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滾開 蘭嶼人拒租土地

2012/03/01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去年11月底,達悟族母親希婻.瑪飛洑從蘭嶼到台北召開記者會,控訴原能會、台電漠視蘭嶼核輻射外洩問題。12月時,來自蘭嶼各部落的長輩與達悟勇士,身著戰袍前往行政院抗議,要求政府立刻將核廢料遷出蘭嶼,時值總統大選,反核廢議題並未受到高度關注。

今年2月20日,達悟族人在蘭嶼島上舉行「220驅除惡靈」遊行抗議,族人前往核廢料貯存場前吶喊,要台電即刻離開達悟族人的島嶼。因台電向蘭嶼鄉公所租用貯存場土地,但租約已於去年到期,反核廢族人強烈要求鄉公所不可再將土地續租給台電,表示台電目前明顯違法占用土地。

青年加入抗爭行列

3月1日達悟族反核代表再度前往立法院召開「驅除蘭嶼惡靈」記者會,要政府面對核廢料存放問題。包括第一代反核的牧師張海嶼、郭建平、作家夏曼.藍波安都到現場,希婻.瑪飛洑代表達悟族母親發言;此次加入達悟族新生代的聲音,由年輕人來訴說對核廢料的看法。

核廢料桶運入蘭嶼的那一年出生,1982年次的達悟青年林詩嵐說,小時候看到父親與長輩反核,記得當時台電不斷向部落表示:「核廢料安全無虞。」直到最近,蘭嶼爆發核輻射外洩問題,官方和民間版檢測作出截然不同的結果,部落年輕人開始憂心環境問題。

林詩嵐把220蘭嶼反核廢行動剪輯成影像《吶喊》並在記者會上發表:「希望讓更多人聽見達悟族人的吶喊!我們要乾淨安全的環境,這是再多補償金也買不到的!」

輻射四散 魚骨嚴重變形

牧師張海嶼以達悟族語表示,目前蘭嶼核廢貯存場既然已檢整完畢,核廢桶就沒有繼續留在蘭嶼的理由,要求立刻搬回台灣,不能繼續存放在不合乎規格、高外洩風險的蘭嶼貯存場。

希婻.瑪飛洑出示照片證據:「台電宣稱檢整作業一切合乎標準,但照片裡可以清楚看到,核廢桶破損毀壞嚴重,放在無法封閉的壕溝裡,在蘭嶼高溫潮濕的天氣下,每當季風吹起,就將輻射塵帶到島上的每個角落!」

她拿出8年前在島上拍攝的魚類照片說明:當時不同部落都有族人捕獲同一種魚類,有的魚形狀正常,有的魚類的骨頭卻呈現不自然的彎曲畸形。如同1993年時環保團體在核二廠觀察到的魚類畸形狀況,當時台電解釋為水溫較高所致。

希婻.瑪飛洑說,核輻射影響不只環境與生態,也包括島上居民。「這張照片是一位罹患腦瘤的小女孩,她戴著治療時使用的面具讓我拍了一張照片,她的母親在一邊早已泣不成聲。」希婻.瑪飛洑說,達悟族人近年來發生率最高的死亡原因是癌症,這在早期根本不可能發生。

死亡調查龜速進行

令人質疑的是,島上不斷有鄉民代表、居民提出要求,台電與醫療單位應協助族人做健康檢查,挹注醫療資源;但直至目前為止,死亡原因調查公布,最新一期竟是2003年的資料。台電表示,健康醫療項目與台電無關;島上居民要看專門科診療,只能搭飛機到台東才有醫療服務。如此不良的醫療環境,島上居民不斷懷疑生病是否與核輻射外洩有關。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武修說,台電應有技術可處理將低放射性核廢料濃縮,只有高放射性核廢才會碰到無法濃縮的狀況,如果台電不做:「那麼放在蘭嶼號稱為低放射性核廢料的貯存桶裡,究竟是什麼?」他要求台電應對核廢桶內容物說清楚。

立委田秋堇、林世嘉、姚文智都到場聲援。田秋堇說,在中研院扈治安教授所做的調查中,蘭嶼在海底沉積物中的各類核種平均總活度強度為450貝克/公斤,是核三廠150貝克/公斤的3倍高。

她質疑,核二廠的低放射性核廢貯存在恆溫、恆濕的環境下,但蘭嶼氣候高溫多雨,兩相對照,顯示政府在環境政策上存在族群歧視。

日前原能會也在核二廠舉行記者會,強調蘭嶼核廢對人體沒有危險,至於搬遷需等待選定最終處置場址。對於環境政策是否有歧視,原能會各級主管均不回應,強調經濟部與台電應加快選址作業,才能解決蘭嶼核廢料問題。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