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瑋瑜、鄭智仁、蘇聖怡╱台北報導】瘦肉精去年十月列禁藥,前天卻解禁,農委會昨坦承當初從未找專家評估,衛生署也承認諮詢的十位專家,無人支持現階段解禁、訂殘留標準。立委與學者痛批農委會只站在豬農立場、衛署僅考量美國壓力,都未重視食用安全,過程粗糙草率;醫師指摘衛署沒做本土風險評估,照抄日本標準是偷懶、罔顧安全。
「因為還沒吃死人嗎」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指中國去年傳出吃瘦肉精豬肉中毒事件,故將其正面表列為禁藥,當時並未找專家開會,預告一個月後未獲反對,即於去年十月直接公告為禁藥。
而衛署日前為研擬殘留標準,則請十三名食品諮議委員會委員書面審查,其中三人出國未回覆,十人雖同意豬或牛的肌肉與脂肪殘留十ppb(parts per billion,十億分之一)對人體安全無虞,但都反對逕訂標準;七人認為應等農委會解禁,兩人指世界糧食法典會議下月討論安全性,應待國際標準出爐再研議,一人主張即使安全也不應訂標準。
不願具名的委員昨批評衛署未聽進專業意見,「瘦肉精安全性的科學證據仍不足,為何一定在這節骨眼倉卒上路?政府把這視為貿易事件,忽視食用安全」。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施正鋒痛批政策朝令夕改,主因兩部會只看到壓力團體,「是因為還沒吃死人嗎」。
醫師:內臟少吃為妙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衛署拿日本、美加、紐澳數據訂台灣標準,但國人豬肉、豬內臟吃較多,卻無本土風險評估和總量管制,「若吃比日本多一倍,標準就要嚴一倍」。
衛署食品衛生處處長鄭慧文指訂定適用進口、國產豬肉的標準,絕無美國壓力;該處副處長謝定宏以十ppb估算,每天吃約六百七十公斤肉才有氣喘、心悸危險。林杰樑則建議有疑慮的內臟少吃為妙。
台聯黨團昨要求衛署下周二前收回成命,否則發動抵制美國豬肉,立委柯俊雄因不滿與會的鄭慧文稱殘留量「人吃了無安全疑慮」,斥喝:「別說那麼多啦!去丟豬屎啦!」
瘦肉精遭禁與開放過程爭議 .農委會未經專家學者評估,逕在去年10月將瘦肉精公告為禁藥。 .衛生署研擬殘留標準時無本土風險評估,未考量台灣人內臟食用量高於國外。 .衛生署諮詢10位專家意見,全不同意倉卒提出殘留標準,衛生署仍執意施行。 .農委會解禁瘦肉精,卻無相關配套與監測系統。 .農委會、衛生署未以消費者食用安全為最大考量,而是基於豬農利益、國際貿易觀點來決策。 資料來源:衛生署、農委會、消基會、《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