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華爾街:新無產青年的反撲

2011/10/05

【聯合報╱社論】

2011.10.05 02:58 am

當北非發生「茉莉花革命」時,誰能料到這股抗議浪潮竟會蔓延到紐約,演成超過半個月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在全球貧富差距問題急劇惡化下,美國年輕世代將矛頭直接指向世界金融中心的華爾街,對這個翻雲覆雨的貪婪之都發出了討伐的檄文。

「占領華爾街」絕非單一偶發事件。在此之前,法國青年占領巴黎豪宅、西班牙青年占領馬德里廣場、以色列青年在首都紮營抗議房價,乃至倫敦市郊的青少年暴動,都貫穿了同一個主軸:年輕世代(且都是先進開發國家)對前途晦暗的憤怒和失望。「占領華爾街」運動則進一步將目標具體化,將箭頭指向為富不仁的企業中樞,認為只顧牟利、貪得無饜的資本主義怪獸,是剝奪了年輕世代未來希望的禍首。

華爾街變成人們厭憎的對象,其實並不冤枉。二○○八年的全球金融風暴,從雷曼兄弟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到「次級房貸」引爆的災難,無一不是華爾街炒手的傑作。少數人操作著自己發明的高風險財務槓桿,賺了錢是進自己荷包,賠的時候是政府掏納稅人的口袋來補漏。而風暴過後,中小企業不支倒閉,無辜民眾受累失業;許多資本家卻依然享受著超級「肥貓」的待遇,毫無愧色。如此唯利是圖、高高在上的嘴臉,教勤勞百姓如何甘心?

更能凸顯現行資本主義制度不公的,是近年各國貧富差距加劇的問題,這反映在年輕世代身上尤其深刻。對年輕人而言,原本只要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就有實現夢想的機會,或至少過著安定的生活;但如今這樣的期待幻滅了。這個世代普遍比他們的父母受過更完整的教育、擁有更高學歷與智能,但當他們要展翅高飛,卻發現到處碰壁,許多工作被企業家移轉到更便宜的地方去了,另有許多工作則被外來勞工取代。許多人領不到像上一代一樣的薪資,有人甚至找不到工作,西班牙全國失業率超過百分之廿,而德國年輕族群的失業率也達百分之十七,為全國平均值的兩倍。

由此,即不難看出歐美國家不斷發生青年霸街事件的深層原因。現有的資本主義制度藉由科技之助,創造了許多規模空前的跨國企業,也使得無國境的資金流通成為可能;但與此同時,也衍生了許多不受管束的跨國投機活動,挖深了國境內的貧富鴻溝,甚至剝奪了下一世代的生活夢想。最明顯的事實是,近年各國都出現了「中產階級陷落」的現象,貧富的金字塔變得更高、更尖,新世代的出路則變得更狹更窄,許多人甚至落入了「無產」和「新貧」的境地。

因此,美國青年不去華府示威,而將華爾街當成抗爭對象,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因那裡正是以錢逐錢、販賣投機、鼓勵貪欲的邪惡都心。事實上,從歐陸擴散到美國的這一波青年霸街運動,並不帶有「仇富」色彩,只是單純表達不滿,甚至因此遭輿論批評為「訴求不明確」。但這不表示他們的抗議沒有正當性,或者他們的示威只是一群貪懶青年用來反社會的藉口;相反的,人們應該想想:一個只顧追求利潤、卻連新世代所需要的工作與生活都無法提供的經濟制度,不論它自誇有多自由,都無法言之成理。

當西方國家忙著譴責獨裁政權缺乏民主之際,他們也必須意識到:工業國家日益擴大的貧富不均,和封閉國家侵犯人權的問題一樣嚴重,儘管領域不同,卻都無可迴避。歐巴馬總統提出課徵「富人稅」的方案,正是回應「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第一步;唯此一行動和馬英九總統倡議建青年住宅、社會住宅等政策一樣,都只是「綠油精」性質,旨在讓弱勢階層聊感安慰,而未觸及資本主義制度發展的本質改革,恐嫌避重就輕。

透過網路號召,各國網民已發起十月十五日要在全球同步響應「占領華爾街」運動。這項運動大概不會一次就命中華爾街的邪惡核心,但它對資本主義病魔的長期圍剿已經展開了。

【2011/10/05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占領華爾街:新無產青年的反撲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632630.shtml#ixzz1aZ3iaUYa Power By udn.com

臉書討論

回應

成篇文章獨漏了 "銀行" 兩字....嘿嘿 厲害 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