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法裁定人類基因不得申請專利 萬基遺傳大跌

2013/06/18

本報記者 陳曉剛

「一旦高等法院做出『正確』裁決,萬基遺傳等基因領域巨頭都將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美國自然新聞(NaturalNews)網站的預言一語成讖。

該網站5月中旬發布文章,抨擊好萊塢著名女影星安吉麗娜·裘莉「高調」宣布她本人攜帶缺陷基因,為降低癌患風險而接受乳腺切除手術是為壟斷乳腺癌基因檢測市場的萬基遺傳公司(納斯達克交易代碼:MYGN)進行公關宣傳。因為,美國最高法院6月將就萬基遺傳涉及乳腺癌基因的專利案做出判決,該判決結果將直接決定萬基遺傳未來的業務前景。

13日,美國最高法院9名法官一致裁定,人類身上的基因不得申請專利。受此影響,萬基遺傳股價大幅下挫,市值從12日的逾27億美元萎縮至22億美元(按14日收盤價計算),縮水兩成。截至北京時間17日21時40分,萬基遺傳股價小幅反彈至28.29美元,漲幅為2.54%。(編者注:截至美股周一收盤,萬基遺傳股價下跌3.5%至26.62美元。)

專利訴訟案一波三折

萬基遺傳早在1998年就被授予利用BRCA1、BRCA2兩大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專利,該公司已開發出檢測這兩種基因是否變異的方法。另外,該公司還手握利用卵巢癌易感基因的相關專利。由於市場壟斷,近年來萬基遺傳已從這些專利商業運用中大幅獲利。

2009年5月,代表多個醫療集團、患者及研究人員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公共專利基金會(PUBPAT)等組織正式向美國司法部門提起訴訟。這些組織認為,基因是大自然的產物,萬基遺傳不應「獨霸」利用兩大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專利,這將阻礙而不是促進創新。

2010年,位於紐約的一家地方法院在判決中禁止萬基遺傳擁有專利。不過,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隨後推翻了地方法院的判決。

2012年,美國最高法院在裁決中確立了法理依據,即「基於自然規律簡單應用的診斷方法不能被授予專利」,最高法院還要求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重審案件時作出符合上述法理依據的判決,但後者再次做出了有利萬基遺傳的判決。

6月13日,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克拉倫斯·托馬斯在判決書中寫道:「我們認為,自然形成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即基因)是大自然的產物,並不能僅僅因為被分離出來,就符合專利申請的資格。」最高法院再次強調,某樣事物是否被授予專利,與它是否被改造脫離自然屬性直接相關。在這起專利案中,「萬基遺傳沒有創造任何東西,該公司確實發現了重要而有用的基因,但從遺傳物質中分離出基因並非發明,突破性的、革新性的乃至重大的發現」並非獲取專利的保證。

獲利好研發型企業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方面表示,最終裁決結果將對其他基因的專利問題產生影響,「最高法院廢除基因的專利權,將有助於而不是阻礙生物技術行業的發展」。

萬基遺傳在這次專利訴訟案中也並非一無所獲。美國最高法院表示,該公司有關合成的互補DNA的專利依然有效,因為它是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來的,不是自然產物。對此,萬基遺傳高管在接受採訪時稱,最高法院恰當地支持了關於互補DNA的專利權,從而有力保護了該公司對乳腺癌基因檢測方法的知識產權。該公司對BRCA基因檢測方法仍擁有24項專利。

萬基遺傳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收入同比增長近21%至1.565億美元,其中基因檢測領域的收入同比增20%、腫瘤學業務領域的收入同比增13%,女性健康領域的收入同比增35%;公司季度每股盈利同比增長34%至0.46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萬基遺傳與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相關的業務收入達1.154億美元,同比增長9%,目前約佔公司收入比重的74%。

由於主營的基因檢測業務市場廣闊,萬基遺傳受到了投資者的持續熱捧,其股價自2003年4月(人類基因組序列圖宣告繪製成功的時間)迄今的10年間,股價上漲逾7倍。6月13日早盤,該股一度創下年內新高38.27美元,但最高法院裁決揭曉后,其股價隨即大幅跳水,一度跌至26美元附近。

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裁決可能對生物醫學界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基因領域的一些研發型企業可以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而無需再擔心專利持有企業的訴訟威脅;另外,從事基因藥物生產的企業也將從中受惠。

但該裁決也將帶來一定的負面作用,如果基因不能被授予專利,為此投入的巨額研究經費就會付諸東流,這將嚴重影響一些風險投資機構投資基因領域的信心。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