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1
中時電子報作者: 曹秀雲╱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11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曹秀雲╱台北報導】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昨日表示,藝術要受到消費者認同,才有價值,但國內消費市場不足,藝文團體仍需補貼。藝文團體的經營也需建立創新商業模式,才有機會創造出台灣藝文消費市場。
施振榮昨日在兩岸第一屆EMBA菁英論壇中發表專題演講。對「台灣」建立品牌問題,他認為,品牌定位要有足夠說服力,與來自讓消費者認同的創新模式。為強化定位,需要時間驗證。
對未來的文化部長龍應台,施振榮表示肯定。他認為,目前文建會士氣低,需要打氣,以龍應台的智慧與格局,給她足夠空間,是沒問題的。但他強調,「有人要出來做事,要給做事的人空間,要有舞台,才有機會突破瓶頸。
面對台灣藝文消費市場不足,他認為可透過企業經營機制建立,拓展出新市場;將藝文活動與精神導入企業,不但可幫企業紓壓,也可降低「血汗工廠」疑慮。
至於「蘋果」在大陸的代工廠遭外界質疑為「血汗工廠」,他認為,「血汗工廠」是美國價值觀,但很多工作對落後地區來說,這是個發展過程,並不是血汗,「對很多地區的人來說,努力工作怎麼會是血汗!這是價值觀問題。」不過,他擔心蘋果快速發展與成功,會變成霸道,「王道」才是企業永續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