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英九
楊宇帆先生於9月20日於部落格撰文「親愛的英九,聽我說說話,好嗎?」[註1]兩個月以來瀏覽人次近8萬人,並且有超過3萬人於臉書「按讚」,引起媒體大幅報導,並稱其為「鳳梨王子」。主要的內容是關於農委會即將推出的政策:政府補助青年返鄉務農,保障兩年基本工資。鳳梨王子的建議簡單明瞭:補貼工資治標不治本(錢領完就沒有了),政府應多花精力與資源在輔導農民種植及行銷、利用各級教育推廣有機農業,以及完善醫療制度,進而讓產業健全、擴大「市場」。
然而,他獲得的回應大致如下:(農委會主委)錢賺不夠多是因為地不夠大,應該要擴大經營;(總統府)建議聽到了,謝謝指教,函請相關單位處理[註2]。
農委會官員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大筆的預算繼續編下去。但問題在於,灑錢並無法解決農業的問題。根據官員的說法,下鄉傾聽民意,大家都對這個政策表示支持。當然,有補助可以領,沒有人會反對,但是錢領完之後呢?
大灑錢 大崩壞
除了補助青年返鄉務農之外,讓我們來看這數十年來台灣的農業政策有哪些重大的變革。首先是老農津貼。1995年起,在民進黨的推動下開辦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每人每月可領3千元,自此之後「加碼」成了兩大黨必爭之議題,民進黨執政時於2004、06、07各漲1千元;2011行政院原核定調漲316元,在「民意」壓力下又改為調漲1千元,達到每月7千元,每年經費超過5百億元。
政府還花了大筆的冤枉錢在「休耕補助」,每年燒掉超過1百億元,領取補助的地主約16萬人,其中有近6成非農民身分且沒有農保;就算有農保也不一定真正務農,更不一定是原先要保障的老農身分[註3]。從1997年至2010年休耕補助已發放超過1,027億元,這個政策不僅持續增加一般農民租地耕種的經營成本,而且休耕地濫用除草劑而破壞生態環境的狀況相當嚴重[註4]。
2010年正式通過的「農村再生條例」更將在10年內編列2千億元(以現在政府的財政狀況,當然是用舉債的方式),其中雖不乏人力培育計劃,但整體的重點在於農地的重劃與建設,在大筆經費投入硬體建設的同時,還大開土地利用、建設與變更之門[註5],實際上是為財團進駐開發而舖路,且創造出另一個地方勢力搶奪大筆經費的戰場。
行政部門需要再生,立法部門也要負起同樣的責任。作家/農夫吳音寧記錄了「農業發展條例」在2000年前後的修法,是如何在眾多所謂「老農派」立委不分黨派的合作,以及各總統候選人競相開立選舉支票之下,開放農地自由買賣,並且可興建免稅農舍[註6]。於是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農地成為炒地皮標的、建商天堂,農村當中一棟棟的「別墅農舍」成為最尋常的農村景緻。所以,農發條例到底發了誰呢?
除了不斷的給錢、補貼、鬆綁管制以利建設,農村、農業、農民等「三農問題」似乎一點都沒有改善,更遑論發展與再生。有沒有人真正想過要怎麼解決農業發展的困境?隨意列舉:灌溉與工業排水污染問題、冬季用水量不均問題、化學肥料過量問題、農產價格波動問題、農村基礎建設與人口老化問題[註7]。這些議題都淹沒在砸錢的選舉支票當中。「當政府的政策思考貧乏到只剩下『金錢』,而政策行動亦窮盡到只剩下『建設』時,真正需要『再生』的,恐怕正是政府本身(廖本全,2009)。」
農業發展的面向
如同楊宇帆所說,政府現在有個很大問題是,僅著重在短期的政策,而非放眼未來。很多政策在短期內是看不到績效的。例如他所提到的醫療、教育推廣,「親愛的英九有看沒有懂」。
筆者認為,農業發展絕對不是靠短期的硬體投資以及補助計劃,而是靠政府與民間協力,著重「人」的培育以及全民觀念的改變(例如最重要的有機農業推廣)。談農業的發展絕不可能抽離人文精神,或只談「發展」與「經濟收益」。從歐盟的經驗以及學者的研究指出,「農村的發展必須要以有機農業為主,兼顧生態的復育;藉此重建農村勞動者對土地與生態的感情,才有機會重建農村的人文情感[註8]。」
要讓農業發展,絕對不是只加碼補貼、請農民自行想辦法擴大經營,更不是引入大型建設計劃與資金;而是要肯花經費培育必要的人力資源,不管是在行銷、農場管理、有機農業相關技術與觀念、農業科技創新等層面,都是政府與民間可以合作之處。例如:推行有機生態觀光,以補貼有機農耕者的收入;開課訓練生態旅遊相關人才;輔導與補助農民從慣行農法轉作為有機農法(而不是拿錢直接補貼了事);協助農民獲取產銷相關知識與技能。另外,政府必須重視農村基礎建設,加強農村的社會安全網、學校、醫療系統等,而非那些不必要的道路、用不到的污水處理廠、大型牌樓、涼亭、公園以及各種造景。很多事情在短期內或許看不出像補貼與硬體建設一般立即的成效,但卻是農業真正紮根發展的關鍵。
推廣「合作社企業」也是一個振興農業的有效作法,並不是只能選擇「大量投入資金」這一套「開發」模式。今年(2012)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合作社年,合作社已被認為是消除貧窮、促進發展的重要手段,可是合作社卻完全未受政府重視[註9]。截至2011年底,全台灣有226個合作農場以及907個農業合作社,社員約15萬人;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即其中著名案例。政府若能在合作社成立初期給予幫助,並推廣合作社教育、協助擴展、培育人才,並向歐盟、日本、加拿大、紐、澳等合作社企業蓬勃發展的國家借鏡,則有助於農業獲得重要發展契機[註10]。
結語
「政策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希望政府能夠謙卑一點,去省思未來。土地是誠實的,你怎麼對待她,她就會怎麼回饋你,土地沒有顏色,我們的未來也沒有顏色,只有一片美好光明(楊宇帆)。」台灣美麗的土地已承受了太多的建設與崩壞,我們的農業往往過於強調補助與硬體建設,而忽略各類培育課程;經濟發展優先,而無視各處環境負荷;努力衝刺「有感」,而欠缺長遠完整規劃。
即使已經出現太多的破壞政策,但仍有許多人願意為農業發展爭取空間,有學者進行農業發展的研究,社運人士投入環保運動,少數的地方官員體認到農業產銷機制與合作社的重要性,以及許多像楊宇帆這樣的農民願意投入有機農業,或是合作社共同產銷機制的發展等等。
最後,再次強調,農業政策的核心在於「人」,而不是在於錢。相關的建議已經有很多,希望政府官員以及民意代表們能夠聽到真正的民意,傾聽土地的聲音,讓我們這一代還能保持一些維護美麗土地的希望。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