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不一定要婚,移民家庭被歧視氣昏!
多元社會,立委不要幫我打分數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2/03/22

根據媒體報導,親民黨新科立委張曉風於今天(22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內政部長李鴻源時說「台灣每引進一個外配,台配的員額就少一個,這些適合結婚的優秀台灣女子,最後成為剩女,是民族損失」又說「台灣男人已養成一種奇怪習慣,愛台灣,但不愛台灣女人,愛台灣應該愛台灣女人」、「國人不要去吃外國牛,也不要娶外國配偶,娶台配有很多好處,應該給台灣女性更大的婚姻空間」,這些充滿種族與國族偏見、階級歧視且缺乏性別意識的發言內容,不但突顯張委員不瞭解跨國婚姻家庭的形成背景、忽視台灣婚姻結構的改變,令人難以相信出自一位曾為護樹下跪的知名作家口中,她的觀念還停留在女人是附屬於男人與婚姻的,不結婚就沒有圓滿的人生,卻不思考為何女人不結婚、為何台灣男人要娶外配、娶外配有何不好?

無獨有偶地,本月15日國民黨籍立委蔡正元於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也講出歧視新移民的言論,「如果沒有政府的協助,新移民的第二代,就會是未來治安的隱憂」,意指新移民第二代可能是台灣未來的犯罪者,毫無根據的發言不僅是種歧視言論,且嚴重污辱移民家庭與第二代,無端製造社會大眾對於新移民的排斥。

不滿近期立法委員三番兩次以新移民為題做出毫無根據的指控,相關團體將於明天上午於立法院外抗議,譴責缺乏性別意識、充滿種族歧視,口出仇恨言論的立法委員。

時間:2012年3月23日(週五)10:00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外(台北市濟南路,外交部領務局對面)

共同舉辦單位: 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南洋台灣姊妹會、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性別人權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新聞聯絡人: 李丹鳳 0911-757-125(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北部辦公室主任) 吳佳臻 0916-969-020(南洋台灣姊妹會北部辦公室主任)

主題: 
活動日期: 
2012/03/23

臉書討論

回應

第一行錯誤:
...張曉風於今天("22"日)...
...內政部長李"鴻"源...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台灣女生嫁不出去,因為台灣男人娶不起!(請參考網路文章: 你想用麼條件來嫁我呢? )

這篇是社運團體的新聞稿,原文即有誤;不過,很謝謝你的提醒,我們已經修改。

臺灣的男人不肯長進,臺灣的女人在獲得知識之後,拚命找工作,沒有工作男人還不要,有了工作還需要穩定的鐵飯碗才是婚姻市場熱門暢銷商品。結了婚之後還要擔心工作、還要養小孩、打掃家庭,男人的一份薪水,養不養家,全靠他們自己「良心發現」,更不用說照顧小孩與打掃家庭。

男尊女卑的文化桎梏至今仍套在臺灣女人身上,不論舊的世代新的世代,不論高階或低階知識份子。而所謂外籍婚姻,是像婚姻仲介那樣,不談情愛只談生意,談好了就可嫁過來,多得很。

看在臺灣女人眼裡怎麼想?「這群不上進的男人不把女人商品化他們沒自信,他們覺得臺灣女人姿態太高」--於是長期下來,臺灣多了太多外籍配偶與小孩,而真正的--社會福利的根本問題永遠被撇在一邊--臺灣的政客永遠撇清責任而到最後扛責的卻是婚姻仲介那些商人。

我支持張曉風的發言!!

Gail是臺灣的男人,還是臺灣的女人?依自身經驗觀察寫心得嗎?

在我周遭,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

這樣的婚姻仲介廣告到處都有,合不合法!?今日抗議張曉風的性別平權團體何時又注意過了!?

http://bvistanley.wordpress.com/2011/04/25/%E6%88%91%E7%9A%84%E9%8C%A2%E...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20&t=1422940

順帶一題。

Gail是英文女子名,在英國很普遍的。我長期用這名字,卻還被人質疑性別,那只能說質疑者英文基礎不足。

想要的太多,該要的卻不敢要,隨著高學歷品牌崇拜越多,越是如此,相反的,樂天知命,沒有品牌崇拜,嫁娶非西方外籍人士,情投意合也要被拿來說嘴?

張曉風並沒說臺灣女人「一定要結婚」這類的話,因此主文性別平權團體的新聞稿「令人難以相信出自一位曾為護樹下跪的知名作家口中,她的觀念還停留在女人是附屬於男人與婚姻的,不結婚就沒有圓滿的人生」根本是以偏蓋全,而張曉風要凸顯的是--單身女性隨著年紀越大,生活、經濟越發沒有保障。

這不是少數例子,隨著臺灣兩性人口失衡與婚姻商品化,這類的單身女性越來越多,要不無法突破職場的「玻璃天花板」,要不連轉行、創業都有困難。

可是這類女性,上進的程度不在話下,是屬於臺灣社會裡,靜默的、會思考的草食族。

情投意合需要時間,但婚姻仲介廣告標舉的「保證不逃跑」「保證處女」「20萬成交」「三個月內保證取到」「跑一個賠一個」--赤裸裸地將人口販運美化為婚姻!

「剩女」這詞有雙關性--對「聖女」的明嘲暗諷,意思就是這些女人自命清高所以嫁不出去,典型臺灣社會男性沙文主義思維!

女人有志願有抱負,要全心全力完成,沒哪個男人願意支持。到最後只能被尿布奶瓶、家庭開銷所拖累,回頭要實踐夢想,還只能得等小孩長大老公事業有成。

相反地,男人有志願有抱負,要全心全力完成,有太多的女性願意當「賢妻良母」,不要說過去,今天還是很多,在亞洲社會。

所以女人只能比男人更拚命,含著淚水,忍受社會與家庭種種輕蔑與責備。

張曉風近日其實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星期三到大庄村莿仔埤圳源頭探視,另一件事星期四在立法院替臺灣本土單身女性發出不平之鳴。

但媒體只關心後一件事,也順便報導了社運團體對張曉風的抗議。可是,針對中科四期一事,如此嚴重,但一個多月以來,商業媒體沒有一家報導過。

人性無非如此。

過去張曉風為202兵工廠濕地保留請命時,很多人諷刺她不關心大城國光預定地,但後來反國光,她也有參與。而中科四期這事,在立法院不少委員關心質詢,民進黨雖然倡議保護水圳卻怕落得反商口實,並不反對機械業者進駐中科園區;國民黨則有鄭汝芬要求工程絕不能停,在彰化她有有線電視,星期三據說也找人去支持中科四期;在此情形下,親民黨的張曉風,依然保有文人的清廉率直,與堅持,以這樣的態度問政,即使沒人督促,她也主動去關心中科四期一事,無非環保、無非仁心。

過去我不喜歡張曉風,但去年民視某個星期日傍晚冷門節目,胡婉玲訪問她和向陽,談臺灣文學的出路,仔細聽完,發覺,她對於臺灣文學是有關注、有企圖心的,她是個真正想做事的人,因此改變了對她的印象。

另外,友達華映在霄裡溪的污水問題已經嚴重到連國民黨的新竹縣長邱鏡淳都帶著農民北上抗議,氣憤到當場喝廢水,過去以竹科為榮的新竹人如今以這樣的方式展露了對兩家面板國際大廠的反感,那麼為何新聞又「獨獨漏掉」中科四期呢!?為何反中科的規模三年來只有侷限自救會與當地居民呢--儘管這社會上那麼多人關心甚至焦急,那無力感非常非常地深。

看是要政府把經濟搞好,讓台灣男人能賺到很多錢,好買的起房沒有負債沒欠貸款,好娶的起台灣女人!

還是政府把教育搞好,讓台灣女人能接受台灣男人有房貸還沒還清,沒有月入四萬,也沒有百萬存款,更沒有仔仔帥!

部份台灣女人要求男要月入四萬,有房有車無貸款無負債,要有百萬存款,身高要180cm以上,而且要有仔仔那麼帥! 要求那麼高當然當剩女機率也高阿!

我非常支持婦女團體去抗議!

昨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議題是內政部的新移民政策,張委員質詢內容卻是替臺灣本土單身女性發聲!講了一大堆外配卡住臺灣女性名額、台灣的雄性動物去娶異地的雌性動物之類的話。

台灣單身女性的幸福和協助外籍配偶的政策是兩回事,為什麼要混為一談?
委員質詢內容實在看不出任何有尊重新移民的話語,如果連立法委員說法都如此,何況是一般人。

張曉風假道學!柿子挑軟的吃!
剩女的原因這麼多,為什麼只把外配拿出來講?
因為窮,因為膚色不同,就該被欺負嗎
挽救台灣少子化、照顧老爸老母的還不是外配
有功無賞,有過要罰
這就是徹底的歧視!!

人類的性別基因為XX跟XY,生男生女都是一半,任何國家適婚男女也該各半。

如果臺灣男人找不到老婆,該反省的是他們自己,反省到臺灣女人頭上是替自己找藉口!而婚姻仲介滿足了這批男人的心理,讓整個婚姻市場更加不公平!!

以社會學的觀點而言,適婚男女就是處於婚姻市場,這不是個人意志問題。

當男人不分擔家務、不帶小孩、薪水不養家,臺灣女人何必要結婚!?若非傳宗接代觀念作祟,臺灣的外籍新娘婚姻仲介為何如此興盛!?

這根本不是歧視外籍新娘的問題,任何國家對外來移民都需要管制,這牽扯到本國社會穩定、更深層的本國在地文化的問題!!

反過來說,外籍婚姻裡又有多少臺灣女人嫁到東南亞國家去的,而東南亞女人為何嫁過來臺灣比例如此之高?不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水準嗎!?很多問題根本上要挑明了講,偽善的包裝下沒人去探討婚姻仲介的不合法,與政府在婚姻仲介的問題裡同謀者的角色!!

就沒人想到過那些東南亞國家適婚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麼!?

依Gai的邏輯,非洲飢餓也可以討論一下,世界糧食安全也可以討論一下,
今天新聞講了,女性外配43萬,男性外配3萬,女性未婚210萬,男性未婚270萬,
講明白一點,張委員關心錯重點,講不同市場區隔的外配當箭靶,這樣對嗎?

我覺得Gail講得很好...
一開始我也覺得張委員有點無聊,婚姻是個人意志的問題...(我寧願當剩女)
但,她點出了外藉配偶"交易"中物化女性的部份...讓我覺得這是值得大家省思的...

性比例非一比一
http://www.general.nsysu.edu.tw/ynlee/%E4%BA%BA%E5%8F%A3%E5%AD%B8.pdf
人口學 重要人口指標 性別組成
人口學:研究人口的大小(數量)、地區上的分佈、特性的組成. 情形、及這些現象本身的
.....

這是我隨手找的,臺灣女性薪資就是矮人一截,單身女性薪資更少,所謂的「有錢的單身女強人」那更少,更多女性,因種種原因,被婚姻市場排擠,勉強維持住現有的工作。

不是男人沒工作找不到老婆,當今社會,女人沒工作也找不到老公,就算結婚前說要養妳好了--代價是什麼?他會實踐到底嗎?--所以女人,既是自願、也是被迫,必須要訓練得有知識有工作才堅強。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8%87%BA%E7%81%A3%E5%A5%B3%E6%80%A7%...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biw=1024&bih=707&q=%E8%87%BA%E....

那新聞是聯合報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6981519.shtml

「外配女性人數近43萬人、外配男性僅3萬人」這裡所說的「外配女性人數」是指外籍新娘,「外配男性」才是臺灣女婿。

原文是這樣:

「內政部統計,至今年2月為止,國內外籍配偶人數達到46萬人,陸配占逾六成,人數最多,其次為越南籍18.7%。外配女性人數近43萬人、外配男性僅3萬人,比例超過10倍。但亞洲地區以外的外籍配偶,男性人數卻多過女性。」

該文又說:「民國99 年度統計數字,適婚年齡國人,女性有偶比例為50.9%、男性僅44.3%。」「內政部在全國各區域與大學生座談,仍可觀察到,女性參與比男性熱絡,且延續生命的觀念也比男性更高。」

換句話說,把「不想結婚」的罪責怪罪女性是不對的!而男性未婚人數比女人高,更遠非女人「不想結婚」造成的!

苦勞這篇報導很清楚,別在雞同鴨講了,OK!Gail?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7437

已經過去寫了,呵!

我相信一定有玻璃天花板這件事。這確實對女性不公平

但婚姻仲介.....沒有不合法之處啊。一個願意花錢,一個
願意嫁人,這並沒有不合法之處。

至於是女人太挑,或男人不長進,這是個人看法。
但從過去到現在,就算外國,也幾乎是這種狀況
男人想挑社經地位比自己低的,女人想挑社經地位比自己
高的。

而女人也漸漸證明了除了體能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其
實一點也不輸給男人。所以天花板雖然存在,但漸漸能被
打破。最後程現的結果就是,過去男人相對於女人的普遍
存在的高社經地位會漸漸的消失。對女性而言其實是件好
事。

一個人越有能力賺取自己所需就越不會對婚姻這種看似感
情,但其實實際背後意義是「取得一種生活上保障(不論是
金錢,或是生活有人幫你打理)」的制度的所需求。

或許台灣女性對這方面的需求變少(或者說台灣高社經地位
的男性變少,所以台灣女性能選擇的對象減少了),但不表
示,男性就必需為了這些女性而選擇提升自己,因為這不
過是選項之一而己。所以男性當然也可以選擇外配。就好
像台灣女性也可以去開發收入水準相較台灣男性更高的其
他國家男性。這是個人的自由。

因此男人說女人眼光太高,這是真的,但那是女性的自由
因此女人說男人不知長進,這也是真的,但那也是男性的
自由。

因此,與其怪罪到男性或怪罪到女性不如說,結婚本非必
要之事,要跟誰結婚更是個人完全可以自由選擇的東西。
因此根本沒有誰該被怪罪,因為從來就沒有誰就結婚或不
結婚或跟誰結婚這點有任何的錯。

因此,女性眼光高又如何,人本來就沒義務要跟一個自已
覺得不滿意的人結婚。

同樣的,外藉女性如果願意為了錢嫁來台灣,而且是自願
的話,那麼台灣女性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根本沒有所謂物
化這種問題。那不過就只是一方看中你的人,一方看中你
的錢(相較於他們國家男性)。不然很多女性看男人的條件
,其實很多是有車有房有存款,這難道不是更直接性的物
化嗎?

基於兩性擇偶時會看重的條件不同,而選擇本來就是個
人自由,要看情或看財或看外貌,當然也是個人自由。

與其說存在物化這個問題,不如說,是很多女性以自已的
擇條件當成理所當然的應有標準,而男性的擇偶標準剛好
與女性不同,所以這些女性就說男人這樣是在物化女性。
這完全是個被創造出來的問題。

印尼是母系社會。

那些南洋姊妹,或許因為「追求更好生活」而嫁來臺灣,但她們的堅忍,卻也令我敬佩。假以時日,臺灣的男女平權,她們還要更站在臺灣女人面前去爭取。

這樣很好。

如果男人全心全意的支持妳的事業,轉而照顧家人,你可以接受嗎?你的家人可以接受嗎?還是會在背後指指點點,有些事情不能只以單一方向看事情,就算男人肯,又有多少女人肯,會不會最後反咬一口說他是"吃軟飯的",這是很現實的事,很多男人不是不願意支持女人而是男人走回家庭所面對的壓力會比女人還要來的大很多,今天很多事不是一句"我要追夢,我要自由"就可以世界和平的,事實是很殘酷的,我也有看過有些男人因為家庭的關系,不能到外地追求事業更高的成就,這也是事實,不信你去問問很多公司都有"找不到人外派的問題",所以如果總是以"女人都是受苦的觀點來看的話,我個人是覺得有失公正。"然後,男人會拋家棄子,難道女人不會嗎?個人覺得這只是因為長期接觸外面世界的人,本來就比較容易受到誘惑,這和男女無關,我們公司就有人,五十多了,把錢都老婆管,最後才發現老婆把錢都拿去養小白臉了,然後因為房貸都沒繳,房子被法拍,事情才曝光,最後這個經理,人財二失,那你說這和男人女人有關嗎?這只和人有關,我認為是男是女,沒有關系。

Gail大,我就是你口中的「不長進的台灣男人」,
(嗯,世新社發所還沒畢業,在窮NGO工作,確實沒什麼出息)
(而且我英文程度也真的不好耶,對不起這個社會)

雖然不長進,但仍想奉勸你一句:把人家文章看完再來留言好嗎!

婦女、性別團體抗議的是,張把三種人都貼了價值判斷的標籤:
1) 未婚女性 → 人應該結婚,所以不婚是「有問題的」
2) 東南亞婚姻移民 → 品質低落的次等選擇
3) 新移民的老公 → 只能找次等選擇的不長進的男人

你說同意張曉風的發言,難道你同意上面的這些價值判斷嗎?

ps. 印尼是回教國家耶,母系在哪裡啊 Orz

噢對了,我老婆是印尼人,之前在台灣當家務工。
然後我的薪水只有基本工資而已。
怕你覺得我<b>不夠不長進</b>,再強調一下。

很多話語不要過度演繹。

張曉風既然沒說,婦女團體自己過度演繹,那是無聊。演繹的結果出現矛盾,卻又不肯正視,那是幼稚。

印尼是回教國家但同時也是母系社會,直到今天,很多傳統的印尼家庭仍是傳女不傳子,母親是家庭裡的大家長,這是過去一位印尼外勞跟我說的。

若學歷薪水能當作「男人不長進」的標準,我覺得可笑!之所以我認為男人不長進,因為看過很多男人是婚姻關係中的得益者。

我一位叔叔長年打老婆,到後來老婆離家出走。另一位叔叔老了才找到工作,之前嬸嬸養他。我爸喝酒時罵髒話,全家得隱忍他。而妹夫連妹妹住在他家的的水電費都要討,小孩保姆費教育費以各種理由推拖拉。而侍奉公婆的責任,落在我媽身上,爺爺奶奶卻也長期對這些事情裝傻!

臺灣的婚姻保障男人與男方家庭,所以很多女人視結婚為畏途。

Gai說的不錯
但是 你所不知道的是
願意拼老命工作養家的男人並不少
但是願意不工做好好持家的女生並不多
不是男人沒擔當不養家 或不做家事
現在是女人不想給你養的問題
這也是我們男人倍加頭痛的問題
像妳這種好女孩
願意跟一個上進的人結婚 好好持家的
不多了
哪個男人心目中沒有一個日本家庭的夢想
男子漢就應該在外面戰鬥吃苦
大風大浪都要闖
流血流淚都要忍
只為了給老婆孩子一個平靜溫馨的環境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至於家事
有些粗重的般東西買東西修理甚麼的
男人本來就應該擔起來
但是現在也有一票男人被女權團體洗腦洗到變白癡
還在靠杯靠目說甚麼男人應該作粗重的是父權遺毒三小
尊重是贏得的 不是靠杯來的

也是有那種腦殘女權團體才搞出一堆
男人擺爛不工作給太太養
臉丟光了 只好用女權理論來當遮羞布

說回女生
但是就我身邊 班上幾十個女生只有一個會考慮結婚後不工作
到底說女權團體洗腦太成功還是怎樣
只能說
社會變了吧
有甚麼辦法 唉

其實不用想太多,女生跟男生其實沒什麼本質上太大的不同,女生跟男生一樣,都需要在工作上尋求成就感,一樣需要吃飯,有時候太多家長過度擔心,反而幫倒忙。兒孫自有兒孫楅,上帝自然有它的最佳安排。

聲援張曉風立委、Gail
張曉風說出問題癥結,但太多人寧願繼續忽視而責備她

台灣「剩女」過多是因為進口外配搶了台配的員額,
如Gail 所言:台灣雄性動物動物用錢買來的婚姻與婚姻仲介等同於人口販運,
有請司法當局追究婚姻仲介業者與用錢買賣婚姻的雄性動物們的法律責任,
也有請國際法庭追究台灣政府放任買賣婚姻人口販運以杜絕國際人口販賣。

娶外配的後背後可能是:

假結婚真賣淫、假結婚真打工、假結婚真間諜、假結婚搶台配員額
政府國安當局是不是要正視一下外配婚姻的真假
或是人口販運的變向假結婚?而真的是要搶台灣剩女的員額?

響應郭董300大富翁救台灣!

要台灣前300大富人多繳稅可以救台灣經濟,
幫台灣政府解決問題!
--
但商人是將本求利的,沒有特權給前300大富人
此番美意將會落於空談而「剩女」問題可一起解決
300大富人多繳稅可以擁有一夫多妻的權力,
---
台灣雄性動物是被「剩女」淘汰出婚姻市場的
要台灣「剩女」嫁雄性動物是智障的想法,
但「剩女」對台灣前300大富翁就非常有感覺了,
郭董請您行行好救救台灣剩女讓她們都有富人嫁
不然外配就要被剩女們趕出台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