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7
我是一個國中教師,對於十二年國教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有許多憂慮。
其一,比序項目包括獎懲,一個嘉獎加○.五分,一個大功加四.五分,可想而知以後純服務性質工作會乏人問津,請學生幫個忙學生會問有無記嘉獎,為加分而爭取服務的功利學生大有人在,難道這是教育的意義嗎?又每個學校記功嘉獎標準不一,但卻在同一競爭標準,請問公平何在?
再者,記過縱使銷過會扣二分,如同在孩子身上貼標籤,更失去改過向上的意義,可想而知,日後學生犯錯教師要懲戒,必受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從家長、甚至出動議員關說,甚至連校方都可能暗示大事化小,以後要做一個有原則的老師想必難上加難!
其三,每學期服務學習須達六小時以上才可得三分,上限九分。試問服務學習由誰認證?老師?學校?里長?又試問相關單位有無提供服務學習的機會?孩子在滿滿的作息之外還能擠出什麼時間做服務學習?值日生是否算服務學習?想必日後老師為了幫學生爭取分數,只能在服務學習時數上放水動手腳,請問這是教育的意義嗎?
其四,欲參加特色招生者須放棄免試入學,但若特色招生考試成績不盡理想就只能就免試分發仍有餘額的學校選讀,萬一只有離家既遠又不理想的學校,屆時真會欲哭無淚!
在免試入學有太多不確定性下(超額比序結果完全無法預測),這套方案只會造福有口碑的私立高中,但當公立高中退出人才的培育時,我們國家未來在哪裡?當政府試圖說服我們每個高中職一樣好,想請問設計這套制度的官員們,如果官員們的孩子也有今年小六或國一生,你們真的會這樣告訴你的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