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關心手機電磁波問題,今天特假台南市議會舉辦手機電磁波座談會,也公布本會手機LINE電磁波檢測結果。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林高章表示,開學了,學生普遍都使用手機聊天,及LINE個不停。電磁波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呼籲大家,不必要的LINE,或手機講個不停,都有電磁波的可能危害,尤其對於12歲以下的小孩、及懷孕婦女更要小心。今年7月報紙曾報導,台北某大醫院發現多起由於半夜玩LINE過久造成視網膜受傷的例子。手機於夜間暗室時特別明亮,而眼睛長時間暴露於此刺激下,造成視網膜水腫及視力下降;還好盡早就醫,經戒斷(不用手機)及用藥治療後,多數逐漸恢復視力。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副秘書長邱春華表示,她檢測近十種手機,發現使用LINE後,比不使用時的電磁波,最高達 5~6萬倍(表一),人是電磁波導電體,使用越久,相信影響越大。而對學童,建議不要使用LINE通訊。而且,也發現手機LINE的使用族群,有許多業務員因為工作需要,將手機24小時開著,並且因為業務需要,LINE與網路都開著,這樣一來受到電磁波的影響或干擾更加嚴重了
林高章又表示,其實不只眼睛病變,長期使用手機滑Line,也會造成腱鞘炎、腕隧道症候群、肩頸酸痛、麻木等症候;而長期電磁波暴露更有可能造成電磁波敏感症(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EHS)的受害者。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約3-5%人患有此症。此症狀之多樣性,常會被醫師忽略認為沒病,包含非特異性倦怠、疲勞、頭暈、耳鳴、失眠、頭痛….等。如果您到處求醫都找不到確定診斷時有可能是患了此病症。這時,可以請求協會協助或找專家於您家中或住家附近,測量一下電磁波強度。能夠遠離電磁波源最好,如果不能例如手機,那就必須通話時間愈短愈好、使用無線耳機、距離耳邊至少2公分以上、睡覺時不要置於床頭充電、使用帳電磁波遮布等,都是能夠減少暴露的方法。
林高章再表示,2012年義大利最高法院判決的案例提供大家參考。一位義大利商人由於生意關係每日必需日講手機好幾小時連續12年。某日發現臉麻後就診確認是三叉神經長瘤,最後手術取出腫瘤但卻留下後遺症。該患者上訴向手機公司索賠但公司認為並無法證實相關。然而最後結果公司敗訴必須賠償。最高法院認為“人們必須被告知風險”。此判例如發生於台灣結果如何不得而知,至少提醒業者不能再以無法證實危害與否作為藉口了。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義工隊隊長吳美香表示,19世紀愛因斯坦年代幾乎人手一菸,成為文墨客社交的象徵。然而21世紀的今天幾乎任何疾病都必須戒菸。當初認為無害,不一定就永遠無害。手機也是如此,它帶來方便性無庸置疑,然而一味的認為無害,將使自己失去防護的機制,由其對於體質特殊、免疫力差、敏感者更應隨時防範。畢竟“沒有證據證明有害”這句話,早已告訴您潛在的危機了。現在的年輕人、上班族不管是在等車、走路、上課都低頭在滑動手機或是與朋友手機Line來Line去,造成眼睛酸澀、上課不專心、肩頸酸痛不適,尤其是青少年電磁波危害影響健康更是嚴重,呼籲父母親要嚴格把關物讓學童太早使用手機。
台南市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黃安調表示,呼籲年輕朋友及社會大眾使用手機長話短說,不要將手機當作是聯絡、聊天的唯一工具,多使用室內電話聯絡事情,大家少用手機基地台的設置會減少,對健康影響也會減少,尤其對剛出生的小嬰兒及體弱多病的成年人、或沒有使用手機的民眾,對他們來說是減少傷害,呼籲民眾少用手機Line因其電磁波是中高頻越是高科技手機電磁波越強,其頻率跟七股氣象雷達得頻率是ㄧ樣的,附近居民罹癌去逝的有26人,跟電磁波危害有相當的關係,減少使用危害減少,也相對降低健保成本。
新聞連絡人:林小姐06-3363763 張小姐0976032814
(註) 德國健康住宅規範>擷取摘錄
安全電磁輻射篇 翻譯:蔡先生 本會義工
在1987至1992年間,BAUBIOLOGIE MAES發展出建築生物調查方法規範,其附帶的睡眠區之建築生物評估指導方針與測量細節,是由Institut für Baubiologie und Ökologie Neubeuern IBN協會協助制訂。科學家與內科醫生們也提供了相關協助。此規範於1992年5月首次發布。目前最通用的SBM-2008規範是第7版,並於2008年初印行。自從1999年以來,一個由10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協助維持並更新此規範,以及指導方針與特定的測量方法草案。建築生物評估指導方針是基於預警原則而制訂,特別是為了睡眠區所遭受的長期風險,依照本指導方針提供的建築生物測試方法,可以盡可能地確認、最小化、避免環境中的風險因子。依據所有的方法及手段,參考專家技術,以確認及評估潛在的風險來源,創造免於暴露在風險下的室內生活環境。
1、交流電磁場(極低頻,ELF/VLF) 來源:電器設備、電纜、儀器、變壓器、馬達、插座、牆壁、地板、床組、高壓電與其他電源線所產生的交流電壓…
2、無線電頻輻射(射頻,電磁波) 來源:手機通訊、無線電發射器、廣播、電台系統、視訊系統、雷達、無線電話
睡眠區建築生物調查方法規範SBM-2008評估判定
安全:這個類型提供最高等級的預防。它反應了自然條件,或我們現代生活環境中的一般背景值。
輕微:作為預防,尤其是對敏銳體質或病患來說,需要時的補救方法。
嚴重:從建築生物學的觀點來看,這類型的數值無法被接受,需要以行動來改善。補救計畫需要立刻實施。除了許多歷史案例之外,科學家的研究也指出在這類型的參考範圍中,將產生對人體健康有所影響。
極嚴重:這些數值需要立即有效的改善方案。此類型代表已達到國際間對於公共暴露源及職場暴露源的標準及建議值,甚至是超過的量。
交流磁場(極低頻,ELF/V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