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鐵馬影展即將於4/28日起,在國家電影資料館正式登場,此次鐵馬影展小組,以「紀錄抵抗、介入社會、想像世界」為主題,經心挑選30部平常不容易看到的國內外影片,一次呈現在大家的面前;此外本屆鐵馬影展,也與各地團體合作,進行樂生、新竹、嘉義、美濃四地的巡迴場,當然鐵馬影展的重要特色:專題座談會,那是絕對少不了的。去年曾經參與過的朋友,我們歡迎你繼續的加入,而去年來不及參與的,今年更不能錯過了。
因為去過墨西哥東南山區,拜訪過查巴達民族解放軍的村落,回到台灣後,我看過一些有關於查巴達的紀錄片。不同款的查巴達。譬如,在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中播放的《抗爭之路》(Caracoles:New Paths of Resistanse)及《正義之聲》(We Speak Against Injustice),拍攝者是墨西哥團隊。譬如,在春天影像工作室舉辦的紀錄片影展中播放的《A place called chiapas》,拍攝者是加拿大電視台的團隊。以及這次鐵馬影展播放的《查巴達》(Zapatista)及《查巴達之群山怒吼》(Storm from the Mountain),拍攝者是美國的「Big Noise」工作室。
一九九四年,以「今天,我們說夠了」作為發語詞,對墨西哥政府、對新自由主義開戰的查巴達運動,至今走過十二個年頭。像是水噴湧出,在地面流動了十二年。從持槍現身,攻佔契帕斯省的城鎮、農場,到一九九六年和墨西哥政府簽署協定,然後墨西哥政府又背棄協定、二00一年步行前往總統府「長征」、到二00三年宣佈成立五個自治政府、二00五年副總司令 Marcos說要寫偵探小說、二00六年新年,Marcos騎著重型摩托車展開環墨西哥之旅,而整個中南美洲,左翼力量陸續當選總統,巴西工人出身的魯拉、委內瑞拉首位印地安人總統查維茲,玻利維亞的莫拉萊斯,智利第一位女總統、單親母親的巴舍萊,等等,然後,人們也正注目著七月墨西哥大選的選情……這一路,怎麼說呢?
和你有什麼關係?
我的意思是,我和你,能從遠方——雖然空氣無國界,但地理距離是真實的——傳來的、關於查巴達運動的膠卷中,看出什麼? 走出密閉的放映室後,你會因為知道有查巴達這件事,而怎樣、又怎樣嗎?
「密室不只一個出口。」Marcos說。
所以你的出口會是什麼呢?或者,你比較習慣待在密室裡,焦慮的談論有關出口的種種問題?
一個查巴達的故事,現在進行式的故事,發生在墨西哥,流傳到西方世界,流傳到日本、台灣、中國,流傳到你我的眼底。透過紀錄片鏡頭的媒介,我看見墨西哥人拍的查巴達紀錄片,步調比較緩慢、鏡頭比較不晃(有些鏡頭還一鏡到底)、「技巧」當然是沒有西方的「文明」。我看見加拿大女導演拍出了Marcos迷人的風采,又忍不住要質疑Marcos。而美國人「Big Noise」工作室拍攝的《查巴達》紀錄片,剛好,我在墨西哥就看過,當時和一些亞裔及拉丁裔的美國朋友們一起觀看,看完,我們彼此都互做了一下鬼臉,哇,好MTV;Marcos朗讀宣言被處理得像是唸饒舌歌,還加電腦動畫,拼來湊去。
不同款的查巴達。Marcos說:我們就是你,查巴達就是你。蒙起面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所以我在想,若是你也反對,有些人有錢得要命、有大多數人卻窮得要死;若是你也反對,台灣農人花四個月、種一分地稻田的收入,大概只夠一個人,每天喝一杯三十五塊錢的咖啡,喝一個月;若是你也反對,名牌皮包一個要價上萬元,加工製作名牌皮包的工人,沒眠沒日做成千上萬個皮包的薪水,也不夠買一個包包……;若是你也反對,生活中有這麼多不公平的事,而想要改變、想要付出一點改變的心力,你,就有可能成為「查巴達」。
只是,你會是哪一款的查巴達呢?
你勇敢嗎?愉快嗎?像Marcos說:一直在學習與傾聽嗎?
反叛的鏡面,查巴達如是訴說這個運動的意義。而鏡子,當然在你我手裡,答案也在你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