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王顥中
筆者有幸參與「動物保護司」催生聯盟在選前拜會蔡英文主席以及馬總統的兩次陳情,透過親身的觀察,筆者想談談對兩黨對於動物保護司政見的看法。第一次蔡主席的會面,筆者肯定台大閻同學的熱情直率的發言,但媒體將焦點模糊到挺誰嗆誰的問題,殊為可惜:而第二次馬總統的會面,現場許多動物保護團體聲淚俱下的陳情,莫不令現場參與人士動容。但是,不論陳情者的激昂或柔情,兩位候選人卻幾乎採取一致的基調,認為動物保護問題出在普羅大眾的觀念還未成熟,不同團體間動保觀念的歧異還需磨合,只願意提高未來動物保護的預算,但是對於動物保護司,還需要從長計議。我們想問的一個問題是,為何成立動物保護司,如此的難,以致於成為兩黨的不可承受之重?
讓我們向民眾說明,為何成立動物保護司是當務之急。首先、動物保護行政單位位階過低。睽諸我國中央動物保護主政單位為農委會畜牧處下的動物保護科,因此執行人力極為不足,更嚴重的是,由於畜牧處的設置目的乃是我國畜牧經濟的發展,因此動物保護必然讓位於畜牧經濟的價值,也因此民間多批評此機制為「球員兼裁判」的設計,悖於動物保護宗旨。
其次、橫向互動陷於既存結構缺陷。無論是中央或地方動物保護單位必須橫向尋求其他機關之協助,例如在捕犬業務上,除少數縣市政府的執行單位隸屬於動物保護(防疫)單位以外,多數仍隸屬地方環保局,環保局係以清除廢棄物為其主要業務,人員有限又得不到上級足夠的支援,如何照顧到流浪犬的動物福利?另外,動保人員遭遇虐待案件時亦常需警察配合查緝,惟警察在視自己為「人民」保母的認知下,輕忽「動物」虐待事件,亦可預料。
此外、動物保護單位人力資源也極缺乏。目前全台僅有極少數縣市政府(如台北市)設置有專任動物保護檢查員職務,且僅有少數幾位。其他大部分縣市政府動物保護檢查員則為兼任,也因此每逢動物虐待案件被舉發時,動物保護檢查員便疲於奔命。在業務量大、社會指責聲浪排山倒海而來,卻得不到行政資源上支持的情況下,基層公務員必然造成心理疲乏與無力感,流動率之高,不難想見,而流動率高則與人員服務熱誠的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我國動物保護問題,正出在動物保護行政組織架構上,就是機關位階過低、橫向協調問題以及人力不足的結構,造成動物保護的問題,而大眾卻貫常指責官僚個人作為替罪羔羊,其實問題根本仍在公民本身的態度,因為,每每到了調整組織編制時,執政者馬上面臨的是各方人馬對組織資源的需求的競合,在考慮「人」的需求甚於「動物」的狀況下,也無怪乎動物保護組織在競爭過程中敗下陣來。
這種結構性問題,若非執政者具有魄力,是不可能解決的。在民主的系絡中,執政者常陷入一種迷失,明知就長久而言,該政策當做,但若民眾不支持,便採取較消極的作為,在兩次座談中,兩黨領導人都談到,要根本解決動物保護問題,重點是動物保護需要民眾的觀念自發的提升,光是政府一頭熱其效果有限,然而,我們反過來想問的是,若不成立動物保護司,投入資源到教育當中,怎麼能夠提升民眾的觀念呢?執政者將責任推給民眾,民眾又不可能自己提升觀念,這個問題不就陷入「套套邏輯」的困境當中了嗎?
所幸,兩次座談中,兩黨候選人也都提出要增加預算的提議,蔡主席表示願將預算增加兩倍,馬總統表示在六年計畫當中,也會將預算增加到四倍,若能如此,也還能夠促使台灣的動物保護往前邁進一小步,我們希望這不會只是兩黨的空頭支票,不論何黨當選,一定得予以落實。在此也要給動物保護的夥伴們打氣,讓我們擦乾眼淚,爭取動物保護司,今天不行,明天再來,動保是一條漫漫長路,所幸我們都還有彼此,透過每一次爭取媒體的關注,我們就又教育了民眾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