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張部長勿成為炒房元兇
反對解禁標售公有土地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2/08/24

時間:8/26(日) 10:00─10:30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3貴賓室(臺北市濟南路一段3-1號) 出席團體/學者代表:陳節如委員、張金鶚老師、簡錫堦召集人(反貧困)、林旺根召集人(消基會房屋委員會) 、洪敬舒主任(稅改)、吳玉琴秘書長(老盟)、彭揚凱副召集人(住盟)

日前財政部長張盛和公開表示,正在研擬將台北市和新北市500坪以下國有地解禁標售,並廣徵建商、房仲、代銷等產業公會的意見。消息一出,所有建商齊聲拍手叫好,學者及公民團體則大力撻伐。既然部長選擇只徵詢建商意見,忽視民間聲音,我們只好透過連署表達訴求,強烈反對國有土地解禁標售。以下是我們反對解禁的理由:

公有土地的本質是用來促進公共利益,不是賣掉賺錢

公有土地為全民資產,其本質為促進公共利益,不應以任何理由或形式予以私有化。財政部也許自認沒有統籌經營國土的能力,但應為國家資產把關,仔細評估每筆土地的利用為社會帶來什麼好處。現在賣地的作法美其名為活化利用,但實質上就是「變賣求現」,是敗家子的行為,讓其他部會有施政需求時沒有土地可用。開發商花大筆鈔票買了土地,只會想辦法把利潤最大化,多蓋幾戶豪宅,不會思考任何公共利益。活化有各種方式,但直接標售是最差勁且愚蠢的作法。

不是只有大面積的土地才珍貴

財政部要解禁小面積土地的標售,意思是說小面積的土地沒有用處。但我們認為,小面積的公有土地具有大地塊無法取代的功能。例如,社區公園或運動場,要讓社區居民散步過去親近使用;在地化的社福設施,讓一個家庭可以方便接送老人或兒童往返;分散化的社會住宅,自然而然和一般社區混居。這些各地都需要的設施,由小面積的公有土地來提供會更加適合。我們甚至要說,善用小面積、分散化的公有土地,更能促進都市生活的品質,更貼近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應透過公民參與機制,共同思辨如何利用

財政部透過媒體拋出解禁的風向球,並正式發文詢問建商、仲介、代銷、建築師等公會的意見,最後得到「只有」建築師公會反對解禁的結論 (報載財政部還對建築師公會的反對「感到意外」)。我們才該訝異的是,為何集中詢問房地產業公會,而捨棄學者專家、公民團體以及一般大眾的意見?標售國有地絕不只是一個「房地產業」政策,而涉及整體土地利用、都市未來發展、公益設施提供……,是非常廣泛的議題。財政部排除其他專業的剛愎自用作法,不但讓人懷疑心中早已預設結果,更窄化了國有土地議題,損害民主社會的公民參與機制。

賣地絕非財政困境的根本解決之道

財政部另一個理由是透過賣地來彌補財政缺口。但事實上,賣地收入對財政缺口而言是杯水車薪。根據財政部自己公布的統計年報,全國「公有非公用財產」的總值,彌補不了過去三年的財政短絀。我們呼籲,「不動產稅制改革」才是財政困境的根本解決之道。現在房地產財團及炒房大戶賺取暴利,繳交超低稅負,財政部長對此的評價竟是「台灣人幸福不對嗎?」。財政部目前賣地的作法等於再次助漲房價,建商財團的確很幸福,但平民百姓會在部長的錯誤政策下苦一輩子。

我們的訴求:
  • 全面禁止公有土地以任何形式標售,不論其名稱為國有土地、市有土地、縣有土地、鄉鎮市有土地或國營事業土地。
  • 立即研擬從公共利益出發的公有土地政策,確立公有土地優先用於各類公益設施之原則。
主題: 
活動日期: 
2012/08/26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