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以下稱『本會』)長年投入民間的公共衛生教育工作,培養許多優秀的社區民眾教育師資,發展出適合民間的教育推廣模式。近來禽流感疫情引起連串的社會討論,本會對此提出看法與建議,附件為禽流感的分析。
爆發高致病性禽流感H5N2,媒體如今多聚焦在隱匿疫情的主謀,指責相關人士,卻鮮少關心如何防止病毒演化,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危害,以及對禽流感的認知調查與防治教育。
本會呼籲,政府必須做好更前端的預防,才可實際降低未來因禽流感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及社會恐慌。
一、落實病毒監測與研究、追蹤禽農等高風險群體的發病情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因病毒量高,更容易出現突變,或稍有不慎,將大幅增加感染人的機會。例如,臺灣目前流行的病毒,其HA與NA蛋白來自北美的H5N2疫苗株,不過其他六段基因,則是來自長年流行的本土H6N1病毒,兩者的基因重組,對人類的致病力與感染力至今仍待科學探究。提早做好這些工作,將可以大大減少病毒演變傳播至人的機會。
二、落實法規,改善禽類飼養環境,減少病毒演化機會。現今飼養空間過份擁擠、通風效果差、缺乏陽光的家禽飼養環境很可能加速病毒演化。另外,通風效果差和缺乏陽光、禽類密集接觸的飼養環境,也容易導致病毒的滋生和蔓延。建議政府除了參考各國禽畜養殖的相關措施制訂法規外,更應積極瞭解民間業者的施作情形,輔導禽畜業者落實防疫工作。
三、風險溝通須時時刻刻,建立起『常態的』民眾教育網絡。
本會在禽流感爆發的第一時間於社區進行民眾意見調查,發現,竟然有一半以上的民眾對於禽流感疫情感到害怕,而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另外,這個調查也顯露,絕大多數的民眾對對禽流感的致病機轉、傳染機制、疫苗作用、世界趨勢、其他衛教的資訊來源,一無所知!許多民眾對禽流感的資訊是從媒體得到的,但是他們多數對這些資訊半信半疑,有些民眾甚至因為媒體的報導而感到害怕。這個調查反映,政府對民眾教育工作十分缺乏,甚至,疫情爆發後政府缺乏系統、缺乏與草根民眾連結的教育宣導,似乎不但成效不大,反而因為民眾的一知半解而引起恐慌。
本會從過去從事民間衛生教育工作經驗得知,唯有平時紮實的民眾教育,才能累積臺灣社會理性判斷的能量,並進而建立維持政府與民間的信任。本會呼籲應立即進行禽畜業者及一般民眾對禽流感的風險認知調查,掌握民情,以制訂出有效的教育內容與推廣模式,以利平時的疫情風險溝通及疫情爆發時的緊急處理,以科學知識戰勝社會恐慌。例如,依照現階段疫情分析來看,把雞隻撲殺的目的,不是因雞隻感染禽流感就不能吃,而是為減少高致病性禽流感H5N2進一步演化,演變成可感染人、甚至人傳人的病毒。民眾缺乏這種正確的知識,就容易恐慌;無知比病毒更可怕,我們呼籲:政府應該下定決心,投入充分經費、資源與人力到社區民眾教育工作,以建立起一般民眾及禽畜業者的正確傳染病防治觀念。
新聞聯絡人:本會陳奕曄專員、趙黛瑜理事、金傳春顧問
連絡電話:06-275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