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2011.06.06 02:08 am
環保署曾兩度要將DEHP改列為第一類毒物,最後都無疾而終。藍營立委近日揭露,因民進黨立委黃淑英在環保署公聽會上發言力阻,使這項塑化劑無法納入有效管理追蹤致貽患全台。黃淑英則反駁,公聽會發言沒有約束力,最後決策權是在環保署手裡。
不論誰是誰非,決策延宕的結果,是全台民眾平白多吃了幾年塑化毒物,食品飲料業營運大受打擊,台灣品牌的形象則淪為國際笑柄。正當政府持續追查塑化物去向,我們也應回頭檢視這場食品災厄的源頭,是誰失職?是誰在包庇?
黃淑英引發爭議的發言,是在二○○九年七月一日的環保署公聽會上,主旨在討論DEHP等毒性化學物質的列管。當時,環保署及環保團體支持列管,黃淑英和塑膠公會則持反對立場。根據紀錄,黃淑英的發言重點包括:一,環境荷爾蒙很多,為什麼只列管DEHP?二,不該將精子量減少與DEHP直接連結,環保署不能只提國外報告,需提更強有力的「本土研究」。三,環保署指DEHP汙染源來自廠商,證據為何?政府不能只作源頭管制,尾端產品和廢棄物也要加強管理。
從上述發言看,黃淑英的反對態度具體且強烈;根據其發言邏輯,也顯示她清楚DEHP是什麼樣的物質,可能造成什麼影響。這些發言,雖不足以推論她在為特定利益團體護航,問題是其夫參與多家塑膠化工企業的經營,這項背景卻又不能不讓人心生困惑。更嚴重的一點是,黃淑英身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在立法院又是「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的委員,除應更具專業背景,也應以更嚴格的標準來捍衛民眾健康及生態環境,而她卻用不對稱的理由來阻擋DEHP列管。這點,恐怕是她難以撇清的嫌疑。
再往前看,二○○六年在扁政府任內,環保署毒物諮詢委員即引述歐盟的新研究發現,建議將DEHP列為第一類毒物,卻因不明的理由遭到擱置,只把DOP塑化劑列管。黃淑英對此過程顯然知之甚詳,她在○九年公聽會上,一開口便以「○六年已經討論過」為由,質問環保署:「有什麼新事證要列管?」她是否一人阻擋過兩次管制,有賴民進黨出面解答。
亦即,台灣先錯過了二○○六年的管制機會,二○○九年又錯過一次;一錯再錯,民眾因此多受了黑心商人五年的毒害,這筆帳不該含糊帶過。當然,要仔細論究,黃淑英一個人也扛不起這麼大的擔子;如其所言,她只是提出個人意見,最後的決策權仍在環保署手裡;那場公聽會中,代表環保署出席的管制考核處長袁紹英也表示,最後的決策將由署長拍板。為什麼環保署長沈世宏最後沒有堅持?
根據沈世宏的說法,當時下面報上來的公文,就只要求管制雙酚A,而未列DEHP。這樣的答覆,其實相當曖昧;那是暗示,在行政過程中出現第三隻手擋掉了DEHP,或者綠委的反對確對決策產生了干擾,外界無從知悉。但如果沈世宏明知此一毒物的嚴重性,卻以行政程序為藉口消極不作為,他也讓自己變成共犯結構的一部分了。包括○六年張國龍任內環保署的放水之謎,同樣有待解答。
這次塑化劑事件喧騰海內外,但民進黨對此一議題的高度冷淡,乃至綠色媒體幾乎不談論此事,皆讓人好奇。這是綠營知道最後的回火將燒到自己?或是認為民生議題無助總統選情?再說,環保署要列管毒物,只是針對生態環境的汙染;但塑化劑之所以能滲透進各種食品,卻是當年扁政府衛生署長李明亮公告食用香料及複方添加劑不必送驗,留下了一個大缺口。對此,民進黨不能雙手一攤,就此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歷經兩次政黨輪替,藍綠的「歷史共業」已越來越多。但要消除共業,不能再像首長特別費那樣由兩黨合謀一筆勾銷了之,而應更仔細地逐一檢視彼此的足跡和責任,如此,政黨政治才有進步的餘地。黃淑英和沈世宏之間,誰該負的責任多一點,有沒有人該下台負責,請兩黨好好辯論一回吧!
【2011/06/06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DEHP塑化劑不得添加食品中與其是否自毒管法第四類提升至第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以下稱毒管法)的適用其實是有排除規定的。環保署依據毒管法第7條及第11條公告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時,列舉不受該法管制的對象,包括:農藥管理法所稱農藥、……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所稱化粧品、食品衛生管理法所稱食品、商品檢驗法所稱商品等。也就是說,毒管法是對經由流布到環境而影響環境中生物後(生物蓄積、生物濃縮、生物轉化),間接影響人體健康,且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毒性化學物質進行管制,以減少其進入環境的數量。但經由終端商品對人體直接接觸而產生健康影響的毒性化學物質管制,則由終端商品相關法規管制。
因此,政府部會間固然必須橫向合作,例如環保單位於毒性化學物質專案稽查計畫中應加強與衛生署間之業務通報機制,適時提供兼營食品加工之毒化物使用業者資訊供衛生主管機關查察,但根本不允許黑心廠商將有毒或未表列的食品添加物添加於食品中,則是食品衛生管理法早有的規定,及衛生主管機關要進行稽查管制的範圍。也因此,外界推論, 95年及98年環保署未將第四類DEHP改列為毒管法的第一類毒化物管制,是爆發黑心商人改用DEHP添加於食品中的原因,並使DEHP繼續違法使用兩年甚至五年的說法,在法理上是不成立的。
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院長時,副院長是蔡英文,環保署署長是張國龍。當時環保署毒管處於95年6月14日召開毒性化學物質專家諮詢委員會(以下稱毒諮會),過半數委員建議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改列為第一類及第二類毒性化學物質,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列為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但會後毒管處徵詢產業界意見後,知悉業界支持新增DNOP為第1類毒化物,但對(DEHP)改列為第一類及第二類毒性化學物質,仍有意見,因此簽報署長張國龍新增DNOP為第1類毒化物,但DEHP暫不改列,並於95年12月29日完成公告新增DNOP為第1類毒化物。
劉兆玄擔任行政院院長時,副院長邱正雄,環保署署長是沈世宏。當時環保署毒管處於97年9月22日及11月26日召開毒諮會,討論歐盟管制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物質,重新評估其中我國88年已公告為第四類毒化物者(DEHP、DBP、DMP)提升其列管分類,尚未公告者(BBP、DINP、DIDP)評估納入毒化物列管。獲得結論為:請再瞭解國內類鄰苯二甲酸酯類運作場所實際使用情況後,再評估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物質合理之管制濃度。
毒管處於98年5月11日、6月8日及7月1日辦理三次公聽會,討論將DEHP、DBP、BBP改列為第1類毒化物;DINP、DIDP、DMP及雙酚A列為第4類毒化物。當時DEHP等塑化劑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科學證據仍然薄弱,國際上對DEHP的管制仍等同我國第四類毒化物的管制方式,環保署以預警原則的積極態度,規劃將廣泛使用於塑膠製品的DEHP改列為第一類的管制方式,仍需在公聽會的討論中說服被管制對象,獲得管制的共識。由於會中對雙酚A新增為第4類管制少有反對意見,但對提升DEHP等塑化劑管制級別則未達共識,主席毒管處處長袁紹英於第三次公聽會做結論時,表示將另召開毒諮會討論。因此98年7月24日毒管處僅簽報署長沈世宏核定此三次公聽會中已有共識的列管雙酚A等公告內容,未提及DEHP議題。
今年(100年)國際上的新發展,是歐盟執委會於2月17日公告,將6種(包括DEHP)高度關切的化學物質改列至附件14的授權物質(相當我國第一類至第三類毒化物的管制方式)清單中,並規定最後受理許可申請的日期為2013年7月21日,在2015年1月21日以後,未獲許可者不得繼續使用。此公告給予近4年的緩衝時間,才完全禁止未經許可的使用。歐盟執委會自歐盟化學品管理總署2009年6月1日建議 7種列入優先授權候選物質清單後,歷經1年7個月才完成上述6種管制期程的公告。可見歐盟執委會加嚴對影響環境生態及經由環境間接影響人體健康,但對人體健康直接影響科學證據仍然薄弱的DEHP等塑化劑進行管制時,仍需基於預警原則,考量被管制物質的影響層面及被管制對象受到的衝擊。環保署昨日已正式預告,將比照歐盟最新的決定,依毒管法對塑化劑管制分類全面升級列管。
對DEHP等經由影響環境中生物後,「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的毒性化學物質,進行管制的緩衝期程可以較長的原因,是因為DEHP等塑化劑經由終端商品對人體「直接」接觸而產生健康影響的管制,已由商品檢驗單位依商品管理法規禁止或限制其添加於商品(例如兒童玩具)的含量,並自始即由食品衛生管理法規禁止不得加入毒性物質或未表列的食品添加物於食品中來進行管制。
對黑心廠商違法將DEHP毒化物加入食品,須靠食品衛生管理法的稽查、檢驗來發現,並可利用我國95年公布的行政罰法第18條,評定其過去的不法利益以加重其罰,剝奪其不法利益的嚴懲方式予以嚇阻,來達成管制的目的。終端產品的管理法規限制直接與人體接觸的管制目的及方法,與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管制其進入環境後間接影響人體的管制目的及方法不同,並非直接相關。DEHP或其他塑化劑只要列入毒管法第四類毒化物,已明確不得添加食品中,與其是否自毒管法第四類提升至第一類或第二類無關。
Re: 黃淑英為何擋?沈世宏為何放?
又在抹黑了,就算把DEHP的管制等級給提高,還是無法阻止被黑心商人放入食品。
統一的LP33厭出第一級的DNOP是明證。
Re: 黃淑英為何擋?沈世宏為何放?
民進黨粉絲還在硬拗啊?
Re: 黃淑英為何擋?沈世宏為何放?
由民進黨高雄黃色小鴨媒體新聞置入性商業行銷企畫談起
2013-10-25 12:06:17 soho1111
由民進黨高雄黃色小鴨媒體新聞置入性商業行銷企畫天天洗腦,高雄黃色小鴨是不怎麼樣卻變很怎麼樣的民進黨黑心不環保大塑化劑產品,冥調9.2%支持度也是民進黨民意製造機製造的產品。吹氣膨風小玩具吹得好大好大,就像國王的新衣,看他們每天煞有介事報其狀況,又多少人攜家帶眷去看,颱風來,黃色小鴨洩氣,收起,看不到黃色小鴨,小孩子難過得哭…。前天報說有三百五十多萬人去看,新聞記者報新聞說它要游到桃園,騙三歲小孩的新聞置入性商業行銷台詞(根本是用車載過去的),民粹理盲,再見識民進黨媒體宣傳洗腦功力。
民進黨媒改搞了一堆24小時新聞台,記者一下膨脹太多良莠不齊,許多素質水準低下,沒甚麼專業。像三星寫手門,寫手們每天到各網站寫對手缺點,污衊人家,找點閱最多當新聞。薪水下跌,這些人卻拿此不斷做文章。時代不一樣,資訊爆炸,過去記者薪水高,不代表現在也是。如今記者把自己的景況當作台灣社會全部人皆如此,天天報新聞繞著22K,薪資倒退、物價上漲、不景氣…做文章,完全不管真相。李登輝實行民粹,台電25年賣身契低賣高買電─李登輝簽四家、扁簽五家,綁25年約圖利私人,台灣百姓權益被他們出賣給這九家民營電廠。許多新聞媒體幕後大財團相關企業與媒體廣告主協會與這九家民營電廠利益結構一直是黑盒子。媒體新聞記者報李登輝新聞,把他當驚動萬教的教主般報導,協助民進黨,對國民黨及馬英九的新聞報導則當敝屣充滿敵意,發生甚麼事都無限上綱是馬英九政府的錯,這是他們的基本態度。以上所述媒體是以電視新聞為主,至於平面媒體民進黨自由時報有過之無不及。
民進黨介入司法關說被抓包,反而惡人先告狀逼警察繳械,最近天天炒監聽。不做虧心事,何懼監聽?民進黨執政監聽更嚴重,還好意思說三道四,做賊的還比捉賊還兇。民進黨為逼檢察總長黃世銘下台,要調他上任以來的通聯。應調的是民進黨319新聞詐騙總統職位案的扁與黃芳彥、邱義仁、黃志芳…媒體高層通聯。
大統黑心油品事件發生,民進黨彰化縣議員賴清美去關心關切協助大統,大統老闆正是標榜本土愛台灣的本土,害台灣最厲害的就是這些滿口台灣國語號稱本土愛台灣的人。民進黨忙著把大統推到國民黨身上,民進黨忘了自己前不分區立委黃淑英(民進黨立委田秋堇協助)。「公民新聞」成立後重要事就是協助推塑化劑黑心飲料門神黃淑英進立院。媒體新聞標榜的民間團體,婦女運動,婦女新知基金會、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台灣女性學學會、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及台灣終止童妓協會等推薦黃淑英(商業週刊記者眼中的好立委)當門神的昱伸等大廠,塑化劑黑心飲料賺數十億,卻只賠受害者一百多萬,害眾多婦女不孕。
七年前在扁政府任內,環保署毒物諮詢委員即引述歐盟的新研究發現,建議將DEHP列為第一類毒物,卻遭到擱置,只把DOP塑化劑列管。黃淑英對此過程知之甚詳,她在公聽會上,一開口便以「○六年已經討論過」為由,質問環保署:「有什麼新事證要列管?」她阻擋過兩次管制,民眾因此多受了黑心商人五年的毒害。塑化劑事件喧騰海內外,但民進黨對此議題高度冷淡,冷處理,綠色媒體幾乎不談論此事。綠營知道談的話,火會燒到自己,因為塑化劑之所以能滲透進各種食品,是當年扁一當總統就馬上回報挺他當總統的昱伸等塑化劑廠商。政商勾結,讓扁政府衛生署長李明亮公告食用香料及複方添加劑不必送驗,留下的大缺口。
近幾年來所爆發的一連串食安問題,都是早已存在多年。黑心油商糧商食品工業毒害人民,行之多年。民進黨執政那幾年沒有作為,直到馬政府上台後才爆出。扁府時期掩蓋得那麼好,無人爆料。到馬政府時期才有人跳出來爆,表示馬政府較清廉較不政商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