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 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 loud@gmail.com。
2012/07/06
這個月的科學月刊出現了一篇奇文,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教授周乃昉以《中科取水工程看水資源運用與管理》暢談反中科搶水的謬誤,表示出來反對的農民、藝文界、環保團體根本是一知半解、誤導支持民眾。面對這樣以「科學」之名實則半點水利實務常識、甚至知識都沒有的文章,其實,農民根本不想回應。
但,不可思議的是,如此違反科學、沒有科學基礎常識的文章,竟然可以通過「科學月刊」的審稿,刊登在月刊之首,我們必須深深表達對科學月刊編輯的不齒。而此等文章又竟然被立報與苦勞網轉載,不得已,百年來世代使用水利系統、生活在濁水溪溪畔的農民,只好就此篇文章荒謬之處提出反駁:
一、作者根本缺乏基本地理空間概念。周乃昉教授寫到「目前二林地區的灌溉用水直接取自集集堰,根本不自莿仔埤圳原取水口引水,其用水殆無被中科引取的可能,何來,『搶水』之說?」想要請問作者,彰化二林位於彰化縣的中央,要如何「直接」從南投縣的集集攔河堰取水?如果周教授有任何實事求是的精神,去閱讀任何一張水路圖,都會告訴大家,目前二林地區的灌溉水是從集集攔河堰攔截濁水溪的水後,經北岸連絡渠道,送入莿仔埤圳,而流過溪州、埤頭、再到二林的!
二、周教授甚至連水利系統管理的基本認識都缺乏。教授寫到「莿仔埤圳取水口位在集集堰的下游,當上游的集集堰及雲林農田水利會的斗六堰取完所需水量後,剩餘水量才會流下至本取水口。」所以,咱們的彰化農田水利會是等到雲林農田水利會用完水再拿剩餘水?彰化這樣不跳腳?事實上,依照集集攔河堰水庫運作要點,彰化農田水利會、雲林農田水利會各自有其定額水權量,分配後,彰化農田水利會再將擁有的水配給其下的莿仔埤圳、八堡一圳、八堡二圳等灌溉圳路。莿仔埤圳何來使用「剩餘」水?
三、很奇怪的,周教授又說,集集攔河堰完成後,原有取水口「形同廢棄」,中科搶水工程是在「重修引水設施」。想請問周大水利教授是否有看過中科搶水工程的規劃設計?是否稍稍知悉工程內容?不然怎麼寫得出「重修引水設施」這種背離事實的句子?事實上,中科搶水工程是政府花21.299億,開挖台灣第一條官設水圳,彰化七鄉鎮農民世世代代利用的百年大圳──莿仔埤圳堤防來埋設暗管,並在其水源頭將農民依賴的水源導入暗不見天日的暗管,專管送到中科四期。取水口何時「廢棄」?到底何來「重修引水設施」?
四、作者甚至表示,如此「重修引水設施」可提高濁水溪剩餘水的利用率,事實呢?除了對工程的錯誤理解有賴周教授回家好好讀一下基本規劃設計,周教授或許還可以去問問雲林縣年年受濁水溪沙漠化之苦的人民,濁水溪是否有剩餘水量?
五、文章又寫到,依據水利法移用農業用水是必須在原用水人不蒙受損害的狀況下方得挪用,因此中科搶水並不會影響農民用水。但是想請問周教授,若真「原用水人不蒙受損害」,為何中科要與彰化農田水利會簽訂「補償」契約,引「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明確指出,此調水計畫將致農田休耕、轉作、或廢耕,並以此定出每噸水3.3元的補償?是否,契約已講明會造成農田休耕、轉作或廢耕,在周教授的眼裡,還不算「損害」?
六、周教授更說,農民們哀聲控訴的「供四停六」其實並不是缺水,而是台灣通行多年且「引以自豪」的輪灌制度。那實在不知道為何農委會的新聞稿及出版品,皆一再指出,輪灌是因應缺水才進行的制度。尊重官方的周教授或許應該稍微看一下農委會提供的官方資料,講明白到底誰(除了周教授之外),對這種因應缺水而不得不實施的輪灌制度,感到「自豪」?是稻子說過四天有水喝、六天沒水喝很自豪?是農民缺水灌溉而被迫自掏腰包鑿淺水井,還要時時擔心淺水井馬達被偷,所以很自豪?或者彰化農田水利會在地層不斷下陷的現況中,不斷開鑿深水井,每年抽取約五千萬噸地下水來補充地面水的不足,很自豪?
七、最誇張的是,周大教授甚至說,農民是因為習慣過去的續灌,現在輪灌便「以為」水不夠,就自行違法打井。這種論調也寫得出來顯示周教授十足輕視農民,竟然認為數十年來遍佈農田的水井,出自實際耕作的農民錯誤的「自以為」。周教授認為,每天入田的農民不知道自己的田裡需要多少田水,而他這位教授不用入田就知道,灌溉用水很足夠,是農民「自以為」不夠?這,就是「科學」嗎?
以上,本來反中科搶水自救會農民根本懶得回應這種通篇自以為是的偽科學文章,但是因為天花亂墜卻無半點基礎事實的文章,也許也有人信,更何況掛著水利教授之名,只好簡單為文回應。自救會期望周教授,不要再待在冷氣房裡空想亂寫,實際來莿仔埤圳走一趟,至少了解一下基本的地理及水文知識,再來寫文章及教學生比較好。
同時自救會也請立報及苦勞網刊登自救會對周文的反駁,莫讓謬論假科學之名還自以為是地散播流傳。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