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4月14日(六)14:00-17:30 ◎ 地點:紫藤廬茶藝館(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
◎ 與談者:
-
徐進鈺(台灣大學地理系教授)
- 台灣的特區化:從發展到土地炒作
- 「本勞外勞化」與「外勞奴隸化」的台灣勞動現場
- 台商「挾資脅政」下的虛擬中國威脅:兼及移工實務工作者期待的研究議題
- 「派遣勞動」就是「虛擬僱傭」:從勞資爭議案例中解構
- 「虛擬人租」和「內部(次)殖民」:從勞動力再生產的政治經濟學談起
- 「虛擬境外」與「人權例外」
汪英達(勞工運動者,任職於第一銀行工會)
吳永毅(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研究員)
賴香伶(勞資爭議獨任調解員)
丘延亮(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廖元豪(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 主辦單位:紫藤廬、世新大學台灣社會國際研究中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在基本工資爭議拉扯多年、迄未完全塵埃落定之際,以低工資邏輯「成長」的產業主,再次挾資脅政。為其利益代言的部分民代,施壓政府,要求本勞、外勞基本工資脫鈎。閣揆陳冲復汲汲乎拋出「虛擬境外」(fictive ex-territorial)的畸想。
揆之資本盤剝的歷史,「虛擬境外」並非什麼新奇的構想。過去南非所實施的「分化統制」(Apartheid)就是人盡皆知、臭名遠揚的例子——把勞工徒置於國境內特定的「境外」(稱為斑毒斯坦〔Bantustan〕的不毛之地),每日長距入城上工,天黑後被驅趕回「境外」。即藉種族隔離之便,把勞工的「無產階級」或「產業後備軍」的資格都剝奪掉 -- 無疑就是殘民禍國者所理解的「經濟學」之極致露骨裸現!
回觀近年來的台灣,已結構性地深陷於虛擬經濟(fictive economy)的泥沼中,在全球金融泡沫危機的海嘯起伏中驚慌盲動,難以自拔。尤其驚人的是,就在當局手足無措之際,部分人士竟圖強施分化統制,主張把外來的勞動者進一步虛擬化。這不但是要把他們當作「市場」中的「純勞動」虛擬商品,更是要置他們於「虛擬境外」之中,使其成為次人。
台社作為長期關心台灣社會進步的綜合性研究學刊,對這個發展趨勢及其倒退性感到憂心,深覺不得不直面正視、認真批判之。為此,我們邀集了幾位不同領域的朋友們,從人權、政治、經濟、資本流動、派遣勞動等不同面向展開檢討,以集思廣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