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改革:雙薪教授

2013/05/07
苦勞網記者

責任主編:王顥中

立法院教文委員會昨天(5/6)下午做出「要求教育部本會期前提出解決『大學教授退休後轉任領雙薪』問題」的決議,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於當天晚間6點宣佈,停止開始於5月3日上午,歷時80小時的絕食行動(全教總聲明)。在這段期間,由於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一席「門神」的發言,引發曾任民進黨時代教育部長、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不滿、憤而請辭的事件(相關剪報),也引起社會對於公校教授(及政務官)退休後轉任私校,同時領取退休金與私校薪水的討論。

退休轉任問題:「雙薪」與「旋轉門」

劉欽旭(左)絕食80小時,全教總要求公校教授轉任私校「把年金留下來」。(攝影:孫窮理)立法院教文委員會的一紙決議,讓劉欽旭的絕食停了下來,不過它的落實,有待行政部門的明確態度。(資料提供:立法委員鄭麗君國會辦公室)。

公立大學退休教授、或者有完整事務官經歷的政務官,轉任私立學校任職,會引起社會的非議,主要的原因有兩個,首先是他們的退休金優渥、其中又有相當部份由國家支出,而在退撫基金危機的這個當下,同時領取退休金與私校(企業)的薪水,格外引人注目;另一方面,無論是公校教授,或者政務官轉至私校,或者民營企業任職,有所謂「門神」之說,更在基於他們過去累積的人脈、權力、資源轉化成為私校或者民營企業的資源,以公化私,也就是所謂「旋轉門」的問題。

其實,「旋轉門」問題應該是核心的問題,我們這邊只討論「雙薪」,但首先還是得在這裡,把這兩個不同問題的層次先點出來。

禁領「雙薪」,有沒有道理?

我們拿勞保的「老年給付」做一個對照,勞保沒有這像樣「禁領雙薪」的規定,也大概不會有人想到要規定,退休後領了年金,有找到別的工作,就不可以再領薪水。

退休=薪水double

「這跟退休年齡和退休後能領的退休所得有很密切的關係」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說,「如果依照75制,一個教授50歲就可以辦退休,而他的退休所得差不多是8、9萬塊」,「有的人7月30號辦退休,8月1號就在新職上任,開始領雙薪,根本無縫接軌」。有資源、有條件的教授,早就等著「退休」,一「退休」,跟著來的不是「退」、「休」的生活,而是薪水的double。

這絕對不會是一般加保勞工的受雇者的經驗,65歲退休,還可以找到工作的機會就不多了,而且由於勞保投保薪資有「43,900」的這個上限,哪怕他薪水再高,可以領到的退職所得,也不會高到哪裡去,不但薪水double,而且是高薪的double,這造成「社會觀感」的問題。

不過,問題不只是這樣而已,全教總副理事長吳忠泰補充,這些領「雙薪」的「退休」教授所領的,是現在這個岌岌可危的退撫基金的資源,而這個資源,是全體公教人員退職之所需,這一筆錢,可以分成兩塊來看,一塊是政府提撥的6成,另一塊是所謂個人提撥的4成,政府提撥的部份,是屬於公共的資源沒有問題,「在教育部原先規劃的草案裡,是讓他們可以領4成,也就是可以領到自己提撥的部份」,但是這樣有沒有道理呢。

職業年金的修正

退撫是確定給付制,「又不個人帳戶,每一個人領自己交的錢;在退撫基金裡,每一個人交出的保費,構成一個大水塘,這個大水塘養所有的退職者」,所以並沒有哪一筆錢是「自己提撥」的錢這個道理,吳忠泰說;這裡道出了勞保、退撫基金的一個重要原理,每一個在職者提撥出的公共基金,是屬於全體參與這一個社會保險制度的人所有,依照每一個退職者在他在職時提繳的保費(換一個說法,就是他對基金的「貢獻度」)來領給付,這是一個分配的原則。

但是除了這一個原則之外,這一個屬於全體(公教)的退休基金,就沒有其他的分配原則了嗎?吳忠泰想了一下,說「或許可以這樣看,如果這個退職者的確有生活所需,譬如說設定一個『生活工資』的門檻,那可能還有一些道理」,這裡隱隱點出一件重要的事情,對於參與這個退休基金的族群來說,除了「按勞(貢獻度)」分配之外,還有「按需」分配的思考在裡面。

我們現在所有的退休制度「勞保」、「勞退」、「公保」、「退撫」,都是按照在職所得為計算基礎,在職時收入越高,退職後就領得越多的「職業年金」,這完全是「按勞(貢獻度)」分配,但是,在這一陣子勞工的遊行中,也曾經提出要讓養老年金足以支應生活,這種「按需分配」的看法出來(相關報導)。

「職業年金」的問題

不管是「勞保」、「勞退」、「公保」、「退撫」,都屬於以在職所得計算退職所得的「職業年金」,它的問題是,讓在職時收入越高的人,退職時也領得越多,而退職需求可能更高的在職所得低的族群,領得反而少,若從「對基金的貢獻度(按勞分配)」的觀點看,是公平,但是若從「按需分配」的觀點看,則非常地不公平。以稅收支付、普遍式的「基礎年金」是改善這個問題的制度,但是目前在台灣卻付之闕如(圖片出處:「2013/04苦勞季刊」)。

 

「在國外的例子,都有各種社會保險,在你退休後還有工作,而暫時停領,或者減少領的例子」,也就是說,公共的基金有它符合公共性的分配方式,即便是勞保老年給付的年金,也未必不能作如此的思考,而退休公校教授轉任私校的「雙薪」問題,不過是其中較極端的例子。

關乎全局的重要思考

在1月初,行政院版的年金改革方案,以「二擇一」的方式,明確禁止「雙薪」,但是這幾個月過去,悄悄地被「偷」走。(資料出處:「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方案,2013/02」)

在5月3號上午的記者會(全教總新聞稿)上,劉欽旭無預警宣佈絕食,80個小時候,停止絕食的決定也很突然,教文委員會的決議,能產生多少作用,還要看行政部門的回應;事實上,私校轉任領雙薪的這個問題,自從1月底年金改革方案公佈以來,一波多折,在教育部最初公佈的版本中,採取「再任薪資」與「退休所得」擇一,也就是完全排除「雙薪」,後來,教育部提出的版本,變成「可以領40%(也就是相當於「自提」的部份)的退休所得」,到了行政院,這個「40%」的版本再被拿掉,變成對「雙薪」完全沒有限制(相關剪報),羅德水批評,制度由既得利益的教授提出意見,造成這樣「自肥」改革結果。

事實上,自從2005年「18%改革」、「軍公教繳稅」,一直到「年金改制」,全教總的態度,一直是不反對這些改革,但是對這些改革,在軍公教內部的公平性問題,不斷提出批判。隱藏在複雜的制度後面,掌握者「改革機器」的公教這個族群的金字塔頂端,在不得不全面降低軍公教退休待遇的同時,企圖維護自己的利益,於是產生「肥高官瘦小吏」,以及像這一次「雙薪事件」的現象;而在「不公平」的情緒背後,就如同我們在「雙薪事件」中所看到的,仍然有許多關乎全局的重要思考,值得我們注意。

【相關訊息】 2013/05/06 高等教育產業工會 「高教工會對於『雙薪教授問題』的聲明

回應

不知道這批文章要講的到底是啥?
說不清楚

孫的文章最近有品質下降的趨勢,事情說不清楚,問題探討也沒以前深入,批判更是很久不見

一個釣魚網站的站長,以勞動改革為魚餌,釣魚為目地,並把上鈎的網友資料建檔造冊,

其本身就是情治癌細胞的一部份,這種狗站長的腦袋能裝什麼?裝屎?

最近國立大學教授退休後轉任私校教書,同時領月退俸和私校薪水的問題,似乎只是聽到片面之詞,而沒有聽到另一種聲音,以下將用Q&A的形式來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爭議問題。希望能以較客觀的態度來討論。
1. 轉任教授領『雙薪』嗎?
轉任教授領退休金和所有軍公教退休人員一樣,是法律規範的應得權利,與他是否再就業是兩碼事,轉任教授領的只有在私校的『單薪』。
2. 轉任教授真的有『雙薪』那麼好康嗎?
一般教授如果在55歲退休,由於取得博士學位要多付出5-10年,服務年資少,退休金也比較少,大概跟同年齡同時退休的中小學老師差不多,所得替代率只有70%,並沒有『雙薪』,另外,轉任私校會損失機會成本,因為私校教學與研究的資源較少,還有,他10年後裸退領的月退休金要比續任減少2萬多,乃因續任的年資多了10年。簡單來說,轉任教授在轉任期間領1.7倍薪資,裸退後退休金會被打8折。如果他在80歲死亡,領得總數當然比較多,若他長命百歲,那就很難說了。
3. 私校接受國家補助就不允許軍公教退休轉任嗎?
有人稱國家繼續負擔轉任教授第二份薪資,其實政府不可能補助人事費,教學卓越計畫是專案性的補助,補助款愈多,老師只會更累,薪資不會增加,這些補助佔私校總預算比例很少,與政府部會出資的財團法人或基金會不同。專案補助是政府對『外部經濟』的補貼,和藝文團體補助或高科技廠商稅賦減免的性質相同,有所作為才有補助,如果接受獎助就不允許軍公教退休轉任,那麼是否也禁止轉任到接受政府補助的企業或藝文團體。
4. 轉任教授占兩個缺嗎?
公立學校教授轉任私校後,騰出空缺,一個蘿蔔一個坑,轉任教授空出一千兩百多個缺,讓年輕的新血加入,這些新任的公立大學老師應該出來說說話。如果不是轉任教授,他們就沒有機會進入公立大學。
5. 轉任教授是『門神』嗎?
政府退休的教育部官員在轉任教授中極少數,上月底公布補助典範科大前兩名私立科大,南台及崑山並沒有教育部退休官員,補助和『門神』不一定有關係。即使是怕瓜田李下,也應該聚焦在防範的制度上。
6. 轉任教授對誰受益?
當然,轉任教授在私校期間領1.7倍薪,是最大的受益者,不過,活得愈久,相對獲利愈少,若他長命百歲,薪資與退休金總和不轉任差不多。其次受益者是部分新任的公立大學老師,是拜轉任教授空缺所賜。另外,從年齡層分布來看,早年四年級生進入公立大學,額滿後五年級生只能進私校或公立科大,後來新設的私立科大主力是六年級生。滾動石頭不生苔,轉任教授對公立大學是好事一樁,教授退休的所得替代率比中小教師較低,如果不是受到誘惑,很少會像中小學教師提早在五十多歲退休,若無教授轉任,公立大學充斥四年級生,死水一攤。這些轉任教授把經驗及觀念帶到私校,老幹配新枝,母雞帶小雞,對私校也是件美事。還有,這些有經驗五十多歲的公立大學教授正值黃金期,透過研討會和期刊發表與國外同行建立人脈關係,最容易受到挖角,尤其是中國大陸受文革影響,五十幾歲的研究人才呈現斷層,屢屢向台灣招手,如果私校能讓他們根留台灣,可以減少人才外流。如果這些教授在公立大學做國科會計畫,擔心收到「貪瀆案」的通知書,到私校又被汙衊成肥貓,只怕會把他們逼到國外。
7. 轉任教授對誰受害?
大家把流浪博士失業的矛頭指向轉任教授,其實流浪博士是教育部廣設博士班的產物,即使現任的轉任教授全部退出,這些空缺恐怕也輪不到這些流浪博士,因為105年後學生人數驟減,研究所招生日益困難,各私校已經實施遇缺不補的政策,十年前私校刊登大幅廣告招納轉任教授,五年前已經看不到這些廣告了。有位轉任教授最近覺得受到污辱想提早裸退,卻受到強烈慰留,私校希望他忍辱負重到105年,因為若現在補進年輕教師,到時怕請神容易送神難。當這些轉任教授完成階段性任務裸退後,流浪博士進入私校的機會仍然很小。其次,轉任教授退休金七萬多,再聘新進老師也要六萬多,國家財源當然會受影響,不過,這種情況是整體性的,所有的公教人員退休都會產生同樣的問題。
8. 轉任教授會持續不斷嗎?
轉任教授是短暫性的時代產物,十多年前廣設大學及評鑑制度,使私校需要大量的資深教授,同時退休年齡及年資過低(75制),使這些公立大學教授有機可乘,近五年來,已經很少轉任教授,未來實施90制後,加上少子化,即使不採取任何行動,轉任教授也會逐漸成為歷史名詞了。
9. 轉任教授的退休金該打折嗎?
教育部打算對轉任教授的退休金打四折,果是如此,轉任期間月領多3萬,裸退後月退休金少2萬多些,如果他活過80歲,肯定划不來,公私立教師人事交流將提早絕跡。在實施90制的過渡期,這些具有競爭力優勢的公立大學教授,仍有人會提早退休,最優秀者轉戰中港星,或是到國內顧問公司及其他企業。流浪博士失業問題無解,國家仍然要付出相同金額的退休金。
10. 問題癥結在哪裡?如何解決?
轉任教授受到制度上的誘惑,而提早退修轉任,本質無罪,問題是出在五十多歲就可以領月休金,全世界罕見,如果能比照勞保,對所有公教人員在60歲之前領月退休金要打折,才是公平合理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