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光社區的歷史足跡

2010/07/21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碩士生

台北市大安區華光社區的行政區,為大安區的光明里及錦泰里,範圍為大安區與中正區交界處,北以金山南路2段30巷為界,東以金山南路2段為界,西以杭州南路2段為界,南以金華街為界。

地上物形成的背景,為日據時期遺留的黑瓦斜頂木屋以及磚、水泥、木材等混和建造之住宅蔓延雜生而成,加上民國50至60年期間興建司法三村至十村等8棟4層公有宿舍。

民國38年,國軍遷台接收此地,延續日據時期台灣監獄舊有用地,做為台北看守所和台北監獄。而原先的附屬日式木造平房,則做為安置法務部職員宿舍之用。當時,居民組成不僅為公務員,也包括日據時期原有居民與早些來台的軍人居住。

早期院檢未分隸前,看守所、監獄稱為「台灣台北地方法院看守所」,國民政府接收日本的公有財產,法院和看守所、監獄相關人員配住於此,到了院檢分隸後衍生了法院人員居住權紛爭。較高階職員,如法官、書記官等,配住於較大居住空間的獨戶日式住宅或是公寓型樓房,其他職工,如管理員、工友、園丁等,則配於約8坪到10坪不等的狹小的單身宿舍裡。

早期由於經濟壓力與家庭人口增加,公務員便在自家院子裡或是鄰近空地自力搭建、延伸,給與較低層的公務員與家庭成員出租、居住,呈現互助的社會精神。

居民多自行搭蓋延伸,建材多以竹子、木頭或磚瓦等簡單材料築成。因為,國民政府遷台初期的反攻大陸整體意識,僅將台灣視為暫時的避難處,當時多數人沒料想會在此居住一輩子。也因為沒有久居的時代脈絡,在共有互助精神或是上司口頭允諾增建後,政府默許搭蓋行為,因此,以日式平房為基底,居民紛紛沿著牆裡或沿著牆邊搭蓋、擴展。

「拉一條線就是你家」,在當時不是「佔用」土地,而是在且戰且跑的時代裡「暫時」居住。

到了民國61年,台北監獄、台北看守所搬遷,看守所與監獄人員有些隨之搬遷到桃園、土城,向上級將華光社區的宿舍申請棄權;加蓋的房屋,在親友介紹、轉賣,兩方私底下交易原先在院子空地搭蓋的房舍。有些則申請退休仍舊住在華光社區。

因台北市都市成長後對城鄉移民產生拉力,也由於華光社區的位置良好,交通、教育、醫療、工作等原因,城鄉移民進入,搭建轉賣的情形增加,新一波人口進駐。另外,有些居民隨經濟改善脫貧者則搬至外地,在移出與遷出的過程中,建物被多次轉賣、讓售。

每個人對家都有種欲望,當沒有選擇的時候,看到僅有8坪左右大小、礙於法令限制無法大幅改建的房屋,只好勉強地「將就」一下。除了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力移出,漸漸地,脫貧者搬出、貧窮者遷入,形成不論在他人眼中的殘破地景,也是實質上無力與現實討價還價的經濟弱勢與年邁居民。

華光社區的轉變與當時台北市息息相關,隨著周邊環境的發展,華光社區的變化也是受到外部變化所致。依居民指出,日據時期的華光社區原先是一片沼澤,外面還有護城河。民國以後政府因襲將之作為台北看守所,附近周邊皆是稻田。至於看守所的搬遷,則因為當時周邊已漸漸繁榮,政府也打算在舊名為營邊段的中正紀念堂提出台北第二商業中心計畫。在經歷時代轉變,周圍高樓大廈的建起,華光社區的更新發展延宕,發展對比下更顯強烈。

從邊緣性轉變到中心性,華光社區的人口遷出、搬入,看到華光社區不僅僅是現在景象,在試圖擦拭模糊的面貌,從華光社區特有脈絡裡看到了從一道道牆的築起、分隔,慢慢形成今日的聚落。

大安區與中正區交界的華光社區,背對中正紀念堂的位置,使其長久以來不被看見,在台北華爾街計畫的提出後,「這塊地」突然變得受人矚目,被大家看見,但看不見華光社區的歷史足跡。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