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頻率、預期心理及通貨膨脹真相

2007/08/07

工商社論

在所有媒體都紛紛報導泡麵、鮮奶,乃至全省各地店面租金、名產小吃都漲價,大多數國人都深刻感受通貨膨脹蠢蠢欲動或已然燎原之際,行政院主計處昨天公布的七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卻背道而馳,不但不見上漲,反而較六月及去年同期分別下跌○.二四%及○.三四%,總計一至七月的平均消費者指數也只上漲○.四七%,較一至六月的○.六一%回落。如此官方數據所形容的物價形勢,應該是平穩而安定,與大多數媒體及民眾印象及言談中的通貨膨脹蠢蠢欲動或已然燎原,簡直是另外一個國度。因為國際油價飆漲帶動各項物價竄升,通膨陰影也隨之籠罩全球各地,台灣物價若真平穩而安定,絕對是全民之福,但若物價平穩安定只是數字的表象,並不存在老百姓日夜生活作息的真實世界,那問題可就嚴重,不僅影響政府判斷,更可能耽誤政府決策,擴大民眾受害程度。

基本上,七月的總體物價形勢,若以主計處的統計來看,顯然比六月還要緩和,不僅消費者物價指數如上述呈現下跌,躉售物價指數也明顯回穩,七月僅較六月上漲○.一%,較去年同期上漲四.○二%,總計一至七月的平均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為六.六五%,較上半年的七.一一%明顯改善。但民間的景象,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抽象的個人感受當然作不得準,但媒體不約而同報導出全省各地各種物資、產品價格向上調升,不但具體到可以連名帶姓喊出商號,譬如「鬍鬚張」小吃,連漲價時間及漲幅都完完整整交代出來,似乎不是新聞作假或故意唱衰台灣。

面對如此的異象及可能的發展與危機,我們的看法是官方的數據沒有錯,只是進行統計忽略了「消費頻率」以致結果與民眾感受脫節,而我們憂慮地是,物價漲風初期若未獲得有效控制,或因信任官方數據而坐視不管乃至掉以輕心,加上預期心理的推波助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後很可能演變成難以收拾大災難。

七月七日,本報社論即指出,除了天災較少蔬果價格下跌抵銷部分物價漲風,以及景氣不佳商家盡可能自行吸收成本上揚或採取不易發覺的漲價手法外,民間普遍感受物價上漲,但政府數據卻無法真實反映的一個主要關鍵在於,「官方的統計只能用漲跌幅平均計算,根本無法反映消費者的消費頻率,難怪與民間的感受嚴重脫節。」我們在社論中,也試圖以汽油與電腦產品價格變動為例說明政府對物價問題可能問錯診、開錯藥。因為國際油價飆漲,國內汽柴油售價也隨之不斷調升,就消費頻率而論,一般消費者大都一周或十天加油一次,一年至少加油五十次,油價上漲的衝擊及感覺就有五十次,相形之下,雖然主計處的資料是電腦售價下跌五%,但一般人最快三年才可能購買一架新電腦,對電腦售價下跌的感受當然很遲鈍,甚至沒有感覺。因此,主計處的統計雖對汽油漲價與電腦跌價各有加減分,但對大多數民眾而言,一年五十次的油價上漲衝擊,當然強大過三年才買一次電腦的跌價感覺。

這樣的看法,與主計處另一項統計顯然有異曲同工之妙。七月底,主計處頒布上半年汽油、瓦斯、化妝品、衛生紙、藥品在內「非耐久性消費品」漲幅三.七%,創下近十六年來次高紀錄,對民眾生活的威脅可想而知;但官方上半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只有○.六一%,幾乎是一個適合居住生活的安樂家園。一樣上半年的統計數字,經過有心人的運用,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解釋;統計數字可以被政客拿來變魔術,善良的百姓卻只是實驗室裡的白老鼠。

但統計數字不可能瞞天過海,民眾的見證、感受及恐慌,早晚會形成物價上漲預期心理,最後找到爆發的出口,闖下大禍。理論上,物價漲跌、匯價漲跌,雖然很大一部分受市場機能,也就是供需定律操控,當供應大於需求則價格跌,需求大於供應則價格漲,但物價及匯價也可能因為市場預期心理作祟而超逾市場法則作用。譬如,大多數人及市場上買家預期台幣匯價將升值而大量購入以賺取差價或保值時,因為需求遽增,台幣通常出現升值結果。同理,當大多數需求者預期物價可能大幅上揚時,為減輕損失或賺取差價而大量搶購,結果也會促使物價上漲。預期心理會自我實現,其實大多數政府高官也知道,本月初行政院宣布採行六大穩定物價措施時,院長張俊雄即意味深長要求財經部會注意人為哄抬及民間預期心理。

如果政府只願採信統計數字,不願或不敢面對真相,不久的將來,通貨膨脹老虎可能吃掉民眾的所得及對政府的信任,對前途的信心。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