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大陸若拒再讓利 衝擊我經貿防線

2012/11/12

2012-11-11 01:36 中國時報 【李道成】  兩岸經貿協商進入「深水區」,所謂的深水區,實際上就是大陸開始要求平等互惠了。原本就對台灣長期只禁大陸農工產品,卻對其他WTO成員開放相當不滿,陳德銘的一席要求最惠國待遇談話,道盡了兩岸經貿間的矛盾。

 事實上,舉凡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都離不開互利,尤其是貿易出超的一方,更將面臨更大幅度開放的壓力。以往台灣在兩岸間,享受了多年的出超紅利,在雙方準自由貿易區談判的ECFA架構下,一開始為了兩岸和諧,「讓利」成了基調。

 大陸官方認為他們給了很多,但台灣方面卻冷冷的;不論是僅處於試探性的拋出兩岸和平協議、政治談判,甚至是陸資來台,還有正在進行的服務貿易協商,大陸各部委都感受到他們遭遇的不公平待遇。

 ECFA初談,大陸對台灣管制或禁止二千多項農工產品進口雖然不置可否,但經貿部門這股悶氣積在胸中難以抒解。

 美債歐債問題日趨嚴重,來自歐美的反傾銷動作頻頻,大陸外貿出口節節敗退,讓鷹派的大陸官員抬頭,力主突破台灣封鎖的聲浪越來越高。

 在降稅的早收清單上,台灣的強項如工具機、石化產品,大陸始終不肯讓步,往後台灣是否願意給大陸WTO成員基本的最惠國待遇,將是台灣銷往大陸強勢產品能否持續降稅的關鍵。

 另一個影響台灣較大的項目,主要來自大陸的一千多項管制性農產品。以往為了保護農民,在ECFA的談判中,我方代表堅拒對價格上具競爭力的大陸農產品進口,但在最惠國要求實現後,台灣對其他成員開放的農產品可能也將要對大陸開放,以此才能換取工業產品銷陸降稅的優惠。

 總之,在台灣即將啟動與美國、歐盟的自由貿易區談判的情況下,勢必要對歐美開放更多行業、進口更多農工產品,大陸如果要求比照辦理,台灣能否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將成為兩岸未來經貿最關鍵的議題。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