar on Codes of Conduct in the Textile Industry)、以及AMRC主辦的「亞洲跨國企業工作坊」(Workshop on Asian TNCs)。台灣方面有筆者參與了兩個會議;以及台灣聲援尼加拉瓜勞工工作小組及連結的代表參與後一個會議,並分別以年興事件作為活動報告、與台塑集團作為台灣的跨國企業個案分析。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商品的跨國生產也越來越頻繁,以台商年興紡織來說,它是美國知名廠牌Lee,Levi’s等的代工廠,其牛仔布的紡織可能是在台灣進行,然後運到尼加拉瓜或墨西哥、由當地的工人裁製成牛仔褲,再送到主要的市場美國,運輸線橫跨半個地球。而年興為什麼要大老遠到中美洲投資,當然廉價的勞動力是重要因素之一,於是在這樣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勞工問題也跟著全球化:哪裡的工資便宜,老闆就跑到哪裡去,那勞工權益怎麼辦?
歐美地區若干從事勞工議題的NGO,採取的是消費者抵制的方式:因為大廠牌要維護公司名聲,所以NGO要求大廠牌與代工廠間必須簽訂「生產規章」,規定代工廠應維持一定的勞動條件,不然就要取消訂單,以此來保障勞工的權益。因為紡織業是勞力密集的產業,往往是血汗工廠的極致,所以前一個會議特別討論紡織業中的生產規章問題。
會議中有一個爭執點,就是維護勞工權益要採取由上而下的抵制方式、或是仰賴由下而上的勞工基層組織。有人認為,消費者抵制運動並不反對勞工的基層組織;但另一種觀點則推論,生產規章的推行常靠所謂專業的認證機構來監督,這其實是替代消解了勞工的集體協議空間,而唯有勞工自主的基層力量,才是維護勞工自身權益的最有用武器。
另一個問題是,亞洲地區的四小龍國家,扮演的常常是歐美大廠牌的代工角色,但這些代工廠的實際生產地點,其實也不在四小龍內部,而是在工資更便宜的第三世界國家。也就是說,四小龍既不是主要的消費市場、也不是主要的生產地點,而是中間的角色。
這時,勞工運動如何取得這些國際代工分包體系的進一步資訊、或是如何對這些代工廠施加壓力,需要發展出另一套工作方式來進行,這也就是第二個會議的主題。會議最終的目的,也是希望透過國際間勞工團體的合作,更有效監督並喝止跨國企業對勞工的剝削與危害。
(敬仁勞工安全衛生雜誌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