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游婉琪】
台灣的年輕世代近年積極投入社運,而在熱情和激情之外,年輕的心裡,更難免流露著浪漫。從以前到現在,在許多抗議場合搖旗吶喊,率領著群眾對抗不公不義,替弱勢族群發聲的年輕領袖們,不僅在檯面上成功吸引鎂光燈聚焦,私底下更常有「迷妹」們相隨,寫下社運外的另一章。
革命激情無悔 紅袖添香故事多…
千古不變的革命故事總是這樣,豪氣萬千的革命領袖,身邊總有「紅袖」添香;在革命的現場,「我倆沒有明天」的無悔激情裡,道德、禮教、傳統,往往是被淡化稀釋的煙塵;台灣也一樣循著歷史的脈絡前進,從早年的黨外運動到後來的學運、社運,總有幾分風流情史說不完。
無可否認,不論投身黨外運動、民主運動,或近年社運、學運,帶頭的領袖人物一定有著不同於旁人的膽識和勇氣。就像近年活躍於社運圈的學生領袖,關注的社會議題,從高學費、土地徵收、環境保護到媒體壟斷都有。他們聰明,而且敢說、敢做,更懂得發揮網路迅速傳播力量,加上創意吸睛的運動手法,讓他們不僅時常攻占媒體版面,更因此成為同儕中的話題人物。
年輕領袖放閃 迷妹主動貼上來…
這樣的年輕領袖,不論是主動或不小心,總有「放閃」的天賦。一名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的學生就坦言,每次開完記者會,就會出現陌生的同學熱情「貼上來」,他還曾半夜收到女生傳來「最近很無聊,要不要約出來玩」之類的訊息,換來正牌女友的禁足懲罰。
在社運圈裡不變的定律是,只要是常上鏡頭、外表還算有「賣相」的年輕領袖,很容易就會有女生主動示好。比較有道德一點的男生,頂多女友一個換一個;但也有男生跟每個女生都保持「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曖昧關係,一口氣跨足好幾名。且通常這些主動倒貼的女生,幾乎個個都年輕貌美,羨煞不少男性同胞。
白天拚到黑夜 不小心擦槍走火…
以前還有過傳言,某一起社運事件,年輕的社運者常常夜宿抗議現場,而黑夜來臨,驟降的低溫讓大夥習慣飲酒取暖,酒過三旬後,男男女女睡在大通舖裡,不小心擦槍走火…。
據聞男學生們放縱過後,隔天醒來,臉上難免帶著些許尷尬。潔身自愛的女孩更會相互提醒,沒事千萬別透露過自己夜宿過社運現場,否則容易無端捲入桃色風波,甚至引來莫須有污名。
激情只為理想 不隨著情慾蔓延…
對於社運圈內風流韻事不斷,圈外人聽來香豔刺激,圈內人卻是見怪不怪,就有知情的學生透露,私底下眾人還會開玩笑說,在社會運動中要與同伴培養出深厚的情感,就是要「比朋友、情人還更親密」。
但也有人擔心,類似的傳言只會讓外界對於參與社會運動的學生多貼上一層負面標籤,無助於達成運動目的。更有許多年輕人堅持:激情只應出現在理想上,不該隨著情慾蔓延無邊際。
回應
Re: 燃燒吧!熱情社運圈不能說的秘密
革命個屁。台灣有什麼革命!
Re: 燃燒吧!熱情社運圈不能說的秘密
我覺得這篇寫社運圈情慾的報導挺有意思,正如它的標題,說是「不能說的祕密」,因而,有意思的除了是內容之外,還包含報導所引起的反應。畢竟情慾這檔事,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只可做,不可說。
人參與社運抗爭可能有很多理由,基於公義、理想、抱負,這當然不可少。然而,參與社運組織,也就與任何的社會關係一樣,不管是同仇敵愾、相濡以沫;社運互挺,或者義氣結盟,如果社運是由人所組成,人與人關係的維持,不可免的,就有著情感的成份。
對於游報導的某種典型反應,是訴諸動機,把報導斥為「抹黑」:因為特定的「情慾」很污名,所以凡是報導「社運」與該「情慾」之關連的,就是抹黑社運;接著超譯報導,把訊息極化,暗示內文呈現了「搞社運不能打炮」的訊息,再予以駁斥或嘲諷。對我來說,這種對於報導的反應,本身才是試圖將社運中的情慾實踐鎖進暗櫃,回到那個「不可說」的狀態。
另一種修正過的批評是,主張「情慾」可以討論,但認為這篇報導只是偷窺與八卦、太粗糙,因此打擊了社運。然而,不指名道姓,寫社運圈年輕人都有「理想」或者「熱血」這類泛泛而論的文章又何曾少過?人們會因為這些報導都太不講究細節、太不考證、太以偏概全(說不定有的人搞社運只是人云亦云,根本沒「理想」)而批評反彈嗎?為什麼泛泛而論地說社運圈年輕人情慾活躍時,就要換套標準另眼看待?如果情慾活躍本身沒錯,甚至是正面加分的,何以說社運圈情慾活躍就是「打擊社運」?
這難道真的不是反映了批評者自己的成見嗎?如果報導內容換作是,某社運團體經營議題並抗爭多年,一路下來湊成了多對佳偶,還生了好幾對寶寶,雖然,這也是再平凡不過的事了,而且又絕對不只唯獨發生在社運圈,然而,卻絕對顯示了主流媒體對社運的支持,而非打擊;是溫馨,而非獵奇。
真要講點意見,我覺得這篇報導提出的概梗的確值得繼續深入:不同的情慾模式,是否有著什麼正面或負面效應;是否有學運社團把情慾互動操作為權力分配或支配的手段,例如廣受喜愛者、情慾活躍者,具備較多議題決策資源/或者相反,是「潔身自愛者」具備較高的道德發言位置;性資源多寡與社運輩份(學長姐/學弟妹)是否相干;社運議題與個人情慾之間是否存在張力,分手後如何繼續當同志...
列寧也曾批評在黨內發起性與情慾討論的德國共產黨創始人蔡特金(Clara Zetkin),認為性與情慾不過是分散人們對革命之注意力的瑣碎問題,今天的我們,應該要避免這種錯誤了。
Re: 燃燒吧!熱情社運圈不能說的秘密
一、社運圈沒有年輕的女性社運領袖得到「迷弟」的倒貼?這種男性觀點敘事是還沉溺在什麼性別刻板中嗎?
二、社運圈的情慾現象為什麼只有男對女的異性戀敘事?這種異性戀觀點是還沉溺在什麼性傾向刻板中嗎?
三、如果這篇文章連性別和性傾向刻板都不能突破的話,說它談到了什麼情慾解放恐怕才是超譯吧。
四、這篇文章就是八卦啊,不然咧?論述喔?
Re: 燃燒吧!熱情社運圈不能說的秘密
我覺得這篇報導內含的性道德確實是「保守」的。王顥中的評論有部分道理,但也不能否認這點。而一篇保持保守性道德立場的報導,是否真的促進情慾的解放?這部分需要踏實的論理跟舉證。
就像社會新聞中一再把犯罪跟原住民、外籍勞工掛勾,這是一種刻板印象,而且很可能也強化了這樣的刻板印象。那麼我們能說這樣的報導促進了原住民族、移工的解放?從不被看到變成被看到?呈現多元的面貌?批評這樣報導的人是自己內心隱含對原住民族、移工的歧視?
只要談論性,就有助於性的解放?別忘了傅柯對維多利亞時期的性道德分析,不是只要去談,就不證自明的必定導向解放。
綠挺戒嚴心癢難耐?李艷秋酸爆:民進黨千萬別再提1事
綠挺戒嚴心癢難耐?李艷秋酸爆:民進黨千萬別再提1事
2024-12-06 中時新聞網 黃麗蓉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突宣布緊急戒嚴,引發反彈。民進黨立院黨團卻在Threads上發文,疑支持戒嚴;南韓多家媒體紛紛報導,台灣執政黨支持戒嚴,是遭在野黨批評後才迅速刪除。資深媒體人李艷秋酸說,民進黨千萬不要再提他們是「為反戒嚴而生的黨」,人設差太大,硬蹭會翻車。
李艷秋今日在臉書粉專貼文表示,挺民進黨挺戒嚴。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國際譁然;民主體制的國家都批評,他扼殺民主,為了整肅政敵及拯救被控貪污的老婆,走威權統治的回頭路。只有民進黨逆風相挺,雖然緊急刪文,但已遭炎上。
李艷秋接著表示,民進黨隨後發表的聲明,更是火上澆油;但我們還是應該稟持「民進黨永遠不會錯,如果他錯,一定是你害他錯」的原則,支持民進黨說出對戒嚴的嚮往。既然南韓戒嚴撩撥民進黨心癢難耐,我們就很卑微提出幾個執政黨要注意的事項:
1,我們執政黨支持南韓戒嚴,已經上了國際新聞;應該打鐵趁熱,向全世界控訴藍白多數綁架杯葛國會。
2,民進黨千萬不要再提他們是「為反戒嚴而生的黨」,人設差太大,硬蹭會翻車。
3,宣布戒嚴後,讓青鳥和黑熊部隊守立法院;他們比軍人死忠,定能抵擋在野黨衝進國會。
4,馬英九把大陸的奧運冠軍、清大校花都請來統戰台灣。戒嚴可以阻止下一批帥哥美女來統戰,也可以依「戒嚴法」把馬英九及親中勢力一網打盡;依照這個理由,戒嚴一百年都是應該的。
5,把「只要國會是多數,少數總統就可以用戒嚴拿回權力」寫進教科書,作為台灣學子的民主第一章。
李艷秋甚至酸說,不要再批評民進黨挺戒嚴了,你真以為他們不敢嗎?
網友回應表示「一針見血!民進黨多麼想百年執政」、「我笑我們偉大的執政黨不敢戒嚴啦」、「挺民進黨挺戒嚴,投民進黨投廢死」。
蔣萬安嗆爆綠議員「挺戒嚴」 他揭民進黨「唯一中心思想」
蔣萬安嗆爆綠議員「挺戒嚴」 他揭民進黨「唯一中心思想」:其他都假的
2024-12-09 中時新聞網 祝潤霖
馬英九基金會邀奧運桌球金牌選手馬龍等陸生組團訪台,參訪中山女中時引發話題。台北市議員劉耀仁6日逼問中山女中校長張云棻,若可以重來,是否還接受參訪活動。台北市長蔣萬安反嗆,民進黨「是要戒嚴嗎?」被質疑以問答問時,蔣萬安還嗆:「大法官說,反質詢的限制違憲!」贏得藍營讚賞。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直言,陸委會沒禁止交流,綠營偏要罵,還被蔣萬安反嗆;說穿了,民進黨唯一的中心思想就是錢,其他都是講假的。
侯漢廷9日在中天節目《大新聞大爆卦》提到,為什麼劉耀仁當時要其他局處首長上來、不要蔣萬安回答?因為那一題就是蔣萬安可以回答的,所以他當然不想要蔣萬安回答。而且蔣萬安回答得很好!所以劉耀仁在這一次的質詢當中,他也是不夠大開大闔。
侯漢廷反諷,蔣萬安當時問劉耀仁:「民進黨是不是不要兩岸交流?」劉耀仁可以很大方承認:「對,高中生就是不應該有兩岸交流!」他如果這樣講,搞不好蔣萬安還傻住?「民進黨自己都缺乏中心思想!所以為什麼會講不出話來、為什麼會扭扭捏捏?就自己沒有中心思想!」
「所以我的論點都是很一貫的。」侯漢廷直呼,「民進黨唯一的中心思想,就是錢、就是權!所以講這些東西都是假的嘛。」
侯漢廷質疑,說高中生交流不好,那為什麼陸委會說可以?更早的時候,兩岸直航、陸客來台,說解放軍就會跟著過來的,也是民進黨。這記者會誰開的?賴清德。「三通直航,木馬屠城?陸客來台、解放軍來台!」結果他當台南市長的時候,「喔~歡迎陸客來台!」
「哪有什麼中心思想?就是為了錢!」侯漢廷指出,所以這一次蔣萬安的反應非常好,劉耀仁也說:「你這是反質詢!」蔣萬安也拿了「大法官說違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大法官說:以問答問,這個不能叫作反質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