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好總統公民連線」向總統候選人提問 三公廣集團‧跨媒體管理‧節目政策 總統面對的挑戰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1/11/11

提問背景:

「大陸、台灣和香港的電視都在比爛,但要真排座次,抱歉,恐怕還是台灣敬陪末座。」這是梁文道近日的沈痛觀察。梁文道在台灣成長,20多年前移民香江,他的評論享譽兩岸三地,廣受華文讀者與觀眾的信賴。

導演王正方最近也說,「台灣的新聞電視台…混…每台都在同時播放同一則所謂的新聞…看了…通常是一無所得,沮喪之餘,很多人就自此不聞不問了,長此以往台灣人將昧於時事,普遍變得愚蠢。」關心文化、民主政治及社會風尚的人,無不同意梁文道與王正方的評價。

台灣電視的這種惡質表現至少已經十多年,中視公司董事長鄭淑敏在1999年早就高聲慨嘆,她說電視人已經在收視率的惡質競爭壓力下,不得不變成『「蛋白質」(笨蛋:相信節目排行榜有意義,白癡:去附和追逐節目排行榜的爛規則,神經質:成天爲節目排行榜雞飛狗跳)的行徑...」』。

我國電視環境的敗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只有政府不肯認真面對。「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雖然已經在2006年成軍,是台灣員工人數最多的傳媒機構,但因相關政策欠缺與人謀不臧,致使表現雖有可觀,距離應有的水平,相去依舊遙遠。2010年迄今,有線電視的集團化與購併規模愈來愈大,引發各界疑慮,無不認為國民的傳播權利,將要為此更加萎縮。但是,無論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或是在野黨的傳媒政策方案,居然將解救電視的沈痾宿疾,寄望在數位化與分級付費。

然而,引人詬病的各種節目,不會因為數位化就自動好轉,分級付費也不可能吸引足夠的資源,投入在本國優質影音節目的製作。海外國家的經驗早就顯示,即便分級付費,觀眾的有線電視收視費,不一定能夠減少,至於觀眾喜聞樂見的新節目,更是不會就中誕生。分級付費如同家具的重新排列組合,短期的新鮮感,可會增加一些,但是,長期來看,室內裝潢不會為此而變得更加賞心悅目。

海外各國當中,美國對於傳播媒體的政策最是怠慢。即便如此,歐巴馬主政以後,客觀情勢催生了新氣象。2009年與2010年,聯邦交易委員會就傳媒未來,特別是報業與網際網路的問題,提出了政策分析,相關幕僚研讀與討論不絕於耳,公聽會中,學界、產業界、社區與社運各界意見,火光四射。今年7月,在歷經一年多的準備以後,聯邦傳播委員會也完成了將近五百頁的報告書。

政府必須以「知恥近乎勇」的認知,急起直追,正視我國的新聞及影音工作條件之敗壞,製作資源長期挹注不足與不穩定,以致節目類型窄化、同質化與品質低落的問題。2009年以來,政府以5年為期,增加了電視劇、電影與流行音樂的投資,但是,這筆經費來源完全依賴政府預算,沒有仿照海外通例,未曾邀請業界貢獻部分經費,以致於補助影音的經費總額偏低,並且無法穩定,更嚴重的是,政府以招標的方式使用這些經費,致使影視製播的經驗無法累積而效果不彰。

政府必須提出計畫,改善當前影音補助經費的使用效率,整合政府現有的資源,包括針對公共廣播電視集團,使其公視、華視、客家、原民與宏觀台的資源運用,更為穩定與協調;對於行政院各部會出資的廣播電台與傳播機構,政府也應該整合其資源使用,提升其效能。

提問問題:

1. 從1997年公共電視法通過,明年我國公共電視的發展即將邁入第15年。但整體而言,相較於鄰近日、韓,以及西歐各國,我國公共廣電媒體的發展仍相當遲滯落後,最近兩年公視的管理和營運甚至出現許多亂象。對於我國未來公共廣電的發展,請問總統候選人,您有何理想圖像和具體措施?公共廣電在台灣整體媒體環境改革的工程上,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2. 請問總統候選人,您將採取哪些方法,預防或管理媒體產業的「集中化」問題?您又如何有效管理「跨媒體」的兼併,以及管理電視產業的「水平」(系統併購)及「垂直」(同時擁有系統及節目供應)的問題?您將採取哪些政策,確保傳媒的發展,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

3. 「節目才是王道」,政府至今卻只有短期(的頻道市場整頓)措施,欠缺長期穩健的「節目政策」,以致嚴重影響國人收視權益,同時造成廣播與電視數位化的推廣成效,非常有限;國人深知,節目如果貧乏,數位之後,還是貧乏。因此,請問總統候選人,您若當選,將在什麼時候,提出具體的「節目政策」,包括(1)如何穩健提升國內影音節目的「製作」水準與「規模」?(2)除政府預算之外,如何規劃多樣化的節目製作「經費來源」?是否考慮仿效海外成例或再創機制,另從其他來源籌措?以及(3)因應全球化與數位化的新局,您將採取哪些作為,確保本國的優秀作品有充分的發表空間與流通管道?

發稿/ 我要好總統公民連線

主題: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