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高雄市有線電視公共頻道「第三頻道」開播,當天由高雄市代理市長葉菊蘭和博愛國小自治小市長林若竹、副小市長許瑞哲共同主持開播記者會。許瑞哲表示,「第三頻道」的開播提供高雄市一個大家可以親近、參與、利用的媒體頻道;也有與會的學生提到,希望未來能校園生活點滴在頻道上播放,而代理市長葉菊蘭則表示公共頻道將展現「公用、公益、公共」精神與意涵。
有線電視公共頻道一直被認為實踐草根民主的重要渠徑,更有學者指出公共頻道堪稱是地方的公共領域,可作為在地的公共論壇,具有在地近用與民主的精神。高雄市政府願意規劃近用頻道,除了能落實媒體在地精神,也提供地方民眾發聲管道,雖然成果有待觀察,但願意踏出第一步仍值得肯定。
當然,如果高雄公共頻道的開播真能如與會的孩童所說的,作為兒童「親近、參與、利用的媒體頻道」,無疑地這將會成為是重要的民主教育,因為讓民眾有機會、有能力在媒體展現意見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學習。
雖然,高雄公共頻道提供了兒童參與民主的可能,不過,這並不表示,台灣的媒體對於實踐兒童民主有正面幫助。
去年年底三合一選舉結束後,國語日報記者訪問筆者對媒體報導選舉的看法時提到,有些小學停辦了行之多年小市長的選舉,因為不少小朋友把惡質選風帶到校園,不僅使用從媒體學到的政治語言攻擊、抹黑對手,甚至造成學生之間對立。
停辦小市長選舉是台灣民主的一大退步,小學設立「小市長」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孩童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民主,透過選舉過程表達意見與自我負責,沒想到基礎的民主設計卻因媒體的影響而停擺。
雖然無法將所有小市長選舉的負面發展皆歸究於傳媒影響,但台灣的媒體卻從來很少提供孩童民主學習的正面素材。事實上,台灣傳媒對選舉及民主政治的描述大多只是人身攻擊式政治鬥爭,不僅缺少政策的討論,還不時透露出選邊站的暴力氛圍,將民主搞得只剩下狹隘的投票行為。
民主除了選舉,更重要的還有對話,透過不同社群的發言、思辯與批判,並進而相互理解,形成決策。然而,台灣傳媒似乎無法讓兒童有機會了解民主深層意義,不僅缺乏兒童參與公共事務的空間,媒體中看不到兒童對公共事務的意見,相對的,大量呈現二元對立的思維,孩子被迫捲入選邊戰的簡單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