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輻射容許量修正 放寬?趨嚴?
衛生署、環團認知不一

2012/08/24
苦勞網記者

責任主編:陳韋綸

衛生署日前公告擬將《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中一般食品的銫134、銫137容許值由原本的370Bq/kg,調高至600Bq/kg;預計修訂後的容許值,比目前日本一般食品100Bq/kg的數值,高出5倍之多,因此引發民間爭議,擔心日本的輻射食品,將大舉流入台灣市面。23日,立法委員林淑芬與田秋堇等人舉辦公聽會,邀請環團以及衛生署、原能會的官員對話。兩個多小時的議題攻防下來,衛生署的說法,仍然無法解除環團的疑慮,因此衛生署官員最後表示,草案內容將待與專家討論後,重新評估。

林淑芬表示,台灣未發生核災,食品輻射容許值卻修得比日本核災時的臨時容許值(500Bq/kg)還寬,說不過去,她質疑衛生署此舉,要不是為了圖利台灣特定進口商,就是「在為台灣可能發生核災預做準備!」

面對外界質疑標準「放寬」一事,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強調,過去台灣的核種管制,僅納入銫及碘,新草案增加鍶等7項核種的管制規範,總體核種限值管制更加完備。此外,銫134、銫137容許量,在調整後將與歐盟一致,「標準比美國的1200Bq/kg及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所制定的1000Bq/kg還嚴格」。針對是否將因此大幅開放日本的超標食品來台?他解釋,日本出口來台食品,要先通過日本境內的標準管制,而台灣目前已暫停日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這5大污染重地的食品進口,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進口,也則以「逐批檢驗」的方式,加強管制。

不過環團認為,考量台灣偏好日本食品及低糧食自給率的情況,所以制定標準應比照亞洲而非歐美。此外,環團也要求衛生署與原能會針對「檢測方法」、「流程」及「標準合理性」提出更多說明。

關於「檢測方法」,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質疑,台灣的輻射檢測在初檢階段,使用「非搗碎」、「18秒快篩」的方式,數值難以準確。不過,原能會輻射防護處副處長劉文熙澄清,初檢所需的時間,事實上是「18分鐘」。他表示,原能會自去年(2011)3月至今年7月已檢測約2萬7千件的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檢出率為0.4%,「大致沒有超標的情況」;去年一些輻射劑量較高的茶葉也「已經擋下」。他強調,原能會這邊,只是幫忙衛生署「代工」做檢測、通報送驗的結果,最後的把關權責,還是在衛生署。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理事長張武修認為,台灣不該在福島核災的完整報告資料出爐前,貿然放寬輻射限量標準。他拿出國際報告表示,1986年的車諾比核災事故後,當地青少年的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了2至8倍、白俄羅斯的先天畸形兒數量也明顯增加,但這些評估資料都是要等事發多年以後才被得知;福島核災事發至今,只過了一年半的時間,其輻射污染對人體的危害程度還有很大的評估空間,日本目前是以每隔2、3個月開一次檢討會的方式,來提高防範標準,台灣不該掉以輕心。他認為台灣的容許量標準,不如直接比照日本容許量,「直接讓台灣標準從嚴」,也不會影響兩國的貿易利益往來。對此,衛生署回應,日本是受污染災區,才會提高標準,台灣沒有必要跟進。

康照洲解釋,草案研議是從2010年就開始了,因此與日本福島核災無關。蔡淑貞則指出,目前的草案修正,是跟進美國於1998年將銫134、銫137容許值由370Bq/kg調整至1200Bq/kg的做法,並在考量台灣對進口食品的仰賴度下,將容許量又減半至600Bq/kg。不過,張武修質疑衛生署的說法,對於台灣為何突然需要模仿美國調整、尤其時間又慢了美國12年感到不解。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則認為,既然草案研議隔年發生福島核災,內容就應納入對福島核災的參考而適度調整,她質疑難道政府沒有對此重新檢討標準,反而拿2010年沒有發生核災時的資料來修法?

陳曼麗質疑,這次衛生署請來的諮詢委員裡根本沒有「輻射污染與食品安全」背景的專家,而修正草案雖然增列更多核種管制,但如果目前台灣缺乏對這些核種的檢出方式也沒有用;張武修則強調,在安全考量下,食品的輻射容許量自然是越少越好,台灣沒有比照南韓調整到跟日本一樣的標準,反而要放寬,這是很奇怪的行為。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表示,如果草案尚有爭議,按照行政程序法第154條第2項之規定,衛生署在草案公告之後還要再舉行聽證會來落實公民的參與權。因此環保團體要求衛生署在公聽會之後,應再舉行聽證會來確保民眾對公共政策的參與權利。

建議標籤: 

回應

林淑芬立委讚!環團加油!讚!感恩代替全民把關健康,功德無量!抗議政府衛生署無知之舉!

在此經濟不振、人民痛苦指數日益升高的時候,希望這個政府能做點好事(遑論正確的決策),稍微平息高漲的民怨。

此時放寬食品輻射容許量的標準,無異火上加油,益增人民的疑慮與痛苦,實在不智!

就是不放心兩個小孩的安全才從日本撤回台灣的,沒想到自​己的政府竟然打算放水讓那些放射線汙染的食物進來毒害國​人......台灣偏好日本的食物,管制標準竟然要改得​比日本還寬鬆,光是這一點就凸顯出政府的荒唐了。日本政​府都還不敢堂而皇之將安全兩字加進該法規名稱之中,台灣​的食品藥物管理局標準較之為鬆,還無恥到以『安全容許量​』名之......真的是豈有此理!!東大至少還有一個​兒玉龍彥教授,以放射線醫學專業告訴日本人,把放射線物​質吃到肚子裡就是危險的,沒有所謂的安全值,台灣的醫科​教授的都在幹甚麼啊!感謝苦勞網與舉辦公聽會的立委及各​個環保團體,還有台北醫學院公衛系張武修教授的犧牲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