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知名企業的大老闆,也不是富二代他只是一個月領十多萬元薪水的基金操盤手,但如今,他坐擁4億元的頂級豪宅「勤美璞真」,享受極為優渥的頂級生活,他就是近日的新聞主角——買入「盈正」股票、坑殺政府勞退、勞保基金的基金經理人——謝青良。
一個兩年前的舊案,但是金管會與檢調機關卻怠忽職守,遲遲未做出懲處,任由政府基金與投資人的血汗錢大失血。
狠撈一票人民的血汗錢之後,要做什麼?答案是:住頂級豪宅。
日前,勞退、勞保與退撫等政府基金,因為大買「盈正」股票,不僅因此大虧一.四四億元,也讓許多正在苦苦等待領取退休金的勞工、公務員們,因此擔心到睡不著覺,深怕退休後領不到半毛錢。
但同一時間,導致這場慘劇的罪魁禍首—— 安泰投信前基金操盤人謝青良,人在哪裡?東窗事發後,有如人間蒸發的他,根據《今周刊》追蹤調查,原來這個大賺一票走人的謝青良,此刻正坐擁台北市信義路三段的頂級豪宅「勤美璞真」,資產雄厚。
捧現金買「勤美璞真」 謝青良財力驚人
「勤美璞真」就位在燙金的台北市信義路三段,因為面對約八萬坪的大安森林公園,是台北市中心絕無僅有的無價景觀,社區裡有溫水游泳池、健身房、酒吧等設施,因此在豪宅市場裡價格始終屹立不搖,日前甚至傳出有人以每坪三百萬元的天價成交,雖然無從查證,但也確立「勤美璞真」在有錢人眼中的地位。
「勤美璞真」裡的住戶,當然也個個大有來頭,包括永豐餘何壽川家族、自然美創辦人蔡燕萍家族等,都在這裡擁有多筆房產。
然而,這個今年年僅四十三歲的謝青良,從研究所畢業至今,工作經歷全數都在投信業。他從月薪三萬元的小研究員做起,到基金經理人、代操帳戶操盤人。根據業內人士估計,如果不含獎金,台灣的基金經理人目前月薪大約在十萬元上下,即使是明星級的操盤人,月薪也不超過二十萬元;若加上績效分紅,年薪最多是在三百萬到五百萬元之間,除非有特別的「收入」,否則以這樣的收入水平,雖然比起一般上班族要好許多,但距離住進二億元以上的頂級豪宅,恐怕是難上加難。
根據《今周刊》深入追蹤,謝青良以太太之名所擁有的這一戶,有一七七坪,就位在這座豪宅的中間樓層,還外加三個車位,俯瞰大安森林公園的美景相當宜人;如果以買進的價位來看,每坪保守地以當時市場成交價一四○萬元計算,當時謝青良購入的價格,至少要二.五億元。以目前市價計算,該豪宅總價應該已經上看四億元以上。
對此,本刊去電詢問謝青良夫妻,謝青良的手機不通,而他太太推說正在忙,對一切問題不願多做回應。
謝青良的財力驚人,目前他所擁有的這戶豪宅,完全沒有向銀行設定質押貸款,換句話說,他是捧著白花花的二億多元現金來買屋。
此外,時間上的巧合點,也令人驚訝。
根據資料顯示,謝青良夫妻是在去年三、四月間購入,而就在購屋之前不到半年,也就是前年的九、十月間,正是「盈正案」爆發的時間,謝青良因此被查出利用職務之便,開設人頭戶賺取暴利,卻讓自己操盤的政府基金慘賠。事情發生才短短不到半年,他就出手闊綽,不用貸款就買下頂級豪宅,作風之大膽,令人咋舌。
謝青良夫妻的出手不僅於此,因為就在「盈正案」剛剛發生之際,前年的十一月,他先在「勤美璞真」附近一棟同樣位在信義路上的大樓裡,買下一戶二十八坪的房產,根據當地房仲業估計,市價約二千三百萬元,同樣沒有任何貸款。謝青良究竟何許人也?能有如此「雄厚實力」?
「敢賭」 自己賺飽卻讓全民血汗錢大虧
據了解,謝青良從小在台北市大同區的哈密街長大,一路學業成績都不錯。念台北市立中正高中的時候,外表看起來有點臭屁,穿訂做的制服、戴兩邊不同顏色的眼鏡。在同學眼中,他腦筋十分聰明,打橋牌時是一把手。不過,因為有點散散的,功課普通,後來考上政大銀行系、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是班上成績出色的黑馬。有一次,畢業後同學聚會,他的同學問他為何操盤績效可以這麼好?他回答說:「我就是敢賭,看準之後,放膽買就對了!」
然而,這名住豪宅、自言「敢賭」的年輕操盤手,這一次,賭上的,不僅是個人在金融業的信譽,還把所有人民的血汗錢,也一併賭上了。雖然安泰投信在十一月六日決定賠償政府基金與三檔共同基金共二.五六億元損失,並同時向謝青良採取法律行動,卻也讓人民捏了一把冷汗,更讓人對基金操盤人的操守打上問號,擔心日後是否還有類似坑殺手法再現!
究竟,謝青良透過如何巧妙的五鬼搬運手法,讓自己賺足荷包,從此過著優渥的奢華生活,而卻讓全體人民的血汗錢大虧?
《今周刊》獨家獲知謝青良全盤的操作手法與內幕,從中卻也見到人性的貪婪,與血淋淋的試煉。
整起故事要從「盈正」還沒上櫃、仍在興櫃掛牌時談起。 當時安泰投信手上共有三個政府基金帳戶,包括退撫基金、勞退與勞保三大基金的帳戶管理。
而這次出事的謝青良,一人就獨攬勞退與勞保兩大基金帳戶的管理,另外,退撫基金則是由他與安泰投信投資長黃媺芸相互代理管理。
利用「人頭戶」 個人先上車買進盈正
二○一○年六月三日、八日這兩天,當時盈正在興櫃的股價只有八十多元左右,謝青良在永豐金證券位於台北市博愛路上的分公司,開立一名呂姓人頭戶的帳戶,並在這個帳戶下單,買進五十張盈正,成本約五百萬元。
過沒多久,盈正這檔股票就在興櫃開始狂飆,一路飆上三百多元的高價,當時市場上各式的傳聞四起,其中傳得最盛的耳語,就是多名基金經理人都在盈正一百元以下就已經自己先上車;如今回頭來看,這些耳語顯然不是空穴來風。
緊接著九月九日,盈正以每股一八五元的承銷價從興櫃轉上櫃,當天九點鐘一開盤,盈正股價一飛沖天,直接衝上五百元的高價,當天收盤在五○五元,成為上櫃股王,更是全市場的焦點。
之後,盈正股價更是一路攀高,謝青良所操盤的政府基金,也在九月十七日到十九日,進場大買六百張盈正。九月十七日當天的盈正收盤價是五四六元,從此之後,盈正再也沒有見到這個價格。
而如果和謝青良自己人頭戶的持有成本不到一百元相比,他所操盤的政府基金持股盈正成本,每股整整多出四百多元。
股價炒到最高點 個人人頭戶卻悄悄下車
然而,就在謝青良等不少基金經理人,結合公司所放出的利多消息,利用眾人資金,把盈正股價炒到最高點之際,卻也是他個人的人頭戶悄悄下車的時點。根據資料顯示,謝青良透過呂姓人頭戶所買進的五十張盈正,全部在十月一日賣出,當天盈正均價約三五五元,換算下來,他個人在這個人頭戶的獲利約一四○○萬元。
在他個人已經安全下車的二個交易日後,謝青良所負責操盤的政府基金才開始出脫股票,在十月五、六日全部出清完畢。這兩天盈正的交易張數加起來不到三千張,其中就有六百張的賣盤來自謝青良的政府基金,而盈正也因為政府基金大倒貨,股價直直落,十月六日收盤只剩三百元,政府基金因此大虧一.四四億元。
待獲利入袋 再低點賣出公眾操盤股票
一切幾乎都按照完美的劇本演出,謝青良個人先上車買進股票,等著股價上漲;緊接著利用人民的血汗錢大舉進場,把股價炒到最高點,然後再趁機出脫自己事先買進的股票,等到獲利安全入袋之後,再賣出為公眾操盤的股票。
統領法律事務所所長林明正表示,被告如果執行職務,造成受託基金受損,謀取個人利益,其行為即與背信罪的構成要件相當。
事成之後,呂姓人頭戶果真「盡忠職守」,在十月四日到十二日期間,這個人頭戶透過國泰世華銀行館前路分行的交割戶頭,總共匯出四千萬元的資金到謝青良的帳戶。
也因為這筆關鍵性的資金流向曝光,讓監理單位認定呂姓人士,就是謝青良的人頭戶無誤,讓謝青良想賴也賴不掉。
此外,永豐金證券每個月寄給呂姓人頭戶的對帳單地址,上面寫的正巧就是謝青良夫妻的戶籍地址,更讓整起事件,有了水落石出的結果。
不過,弔詭的是,如果按照資料顯示,謝青良透過這個人頭戶總共只買進五十張的盈正,賣出後的交割款也不到二千萬元;但人頭戶卻匯出高達四千萬元的金額給謝青良,究竟是謝青良買賣盈正不只五十張?還是兩人之間的「合作」,不只盈正這檔股票?值得檢調單位深入追查。
不過,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盈正案」幾乎是近年來台灣資本市場上最具爭議的案件,因此就在這事件爆發後,金管會與檢調都介入調查,金管會調查完畢,結果也具體確實,認為案情重大,將整起案件移送法院。但根據最新消息顯示,今年十月初,該案已經做出「因為證據不足,依職務簽結」的結論,其中檢察官根據什麼理由做出這樣的結論?令人高度不解。
盈正舊案 為何遲遲不懲處?
所幸近日由於退撫基金等政府基金「受害人」,對於謝青良買賣盈正造成的巨額虧損,一狀告進法院,才讓這個案子重新進入司法程序。據了解,謝青良被列為背信罪的被告,並對他發出境管通知。
事實上,整起「盈正案」的來龍去脈,至今已是兩年前的「舊案」。早在案發之際,《今周刊》就率先在二○一○年十月的第七二一期,以(上櫃就腰斬,股王盈正炒作黑幕)為文,披露盈正邪惡的炒風;其後更在去年十月第七七三期的「封面故事」,再以(獨家揭露投信、中資、主力炒股內幕)為主題,將投信經理人如何炒作盈正的始末,做了詳實完整的報導。一個兩年前的舊案,為何遲遲不做懲處,也沒有任何動作去遏止投信界利用公眾資金中飽私囊,炒作股價的歪風,讓投資人的權益持續流血受損,顯然是政府部門怠惰。 直到今年六月底,才看到金管會一張姍姍來遲的懲處新聞稿,對此,調查此案時任職金管會證期局局長、現已轉任櫃買中心總經理的李啟賢表示,金管會其實早就結案,但為了配合檢調辦案,才會延後發布懲處。
此外,其中只對安泰投信、德盛安聯投信與凱基投信給予警告,另外對於謝青良、彭國星與陸宗賢三名經理人的姓名均未透露,金管會表示,這是保護當事人為由的必要處置,而事後也證實彭、陸兩人對案情均坦承不諱。但試問,在這些經理人以惡質的手法操盤政府基金與共同基金,導致全民、投資人的權益受損,要由誰來保護?
當時《今周刊》的報導,已經清楚羅列在前年盈正案爆發下,當年九月底持有盈正股票的共同基金,共有十一家投信、二十一檔基金(見一二○頁表)。除了謝青良之外,當時甚至還傳出某家大型投信經理人住「帝寶」、持股狀況比基金更隱晦的自營商操盤人,也因買進盈正,如今住在中山區某豪宅等等情事。如今這些投信、經理人對於當時為何持有盈正?研究報告與持股明細,都有對外詳細說明的必要。
而這次被揪出來的三家投信全部上榜,可見《今周刊》的報導領先正確,甚至當時《今周刊》就為文寫道:「有一名已經離職的明星基金經理人,就住在台北市信義路上、大安森林公園對面的豪宅『勤美璞真』……」,如今一一證實。
整起「盈正案」,其實只是台灣資本市場上惡質炒風的冰山一角,暴露出人性最貪婪的一面。當這些年輕的經理人站在龐大的利益面前,人性的善良被狠狠踐踏,人民的血汗錢、投資人想要從投資市場獲取些微報酬的心意,完全被丟棄不顧,經理人們卻住豪宅、享受豪奢的生活。如果,這次監理單位金管會與司法機關,再不嚴懲這些惡形惡狀的炒作者,恐怕第二樁、第三樁「盈正案」,此刻仍在資本市場某個角落持續上演,而人民辛苦的血汗錢,仍會繼續血流不止。
編按:本文摘自11月7日出刊之《今周刊》829期封面故事「全民血汗錢 坑殺內幕」,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兩位前基金經理人的告白:『盈正案是一個共犯結構!』」、「十餘年資歷投信基金經理人:『鎖單、丙種 經理人大玩金錢遊戲!』」、「某投信前副總:『開名車、住豪宅 怎麼可能沒問題?』」、「五大問題拖垮台灣退休金績效」等系列報導,更多內容請參閱829期《今周刊》。(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829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