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零○年代】系列一
六○年代初期的氛圍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3/03/15

台灣戰後左翼思想狀況至今未有系統性的梳理,前輩們走過的道路與開展出來的精神沒法為年輕世代有效理解,遑論有所承接。過去四、五年間,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推動的「陳映真:思想與文學」會議和以吳耀忠為中心的「尋畫」計畫,試圖打開重新面對歷史的可能,希望能夠完成部份承先啟後的工作。推動這些活動讓我們體會到,長期作為思想工作組織者的陳映真,四十年來所散放、發揮的動力,構成了今天想要進入、連結台灣戰後左翼歷史極為重要的媒介。本次系列活動以陳映真為線索,將焦點擺在六○年代,透過當事人與研究者引領我們重返歷史現場,在不同而又共構的文化場域中探訪那個思想禁錮的年代。我們期待在接下來這一年的活動過程中,能慢慢釐清六○年代的一些藝文思想狀況,也才能有信心繼續步步為營,慢慢進入往後的年代,為戰後左翼思想變動的軌跡勾勒出更為清晰的圖像。

【第一場──六○年代初期的氛圍】

五○年代的台灣社會處於一個肅殺的年代,國民黨政權為了鞏固在台的統治,無所不用其極的剷除異己,左翼分子首當其衝成為鎮壓的對象,送上刑場、推入牢獄、被迫自新,左翼思想遭到連根拔起的命運。陳映真及他的朋友同道們於五○年代末、六○年代初爬出幽暗,開始進入社會的舞台。那時的社會氛圍、政治情勢是怎麼樣的?知識狀況又處於什麼狀態?當時活躍在文藝界的人們如何看待自身的處境?沉潛中的左翼分子又是如何活在那個年代中?本次論壇邀請了歷史現場的當事人以及對六○年代有體會、後來接上那個時代的詩人、作家,從不同的角度重訪六○年代初期的精神、思想狀況,為接下來的系列活動提供當時歷史條件的解析。

時間:2013年3月31日(日)13:30-18:00 地點:月涵堂(台北市金華街110號,金華街與金山南路口)

與談人: 陳明忠(夏潮聯合會榮譽會長) 尉天驄(政大中文所、台文所名譽教授) 吳晟(詩人) 鄭鴻生(作家)

主持人:陳光興(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召集人)

主辦: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清華大 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主題: 
事件分類: 
活動日期: 
2013/03/31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