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罷工「趣聞」
──從英國二百萬人大罷工的「朝野爭論」,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本質

2011/12/03

責任主編:樓乃潔

在有二十九個工會、約二百萬人參加的聯合罷工的前夕,英國財相奧斯本(George Osborne)在國會發表了秋季報告(Autumn Statement)。全國大罷工如箭在弦,但政府沒有半點讓步,這份報告更是火上加油,將提高退休年齡到六十七歲這決議,提早八年執行。還未跟工會談判,政府就先聲明未來兩年公務員加薪不得超過百份之一(遠遠追不上通脹,實際是減薪),再大幅削減公共開支,七十多萬的公務員職位將被裁,而工會就全國薪酬的集體談判權(national pay bargaining),亦有可能在兩年內被取消。

有說這次全國性罷工是自一九二六年以來最大型的,但政府連談判的誠意都沒有,還表現出如此大的氣焰,完全不把這全國罷工當作一回事,原因是什麼呢?

根據BBC的民調,超過六成人是支持這次罷工的,但作為反對黨,並被認為是「工人政黨」的工黨,一直都不肯明確表態支持罷工,只是說希望雙方返回談判桌,繼續談判。參加這次罷工的人數之多,加上普羅大眾對罷工的同情,對在野黨來說,應該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藉這次二百萬人大罷工,把自己塑造為領導者(而工會其實也希望工黨積極參與),推倒政敵,讓自己上台。但工黨領袖被傳媒多日追問,仍不肯明確表態「支持」,只是曖昧地說我不「譴責」(condemn)罷工的工人。

在罷工當日,工黨黨魁文立彬(Ed Miliband)在國會的首相答問時間,與卡梅倫( David Cameron )就這次大罷工進行了十多分鐘的舌戰,傳媒愛捕捉二人的「激辯」場面,令本來沉悶得要死的國會辯論增添娛樂性。不過,除了就政府對公務員養老金改革的幅度、速度、談判態度有所交鋒之外,工黨對政府攻擊勞苦大眾生活水平的根本政策方向──大規模削減公共開支、提高公務員養老金供款、提高退休年齡和大幅減少養老金金額等等──從來就沒有提出異議。

在首相答問時,卡梅倫聲稱現時政府給工會的「最佳」方案,可以令大部分低收入的公務員受惠, 文立彬即很得意的指出這跟事實不符──超過八十萬位年薪不夠15000英鎊的半職公務員,要從每個月不到一千鎊的薪資再多扣百分之三,來供養老金,但當他們退休時,所得的養老金卻變少── 卡梅倫沒有正面回應,卻指本來低收入人士只繳交百分之十的薪俸稅,在工黨執政下,這特設的10p稅制在二零零八年被取消,無論全職兼職、收入多少,只要高過免稅額,所有人都得繳交最少百分之二十的薪俸稅。當卡梅倫聲色俱厲地警告工黨不要惺惺作態,坐在對面的文立彬只好不斷搖頭,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

兩黨都沒有承認自己對勞苦大眾的關心,只是政治上的修辭技巧,並沒有實質意義。但很明顯的是,兩黨各自在位期間,政府財政上有什麼問題,都首先向勞苦大眾開刀。當任何一方指責對方出賣了低下階層,對方都可以用實實在在的例子反指「你」才是元兇。因此,大家都明白任何批評應該點到即止,不能深究,或以生動的言辭讓觀眾享受「民主自由」制度下的精彩辯論,引導觀眾將注意力放在與大方向無關的事上。這貌似有「政見不同」的議會政治,實際上是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的名言 「沒有選擇」(“There is No Alternative”)的哀歌。

聯合政府對工人階級所表現出來的高傲、氣焰,不單是其固有的意識形態所使然,更重要的是,在「普選」的議會制度下,「代表工人」的工黨在正給予它最大的支持。在野的工黨深知,即使自己執政,它的政策跟現時的聯合政府也不過大同小異,與其要承擔這惡名,不如做個不冷不熱的反對黨,在有需要時作適度的批評,好好的演好「反對派」這角色,讓群眾憧憬幾年後的「民主」選舉,投下「神聖的一票」,便能帶來最大的改變。

這只是出於貝理雅創作的「新工黨」的「右傾」嗎?還是,我們應該提出一個更根本的問題:認爲工人運動的唯一目標,是選舉議員進入資產階級議會,從事如上所述的這種「參政、議政」的「工黨」,究竟有沒有可能是真正代表勞苦大衆利益的「工人政黨」呢?

我想,列寧在共產國際第二次大會上關於英國工黨政治性質的這個判斷,是簡潔有力的:

「當然,工黨的大多數黨員是工人。但是,一個黨是不是真正的工人政黨,不僅要看它黨員的工人成分,而也要看領導這個政黨的是些什麼人,也要看它的行動及其政策的內容如何。只有看了後舉兩種情形,我們才能決定究竟我們所面對的可真的是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從這個唯一正確的觀點來看工黨,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資產階級政黨。」

卡梅倫在答問時間攻擊連工人罷工都不敢名正言順支持的文立彬為「工會的代言人」,指他「支持罷工」是因為他「不負責任、左翼和軟弱」(irresponsible, left wing and weak)──我不禁笑了,無可否認,英國的國會辯論,還是有一定的娛樂性的。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