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訊.COM) 2011-12-21 16:37
這次HTC和蘋果的訴訟,帶給中國企業頗多啟示。這場專利戰爭迫使中國手機企業不得不開始重視專利布局。
據21世紀經濟報12月21日報導,昨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下稱ITC)表示,將禁止在美國銷售宏達電子(HTC)侵犯蘋果公司專利權的部分智能手機,這一禁令將於2012年4月生效,HTC可以對此進行上訴。
不過,HTC的法務長雷憶瑜卻表示:“ITC的最終判決宣告了HTC的實質勝利。”
這是因為該判決比幾個月前的初步判決要更輕。接受本報采訪的業內人士紛紛表示,本次判決對HTC的影響有限。訴訟結果出來后,HTC的股價反而上漲了6.97%。
當然,這并不代表高懸在HTC頭上的訴訟大棒已經落下,目前在專利儲備上HTC依舊處於弱勢,蘋果對HTC的其它指控依舊對其構成嚴重威脅。
這場曠日持久的專利戰帶給中國手機企業頗多啟發,和蘋果這樣的巨頭抗衡,注重技巧非常重要。
蘋果、HTC訴訟勝敗
HTC依舊在專利戰中處於防守狀態,需要提防蘋果的后續訴訟
在本次訴訟判決結果出來之前,大部分業內人士都認為HTC的敗訴在情理之中,因為蘋果在專利上的布局要遠好於HTC——HTC是做代工起家,其專利布局意識,要弱於蘋果這樣做品牌起家的廠商。
HTC對外聲稱,本次判決是HTC的勝利,因為蘋果原先對HTC有4項專利侵權指控,在此前的7月份,ITC已經做出初步判決,認定HTC侵犯了其中兩項專利,本次又改判HTC只侵犯蘋果一項專利,因此被一些業內人士解讀為比預想中結果要好。
台灣地區拓墣產業研究所長期關注知識產權訴訟的研究員何泰慶指出,本次被判專利侵權的HTC手機機型都很老,例如Nexus One、Nexus One、Touch Pro、Diamond、Tilt II 、Dream、myTouch、Hero及Droid Eris等都是已下架或者快下架的機型。因此,就算這些機型都被禁止在美國銷售,也影響不大,HTC推出新機型的速度本來就很快。
此外,本次判決HTC侵權的這項專利,主要用途為用戶可以直接在電子郵件及短信中點擊電話號碼撥打電話。這項專利屬於使用接口層次,并未牽涉到底層平臺,因此不難開發出替代解決方案。HTC表示后續機型會采取措施規避這些專利。
讓HTC頗為擔心的另一項專利“實時訊號處理(realtime signal processing)”本次并未被判侵權,這可能是HTC不幸中的萬幸。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老杳)表示,這場官司在本質上還是HTC敗訴,此后HTC依舊在專利戰中處於防守狀態,需要提防蘋果的后續訴訟。
此前,為反擊蘋果,HTC以3億美元買下S3 Graphics公司,并利用該公司手上的專利起訴蘋果侵權。但2011年11月22日,ITC最終判決蘋果未侵犯S3 Graphics專利權,這對於HTC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何泰慶表示,目前HTC手上可以反擊蘋果的專利牌已經很少了,因此HTC要想真正翻身,只能依靠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谷歌盡快出手相救。
“微軟的訴訟策略是要錢,而蘋果的訴訟策略是要你死。”何泰慶表示,微軟的訴訟訴求就是到處問手機廠商收專利費。蘋果不同,蘋果不接受對手的出錢和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和三星在澳大利亞的專利訴訟,蘋果并不接受三星提出的用錢和
解的方案,也就是說,蘋果會對那些對它構成威脅的對手一直訴訟到底。
從這個角度來說,HTC的麻煩遠沒有結束。
中國企業的專利威脅
“中國的手機出口量已非常大,專利戰離許多中國企業已并不遙遠”
本次HTC和蘋果的訴訟,帶給中國企業頗多啟示。這場專利戰爭迫使中國手機企業不得不開始重視專利布局。
但怎么打好專利戰,里面著實有著頗多技巧。目前正幫助一些中國手機企業解決專利訴訟的王艷輝(老杳)舉例說,目前三星和HTC都在和蘋果打官司,但結果是,蘋果并沒有從三星那里占到什么便宜,而HTC卻略顯被動。
這是因為三星的專利布局非常深,三星在許多年前就開始按照國際主流知識產權遊戲規則布局,本次和蘋果的訴訟算是旗鼓相當,互有勝負。
而HTC由於早年不重視專利布局,本次和蘋果的訴訟略顯被動。這給許多同樣不重視專利布局的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
此前微軟已經找上門來,要求華為等中國廠商付給微軟專利費,而諾基亞最近也在專利上訴訟一些國內廠商。
王艷輝表示,中國的手機出口量已經非常大,專利戰離許多中國企業已經并不遙遠。今年5月,聯想、 中興、 康佳、 TCL、 酷派、基伍,以及龍旗、聞泰、華勤等大型手機方案商等,在上海成立了手機中國聯盟,希望抱團應對國外大廠商的專利戰爭。現在,該聯盟正在處理諾基亞對上海華勤的訴訟糾紛。
蘋果與三星、HTC的訴訟給了中國企業頗多啟發。“你看蘋果的專利布局,核心專利沒有多少,蘋果更多的是創意專利。”王艷輝指出,例如蘋果剛剛取得的滑動解鎖專利,其本身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是就是這一點就極大打擊了許多同樣適用滑動解鎖的Android廠商。
他建議中國企業可以在此類創意專利上加強布局,以應對各種糾紛,這些創意類專利的布局并沒有什么技術門檻,也花不了太多成本。
本次蘋果和HTC訴訟的另一大啟示是,有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作為腹地至關重要。HTC之所以在專利戰中略顯被動,還與其身在市場狹小的台灣地區有很大關係。
美國市場占到HTC總出貨量的近50%,因此蘋果重點選擇這一市場對HTC下手,這讓HTC非常難受。反過來,由於台灣市場非常小,假如HTC反過來在台灣地區起訴蘋果意義不大。
何泰慶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表示,本次HTC和蘋果在蘋果的大本營美國打官司比較吃虧,所以HTC選擇在其它地區去反訴蘋果,例如雙方同樣在英國打官司,英國的法官就不太采信蘋果的一些說法,HTC目前的訴訟策略也是希望在歐洲扳回一局。
王艷輝指出,雖然知識產權無國界,但是法官是有國界的,因此多多少少會保護本國企業的利益。從這個角度出發,中國大陸企業背靠龐大的市場,剛好有這方面的優勢,假如專利戰燒到中國大陸企業頭上,其可以選擇在本土起訴對方,并有望占據一定優勢。
(劉燕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