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與國際接軌 方向正確

2011/08/04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2011.08.04 02:46 pm

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公開鼓勵公股行庫和外國金融機構策略聯盟,並表示在不影響公股主導權前提下,從寬處理公股金控、銀行現金增資案。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這是一個好的方向,但能否達到財政部所要的效果,還得看主管機關和行庫本身能否開放心胸跟上國際。另有學者提醒,引外資也要注意別把過去金融海嘯那一套東西帶進台灣的公股行庫體制。

而不少人解讀為新一波金融改革,景文大學財金系副教授章定瑄表示,公股金融機構引進外資,固然會學到外資好的一面,但引發金融海嘯那一套東西也可能帶進體制內。很多亞洲地區的學者多半對疑慮外資介入亞洲當地行庫,也會引入有毒的金融商品,因為歐美外資的衍生性商品或套利基金的短線風險作法,引發了2007年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

他表示,金融改革要成功關鍵還是在制度面,如何讓資訊充份流通,過程完全透明才是重點。

章定瑄表示,金改引進本土財團,最為人詬病的是,台灣的財團和政治太過緊密,難以竟功,外資雖然一開始沒有這樣的問題,但在超額利潤、又不是公平透明的環境下,難保不會走上本土財團的老路子,兩者的差別,一個是駕輕就熟,另一個則是重新學習,如此而已。

殷乃平說,財政部鼓勵公股行庫和外資結盟,主要目的自是希望引進外國金融機構較現代化的管理和經營方式,特別是在風險管理這一塊,讓國內公股行庫加快改變體質,更具國際競爭力,這是正確的方式,也是好方向,值得稱許。

不過他強調,再先進、現代化的外國金融機構進入國內,也得接受國內金融市場的法規和管理,而在他看來,不是金管會或中央銀行,對國內金融市場相關規定和管理都極為保守,甚至是落伍,如果這部份不開放不進步,外資進來再多,也無法施展,對行庫提升競爭力幫助有限。

除了外部環境外,殷乃平表示,國內公股金融機構從上到下向來都比較傳統保守,引進外資後,在外資缺乏主控權下,這部份如果不作改變,那麼對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效果也會有限。

【2011/08/0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學者:與國際接軌 方向正確 | 經濟要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505690.shtml#ixzz1UirBegYH Power By udn.com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