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2周年
法界:停止迫害維權律師
學生:晚會聲援對岸青年

2011/06/03
苦勞網實習記者

責任主編:樓乃潔

屆滿六四天安門事件22周年的今(6/3)日,台北律師公會、台權會、司改會與香港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等團體,於立法院內召開記者會,抗議中國政府迫害維權律師與人士。與會團體代表呼籲總統馬英九將「六四不翻案、統一不能談」之承諾落於口實,並要求兩岸經濟交流與對話,必須以「人權」為基礎;另一方面,由中台港澳四地學生所組成的「台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聯合工作小組」,則呼籲青年明日晚間七點,前往自由廣場前參與悼念晚會。

台灣法界於六四前夕指出,「茉莉花革命」後,失蹤或被逮捕的維權律師已達200多人。(攝影:陳韋綸)

六四天安門事件第22周年,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主委翁國彥表示,今年與往年不同,自從「茉莉花革命」後,遭逮捕的維權律師「特別多」。「如果連律師都無法保障自己,何況是人民?」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尤美女則指出,一個國家的人權指標,可由該國的維權律師「人身安全」與「執業權利」是否面臨威脅來衡量。雖然近年中國加入《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兒童權利公約》以及《殘疾人權利公約》等國際人權公約,「但是在履行人權方面,還是不及格!」

香港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執行秘書潘嘉偉分析,今年維權律師面臨的威脅「特別嚴重」。為了響應北非追求政經改革風潮,對岸網民從今年二月起發起「茉莉花革命」,中國政府神經緊繃,無論有無參與「茉莉花」的討論或「散步」活動,曾經被帶走、遭逮捕或失蹤的維權人士,統計人數已超過200人,其中包括知名藝術家艾未未,還有提供「毒奶粉事件」受害家長法律援助的李方平。(中國維權律師簡介與遭遇,詳見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網頁

最近中國政府兩次接觸天安門事件家屬,僅談及賠償可能性,卻拒絕民間獨立調查六四鎮壓真相,司改會常務執行委員高涌誠強調,「22年前的六四,不可以金錢解決!」

尤美女則表示,這凸顯中國政府對於六四事件的父權思維,「用賠償叫你閉嘴,但是受害者需要的是事實,但是揭露真相,需要面對自己,需要道德勇氣,這是最困難的。」

翁國彥指出,各國政府人權侵害案件,迴避的方式不外乎「完全打壓」、「以金錢賠償,把聲音壓下來」,或是找代罪羔羊扛起責任。他表示,許多國際人權組織已經要求各國政府,「更積極調查與公布真相的義務。」

對於總統馬英九上任前「六四不翻案、統一不能談」,乃至上任後,兩岸對談多就經濟交流與ECFA議題,近年六四前夕的聲明,對於中國人權侵害事件近乎噤聲的態度,與會團體批評,過去強硬的措辭,如今不過是「裝飾其人權政績的門面」,尤美女強調,「兩岸交流,不能以人權為代價!」

台灣法界人士要求中國政府停止打壓維權律師,另一方面,由中台港澳四地學生所組成的「台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聯合工作小組」,則呼籲青年明日晚間七點,前往自由廣場前參與悼念晚會。

就讀政治大學歷史系雙主修政治,身兼臺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聯合工作小組媒體組長的林家興朗讀宣言:「…世界各國莫不為了經濟發展與商業利益而向中國靠攏,二十一世紀儼然如眾人所稱是中國人的世紀…它在政治上的獨裁、對人權的輕視、對自由的壓迫與對言論的管制卻從來沒有放鬆…我們雖然處在相對民主自由的環境,但我們並不就此忽略促進中國民主化的理想以及對平反六四的聲援。」

台港澳學生於台大門口呼籲「毋忘六四」。(攝影:陳韋綸)

就讀台大哲學系的涂京威同學表示,台大與中國的交換學生機會日漸頻繁的同時,他發現來台陸生對於威權的感受是具體而微的,「他們擔心參與抗爭活動,如果被媒體拍到的話該怎麼辦。」對於相對缺乏公民權的對岸青年,他呼籲台灣大學生應該上街聲援。

來自香港的學生黃俊傑回憶,自己從國中開始,每年六四都會前往香港維多利亞廣場的燭光晚會,相較台灣學生對於六四事件的冷感,他認為這是因為六四事件在台灣,「是被當作政治認同事件,被國民兩黨消費與操作,很多年輕人厭惡兩黨鬥爭,一聽到六四就反感。」從去年開始在台大前舉辦悼念晚會的他並發現,許多人並非不瞭解六四的真相,「而是沒有勇氣站出來。」他強調,無論有沒有經費,「這個晚會,會一直辦下去。」

回應

苦勞網您好:
我是今天的發言人林家興,我是就讀於政治大學歷史系雙主修政治三年級,煩請更正:)

臺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聯合工作小組 媒體組長
政大歷史三 林家興 敬上

林家興您好 :

多謝提醒,已更正。

苦勞網週五輪值主編 樓乃潔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2461

我們不懂得向前看,老是困在一場歷史的謎團裏頭;而那個謎團實在有太多的解讀可能,我們怎能自以為是,以為自己一定是對的?難道我們毫不自覺,這種義正詞嚴的腔調很讓人厭惡嗎?

不妨把我們當成瘋子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3441

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真相,才有討論的必要

麻煩各位有志者能夠好好討論一下,為什麼當年台灣幾乎只看到CNN的報導,好像很嚴重,而我父母當時在大陸探親,卻完全感受不到那樣的氣氛。如果可以,也麻煩比對一下,當時的報導與現在報導北韓、格達費的新聞模式。順便也可以追蹤一下,到底最後死了多少人?那些流亡海外的人士,這麼多年來做了些什麼?

您好,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承辦第15屆兩岸新聞報導獎,我們看到您這篇所撰寫的符合本獎項報名資格,敬邀您報名參與「公民記者獎-公民非影音新聞報導獎」,優勝者將頒予5萬元獎金及獎座乙座,並附線上報名網址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comm/15news/ch/index.asp?filename=3-4#a4, 提醒您報名截止時間至8月31日止。 敬祝順心愉快 第十五屆兩岸新聞報導獎籌備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