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朗壹古道的命運關鍵時刻:「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審議會
學者藝文界團體共同靜坐聲援齊支持 保留台灣最後1%原始海岸帶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2/01/17

藝文界聲援!林生祥、陳明章、朱丁順(國寶級恆春月琴藝師)

日期:2012 / 01 / 18 (三) 上午9點-12點 地點:屏東縣政府前廣場(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0900-0930 報到集合 0930-0945 團體介紹 0945-1000 團體致詞 1000-1110 藝文界聲援演出:嚴詠能、陳明章、農村武裝青年、林中光樂團、林生祥、朱丁順老師 1110-1120 回報審議會狀況 1120-1130 祈福儀式

數萬公民齊聲吶喊:「不要開公路,保留阿朗壹!」

屏東縣政府將在1月18日召開「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審議委員會,阿朗壹的存亡取決在此次審議,民間力保聲浪高漲,守護阿朗壹的環保團體、學者及藝文界人士500名主動串連,將到屏東縣政府前廣場靜坐,在阿朗壹命運決定的關鍵時刻,展現搶救阿朗壹的決心。

阿朗壹暫定自然保留區保留期限將屆,1月18日的審議是最後的關鍵,若通過審議,才能成為正式的自然保留區,阿朗壹天然海岸帶可免於開發破壞;若未通過審議,公路局台26線道路工程隨時可能動工。

【超過6萬公民連署】

截至1/17(三),已有超過6萬人響應(超過110個學校機關,316個科系單位,465名學者;社會賢達676名; 941個公民團體;60,782位公民連署。)

國內二十個環保團體1月18日到屏東縣政府前舉行搶救阿朗壹靜坐,多位藝文界及學者將出席本次活動,希望政府停建台26線,利用此國際級景點經營成永續的觀光資源,並將38億公路開發經費,投資在恆春半島和東岸低碳生活圈及醫療體系,更能夠直接造福當地居民。

發起團體:屏東環境保護聯盟、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高雄市教師會、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美濃愛鄉協進會、高雄市柴山會、地球公民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屏東縣綠元氣產業交流促進會、屏北社區大學、屏南社區大學、社區永續發展聯盟、彰化環境保護聯盟、雲林環境保護聯盟、台南環境保護聯盟、台南市社區大學、台南北門社區大學、高雄市野鳥學會、屏東縣野鳥學會、屏東縣車城鄉後灣人文暨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2012年1月6日,國、民、親、台聯、綠黨等五個政黨,在兩百多位公民與二十多個公民團體見證之下,共同簽署承諾書,保證未來進入立法院,會積極爭取完整保留阿塱壹古道、全面檢討修正交通部《環島公路網》計畫,並替當地居民爭取「恆春半島低碳生活圈區域發展基金」。

保留完整原始的阿塱壹古道,是經濟與環境永續發展的最佳示範

近年來到古道旅遊的人潮絡繹不絕,假日更有超過300甚至1000人次的盛況!這些旅客以雙腳走進古道,或以單車環島方式造訪,深入感受恆春半島東岸的生態、地景與人文的價值。這一切的造訪行動,並不是因為當地交通便利,而是為了古道沿線保留了全台灣難得的原始自然景觀而來。阿塱壹古道的原始風貌,成為當地最重要的觀光資源。

更好的選項:不要快來快去的公路,低碳生活圈才能永續發展

忙碌的台灣人,需要一塊可以親近土地,走進森林,迎向大海,輕鬆地感受大自然洗禮的生活空間。慢活的生態旅遊,才是符合全民的永續利益。因此與其浪費公路開發的龐大經費,破壞在地特色資源,不如為編列當地「低碳生活圈發展基金」,提升軟硬體服務能力,善用獨特的觀光資源,讓低密度、低碳排放的旅遊資產,成為當地住民的永續觀光財。台灣邁向永續的宣告,就從阿塱壹古道開始!

我們認為:恆春半島東岸要保育,中部山區要復育,西岸(恆春墾丁)的經濟才有永續發展的機會!

守護阿塱壹古道,公民團體兩大要求:

一、 停建台26線《環島公路網》,保留台灣最後1%原始海岸林

  • 1.【千年古道文化資產】舊稱「琅嶠-卑南古道」,見證台灣族群千年的遷移史。
  • 2.【國家級的地質教室】豐富的地景風貌(沒口溪、南田石灘、百萬年古大陸棚地質褶皺)。
  • 3.【世界級的生態廊道】溝通四大氣候區的關鍵路徑,連結寒帶 (北大武山)到熱帶(墾丁海域)的物種基因交流,墾丁國家公園北界的保育屏障。
  • 4.【獨特珍貴的生態系】多樣的陸蟹(樹蟹)種類,30種稀有植物,全世界18種只在恆春半島分布的特有且稀有植物,可見綠蠵龜覓食秀。
  • 5.【僅存的天然海岸線】台灣本島難得完全沒有人為工程痕跡(消波塊、擋土牆)的海岸線景觀。

二、 比照公路開發經費,要求設立《恆春半島低碳生活圈區域發展基金》

旭海地區長期青壯年人口外移嚴重,醫療與教育資源也短缺,因此將開闢公路視為唯一的希望。然而近年來國內環保意識興起與《環境教育法》施行,古道原始的生態面貌,加上牡丹社事件的歷史與村落靜謐的生活步調,反而搖身成為開發過度的台灣,推行【低碳旅遊】與【環境教育】最理想的場域。為了協助地方永續發展,本基金需支援以下項目:

  • 1.【發展地方產業】政府應設立《環境教育中心/低碳生活示範區》,並輔導在地人善用在地特色,發展地方產業,自行創業做主人,比如,食:地方風味餐、住:特色民宿、行:綠色交通和接駁、育:生態解說和地方故事分享、娛樂:體驗在地生活(溫泉、野菜採集、漁撈、原住民文化)。
  • 2.【提升醫療服務】旭海本地醫療長期缺乏,距離最近的醫院在恆春(車程65分鐘),然而恆春的醫療資源也不佳,就算台26線貫通,依舊無解恆春半島地區整體醫療匱乏的問題。我們認為必須在合適的距離(如:滿州、牡丹)設置醫療院所,並要求提升恆春整體醫療資源水平。
  • 3.【縮短就學距離】讓在地人可以在地創業,不需要離鄉背井到外地工作,以爭取旭海國小復校。
  • 4.【部落文化傳承】讓部落青壯年在家鄉有好的就業機會,才有機會讓部落文化一代代的傳承深根。
  • 5.【環境永續經營】政府應協助讓居民因為保育而有穩定經濟收益,如此才可達成經濟與環保雙贏的局面。

活動日期: 
2012/01/18

臉書討論

回應

不要再讓既得利益者綁架福爾摩莎。我們不正視,就成了幫兇。沉默不是反對,而是默許,不要再讓我們後代認為台灣海岸就只是漁港和消波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