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揆:人力資源為國家重要生產要素 應視為資本並加值運用

2012/09/01

行政院長陳冲今(1)日在「財經議題研商會議—勞資關係及人力資源場次」會議開場時表示,從經濟學角度看,人是最重要的資產,是生產重要的要素,也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基礎。

陳院長表示,如果把人當成資源(Human Resources)及資本(Human Capital),很多觀念會完全改變,雇主著重將不是員工勤惰的管理,而是思考如何讓員工加值以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受雇者計較的將不是免費午餐或福利等,而是公司是否能給予學習更多技術及訓練的機會,以在未來職業生涯發揮更大的效用。

陳院長在聽取工商團體代表與工會代表的意見之後,作以下結論:

一、 對於勞委會將來升格為勞動部,有關人力資源的總體規劃,將交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專責處理。

二、技職教育的政策應該一體化,包括高職與科技大學的學程、師資、實習應該要符合產業的需求,請教育部思考科技大學技職化的政策方向。

三、勞資關係應該建立在勞資和諧與共榮的基礎上,從這個角度思考,引進外籍勞力,前提是必須提高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引進白領人才,前提是要提升我國的競爭力。

四、對於外交部與教育部提供獎學金給新興國家學子來台就讀,將來學成之後應該可以成為我國拓銷新興市場的尖兵,請外交部與經濟部共同研究相關作法。

五、派遣工的制度在日本實施多年,這個制度可以調整勞動人力季節性的需求,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請勞委會對這項制度檢討,避免派遣工制度遭到濫用。

六、與會代表談論外籍勞工的管理是否應該管價或管量,是否應該有權衡比重的考量,請勞委會訂定政策時參酌相關意見。

七、對於與會代表提到參考德國的技職教育,如證照制度與技職訓練,這些都是各部會目前在思考的方向,而德國在2003提出的Agenda 2010 政策,也值得我們參考。

臉書討論

回應

現在的狗官,都不敢得罪財團,狗官與財團一起聯手欺負弱勢勞工,上梁不正(馬阿斗政府)下梁歪(私人企業財團),如果以政府福利太高的話,台灣政府會走上希臘後塵,私人企業財團故意給低薪水(台灣早晚會變成菲律賓的等著看)

**管企業利潤 不管勞工貧窮化**
『真實的狀況是,依主計處產業關聯統計,二○○六至二○一○年「批發及零售業」貢獻我國GDP從二.二兆左右增加到二.五兆,期間成長十四%;而廠商的營業盈餘從一.一五兆成長到一.四兆,期間成長二十%;相較之下,受雇人員的報酬卻僅增加四%。』

◎ 盧其宏

薪資審議委員會八月將基本時薪從預定的一一五元壓縮到一○九元。然而,此壓縮方案至今仍卡在政院審查階段,政務委員管中閔十二日竟強烈表示針對此案持「很強的保留態度」。

首先,二○一一年勞委會統計「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就業人數約七十萬人,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收銀員、餐飲服務生、事務工作人員。此七十萬勞工絕大多數皆採時薪計價,或領最低月薪,而這樣的勞動人數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六.五%。管院士一言「僅惠及外勞」即抹除了底邊勞動者的存在。青年受限於時間、經驗,就業選擇往往偏向於彈性高之部份時間工作;而中年二度就業者也傾向於從事此類工作,此二族群之貧窮化相信管院士並不陌生,當CPI走升政府卻壓抑其薪資調幅,豈非使其生存困境更加嚴峻。

其次,七十萬「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勞動人口集中於「批發及零售業」與「住宿及餐飲業」,此二產業明顯是供應國內需求,其售價即組成國內CPI的一部分,當CPI調升也就代表其售價調升。既然如此,又豈有所謂比照CPI指數調整基本薪資是變相加碼企業成本之類的說法?再來,此二產業之服務均為「非貿易財」,其他國家廠商無法輸入類似服務與國內廠商競爭,因此,即便國內調整基本時薪,又豈會使類似企業廠商競爭力下滑,經濟發展受阻呢?

真實的狀況是,依主計處產業關聯統計,二○○六至二○一○年「批發及零售業」貢獻我國GDP從二.二兆左右增加到二.五兆,期間成長十四%;而廠商的營業盈餘從一.一五兆成長到一.四兆,期間成長二十%;相較之下,受雇人員的報酬卻僅增加四%。過去這些廠商早就藉由各種方法使附加價值流向企業利潤,目前調升基本工資僅能部分平衡分配扭曲,管院士卻描述成對廠商經營之洪水猛獸,熟稔總體經濟的管院士難道不知道所謂「生產要素分配」越來越不均衡的現象,與其對受薪階級的傷害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sep/15/today-o12.htm

某些人平時高喊馬政府統計數據不可信,現在突然又把馬政府統計數據奉若神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