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治國:進行結構改變

2012/02/03

2012-02-03 01:27 工商時報 【記者陳懷瑜/台北報導】  交通部長毛治國昨(2)日表示,未來有5大工作要做,包括提高民眾公共運輸使用率、完成自由貿易港區前店後廠目標、持續推動觀光客千萬來台、防救災能力再提升、促成高鐵上市。

 毛治國指出,在馬政府第一任的工作是在打基礎,包括觀光領航拔尖方案、公路系統防汛警報系統、甚至自由貿易港區的體制改革以及港務局的政、企分離等工作,都是希望打好所有行政基礎,這一任期的工作則將進行結構性改變,進而使我國的整體競爭性提升。

 毛治國表示,隨著港務局改制,自貿港區將負責串聯國內產業園區,扮演商品末端加值工作,四海一空港包括基隆、台北、台中、高雄以及桃園空港區內的自貿港區,就像是我國產業區塊的店家一般,除導入貨源外,還要把最有價值的商品送到全球,透過自貿港區的操作也可讓我國海、空運輸得以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

 關於觀光客千萬來台目標,毛治國說,現在國內對於觀光旅館的投資增加不少,但他更樂見一般旅館的改建,至於民宿部分,則必須解決土地不合法規問題,其他航班問題,在各航權陸續敲定後,各航空公司紛紛增添機隊,現在則提出要求維修棚廠需求,這是未來要解決的問題。

 對於高鐵折舊問題,他強調,台灣高鐵公司稅前折舊前的毛利高達50%,是全球軌道營運績效最高者,如果解決折舊問題,接下來進行減增資工作,對台灣高鐵未來長久的營運會更好。

 毛治國雖然不願證實是否將同意延長高鐵公司的營運合約時間,但也未否認,強調唯有讓台灣高鐵公司成為大眾上市企業,募集更多資金,相關折舊等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