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對抗-國際反恐同及反恐跨性別日 國際連線攝影展
開幕行動「告別恐懼、送走歧視」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1/05/14

國際攝影師查理斯.米契(Charles Meacham),在2009年,因為看到一張台灣對抗保守教會反同遊行扛十字架對抗的照片,引發他到台灣拍攝同志遊行的念頭。台灣行,是他的第一站,之後造訪了耶路撒冷、雪梨、雅典、布達佩斯、維爾紐斯、布加勒斯特、薩格勒布、伊斯坦堡、明斯克、華沙、索非亞、倫敦、莫斯科、馬尼拉等不同城市的同志遊行。

東歐及亞洲城市是主要對象,捨棄了商業化、嘉年華形式的遊行照片,他挑選了仍須抗爭、還存在恐同氛圍的彩虹對抗行動畫面。透過新聞攝影,每張高度張力的照片極富運動性,訴說著在地彩虹社區與國家警察、保守右派勢力、保守宗教抗爭的故事,有人被毆打、有人被圍困、有人面對新納粹份子的挑釁!

    在517國際反恐同及反恐跨性別日,超過20個城市同步舉辦了「國際反恐同及反恐跨性別日 國際連線攝影展」,台灣同志遊行聯盟也加入這次的主辦,分別在全台灣六個城市串連展出,並同時舉辦講座。在保守教會偽裝「真愛聯盟」對校園同志教育進行大張旗鼓反對連署之際,藉由本次攝影展,希望喚起更多人關注恐同與恐跨性別帶來的壓迫與傷害。

   

 

時間:2011年5月15日(週日)14:00

地點:板橋火車站 B1 北向川廊(板橋捷運站3A出口與臺鐵高鐵出站口之間)

出席貴賓:

許佑生(作家)

周美玲(《刺青》、《飄浪青春》導演)

畢恆達(台大城鄉所副教授)

高旭寬(台灣跨性別權益行動會)

紀大偉(作家,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

張宏誠(法學博士候選人、台科大兼任講師)

林純德(文化大學大傳系助理教授)

開幕主持人:資深同運工作者阿哲

 

開幕活動流程:

14:00~14:20 來賓到場

14:20~14:30

攝影展緣起(Albert-台灣同志遊行聯盟2010年總召)

攝影展介紹(ㄚ莫-本次攝影展總策劃、遊行聯盟攝影組組長)

14:30~14:40

主題說明:彩虹對抗 反恐同反恐跨性別

(王蘋-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大尾-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

14:40~14:45

「告別恐懼、送走歧視」影展開幕行動

所有貴賓與參加朋友,共同將紙飛機射出

14:45~15:15

貴賓分享參與遊行的對抗/反恐同行動經驗

15:15~

我的反恐同經驗:邀請所有參加朋友自由書寫留言張貼

 

● 主辦單位:台灣同志遊行聯盟 http://www.twpride.org

● 作品提供:Charles Meacham

● 協辦單位:南人窩暨南人獨立工作室彩虹天堂中區同志健康文化中心聚拉屋、H*ours Cafe、國立清華大學學生會

● 背景資料:與驕傲同行(Walk With Pride, WWP)攝影計劃、攝影師暨發起人及IDAHO委員會,詳見台灣同志遊行聯盟官網http://twpride.org/main/?q=node/427

 

● 各地區展出資訊:

地區

展出時間

地點

講座資訊

高雄市

5/07 ~ 5/31

南人窩 [高雄市三民區松江街59號]

5/14  14:00【看.不見的壓迫】  主講人:阿哲、小星、丫莫蝸牛

台中市

5/07 ~ 5/19

彩虹天堂 [台中市北區一中街116巷9號]

5/14  19:30【同運.視覺印象】  主講人:Andy.C、Snare、丫莫蝸牛

台北市

5/10 ~ 5/26

H*ours Cafe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10巷8弄12號]

 

新竹市

5/12 ~ 5/20

清華大學圖書館 川廊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新北市

5/14 ~ 5/20

板橋火車站B1 川廊 [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二段7號B1]

5/15  15:00【鏡頭外.戰鬥昂揚】 主講人:王蘋、大尾

宜蘭縣

5/16 ~ 5/31

聚拉屋 [宜蘭縣五結鄉陽明北路3號5F]

5/21  14:00【看.不見的壓迫】 主講人:阿哲、小玉、丫莫蝸牛

 

 

 

 

活動日期: 
2011/05/15

臉書討論

回應

其實隱藏在同性戀議題之後的真正核心問題是:外省族群的性傾向特質.

事實的真相是﹕根據可靠統計數據推算外省族群約五分之一有同性戀傾向. 外省族群是台灣的統治族群,外省族群有斷袖之辟,所以同性戀才會被當成反恐聖戰來熱烈討論,大力推廣.

今天如果同性戀絕大多數是台灣人族群的話,則同性戀議題很可能被掃入垃圾桶,當成"台客"的怪毛病,沒有人理. 正因為同性戀大多數是外省族群,同志變成"酷兒",同性戀議題變成教育政策,要強迫推銷給台灣人兒童.

你看這些推銷同性戀的專家學者當中,有那幾個不是屬于外省族群?

天生的同性戀不是畸型;強迫推銷兒童接受同性戀則是罪惡!

有沒有想過第幾年辦是影響因素。
台北已經計畫好很久可以去,
高雄突然舉辦時間排不出來。

這樣推論很粗糙。

所謂可靠統計數據,
也只不過是台北高雄遊行人數而已。

不要扯上族群問題,不相干問題不應該扯在一起。

外省族群異常高的同性戀比率,也不是沒有統計數據或理論根據.

首先來看台灣全國與正常社會的同性戀人口比率.

國際上,一般接受的正常人類社會同性戀人口比率是5%.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兼系主任彭懷真博士作過調查,顯示台灣全國(台北除外)15歲以上的人口中,大約有3%的男性和2%的女性是同性戀者. 這個數字符合國際正常的5%同性戀人口比率.

其次來看台北市的同性戀人口比率.

前台北市長馬英九曾經公開說,台北市同性戀人口是10%以上. 2000年,台北市建國中學也曾作過全校同性戀人數普查.
得到台北建中有同性戀傾向的學生比率是11.3%. 這個數字接近馬英九的10%同性戀人口比率. 由此可知台北市的同性戀人口比率是10%以上無誤!

台北這10%卻比台灣人同性戀人口比率的5%多了5%以上,
而台北明顯的是外省人聚集的大都市.所以台北這多出來的5%,當然就是外省族群的同性戀人數.

所以數字上來看,全台北市同性戀有10%x260=26萬人;而台灣人佔台北市人口七成,182萬人,5%x182=9.1萬人,這就是台灣人同性戀人數. 剩下來外省族群的同性戀人數,就是26-9.1=16.9萬人. 16.9/26 =0.65約2/3. 所以得知,台北同性戀人口,外省族群佔2/3!

但外省族群只佔台北市人口三成,78萬人.所以外省族群本身同性戀比率是:16.9/78x100=21.7% = 1/5 強.

換句話說,台北每五個外省人中,就有一個外省人可能是同性戀.

怎樣,外省人1/5是同性戀有可靠統計數字吧﹖﹗

聽起來外省人好優秀。台灣本省人可別落後了。

這個啊!
有個很重要因素要考慮,
就是問卷形式。
不同發問方法會得到不同結果,
只是拿結果來比較不考慮問卷差異,
很有問題。

舉例好了:
如果你是個醫生,現在癌症有兩個新療法。
A療法可以挽救百分之三十病患生命。
B療法對於百分之七十病患無效。
請問要選哪一個?

一般會選A。

仔細想想看
AB其實內容相等,只有描述方法不同,而會影響回答。

不同數據要能做四則運算,必須要先弄清楚是否一致。
尤其是問卷取得得數據。

<br>
<br>
什麼叫做“喚起更多人關注恐同與恐跨性別帶來的壓迫與傷害!“
<br>
我只看到不斷地貼標籤、塑造對手、偽裝正義、博取同情...這類的行徑。
<br>
我可不可以就是接納但不認同
可不可以不要再逼我又接納又認同
可不可以不要在我不認同時就汙名化說我「恐同」
<br>
可不可以不要再逼我、汙名化我、強迫我接受...
拜託...
<br>
<br>
<br>
<br>
<br>

當你會使用「外省人」這個詞時,
就表示你承認台灣是隸屬於中國的一省。

當你使用"客家人"這個詞時,
就表示你承認台灣的主人是和洛人嗎?
當然不是!客家人當然也是台灣人.

"客家人"和"外省人"都只是歷史留下的族群名稱.
稱外省人是因為他們不承認他們是台灣人.
與台灣是不是省無關.

這也許是同志議題之所以被大力宣揚的政治結構成因

但這不是同志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