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勞資關係和勞工政策"研討會小記

本會議是由香港城市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香港亞州專訊資料研究中心(AMRC)、北京大學法學院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國家計委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中國工運學院勞動關係研究所共同主辦。於2002年1/8-1/13期間,在冬至已過但仍天寒微凍的北京,邀請各國研究勞動關係的學者以及從事工會與相關NGO團體工作者共同參與交流討論。

緣起:中國需重新打造社會保障制度

從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經濟政策以來,外資湧入造就了中國外匯存底與GNP的迅速成長,也造成了中國嚴重的城鄉差距、勞資爭議與失業問題。中國政府在經濟市場化的同時,也得面對集體計劃經濟破產後日益嚴重的社會保障問題,需要建立新的制度來解決。

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的立場,近年來「下崗」與「國營企業轉制」造成會員不斷的流失,又鮮有新的工會成立,削弱了總工會代表性與正當性,相關的各種爭論暗潮洶湧。所以,這次也有多位全總或省總的工會幹部、會務人員全程與會。

幾個香港團體相當關切歐美日跨國資金以及港、台、韓等新興工業國的資金進入中國後的勞資問題,故主動促成這一次的研討會的如期舉行。

會議猶如全球化因應之道的百花齊放

近百篇論文中,內容圍繞著全球化為主幹,歸納出全球化的內容、WTO與中國工人、全球化下各國僱傭關係的變化、國際勞工標準等枝幹。較有共識的論點如下:

1. 全球化主要的目的是方便資本的全球流動,相較於資本的靈活度,對於整體勞工保障的提昇亟其不利。

2. 失業的問題,是中國面對的重大課題。關於這一點,目前在中國是以吸引外資與擴大靈活僱用(也就是僱用的彈性化:鼓勵農業區的過剩人口外移至新興都市與工業區去作契約工,普遍缺乏保障與工會組織)來因應。

3. 在勞動力過剩、工人又不如資本可以靈活移動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要吸引外資,勢必要將勞動力的成本壓低,將造成惡性的銷價競爭,對於全球勞工的處境極為不利,可說是「強勢資本、弱勢勞工」的狀況。因此,執行藍色條款維護起碼的勞動標準就更重要。

4. 然而,目前討論的藍色條款,多是已開發國家提出,比照已開發國家的勞動標準,強制要求發展中國家遵守,確實有夾「勞工保護之名、行貿易上的保護主義之實」的嫌疑。所以,雖然將藍色條款放到WTO中討論很重要,但其標準與執行需要琢磨。

兩岸勞工面對相似的階級命運

在改革開放、走市場經濟路線的中國,龐大的勞動大軍在市場經濟的供需原則中,被視為過剩人口。失業問題成為政權的負擔,但是相對的,低價勞動力也成為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

再看看中國新修訂的工會法,法條內容傾向保障個別勞工的勞資爭議,對於團結權與罷工權略過不提。工會可以協調勞資爭議、不得領導罷工,弱化了工人團結權的行使機制。

勞資關係方面,也仿若複製台灣經驗:廉價工人承受高風險、高耗損、低收入、低保障,去成就高外匯成長、高GNP成長。

最後,由於勞動力過剩,失業者從就業的網上掉下來,被拒絕在供需原則的勞動力市場之外,就無情地在統計數字上被視為政府與企業的負擔。

在海峽兩岸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西元2002年初,兩岸工人都同樣處於弱勢地位。

(敬仁勞工安全衛生雜誌第31期)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