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 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 loud@gmail.com。
2014/01/15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時事座談會】
時間: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12時 地點:台灣大學創新育成中心104研討室 (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台大水源校區) 【地理位置與停車交通資訊請見:http://www.ntuiic.com/s12.htm】
與談人: 張麟徵(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趙國材(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教授) 楊開煌(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暨兩岸研究中心主任) 王曉波(世新大學教授、《海峽評論》總編輯) 主持人: 吳榮元(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 陳福裕(《兩岸犇報》社社長
在兩岸關係新局的壓力下,民進黨召開了「中國事務委員會對中政策擴大會議」,歷時半年,共有9次會議。其間根據相關報導反映出民進黨內部對大陸政策的態度仍有很大的爭議,難以取得共識和突破,最終草草推出《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這分《紀要》並未處理「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表現民進黨仍未轉變其「台獨」本質。在台灣兩黨政治的格局下,民進黨未能積極回應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潮流,勢必影響和平發展的進程,甚至成為破壞性的重要變數之一。
2014年開春以來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變與不變,對未來兩岸關係有何影響?兩岸關係是2016年大選的重要因素,國民黨如何因應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調整?未來兩年多的時間是兩岸關係的關鍵階段,如何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加速和平紅利的落實、促進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邀請專家學者,明(16)日上午10時起於台灣大學創新育成中心104研討室,舉辦座談會針對上述艱難卻深富意義的問題進行討論,共同探求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新展望。*
主題:
活動日期:
2014/01/16
建議標籤:
回應
民進黨從不給大陸真正的善意
民進黨從不給大陸真正的善意
2018-06-27 旺報 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蔡英文總統接受法新社專訪說,大陸應該與台灣對話,儘管兩岸緊張情勢升高,她仍願意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她還說,願在對等和沒有設政治前提的情況下與習近平會面,這也是她長久以來的立場。只是蔡英文這次提出的說法仍是充滿「交往與圍堵」的舊思維,難獲得共鳴。
從扁政府開始,民進黨跟大陸談判的要件,就是堅持要在對等和不預設政治前提。蔡英文這次的說法毫無新意,所以「蔡習會」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其實,不管是政治談判或是領導人的高峰會,哪一場是沒有預設前提者?就以蔡英文所舉出的「川金會」為例,她說,「川金會給了大家很大思考空間」,「美國與北韓各方面差距雖很大,仍能在對等和互相尊重的情況下在新加坡會談」,表面上雙方是在沒有歧異下走上談判桌。但是眾所皆知,「川金會」能夠召開最重要的前提是美國要求北韓無核化,而北韓願意上談判桌。從後來的發展,顯然川普也是事先同意駐韓美軍停止軍演,讓金正恩覺得沒有威脅,才是「川金會」得以召開的最重要前提與要件。
民進黨或許會認為,不管是無核化或者是停止軍演,都是屬於非政治性的前提,跟大陸要求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的意義不同。但是,北韓發展核武的目的,就是要維護北韓的國家安全與金氏政權的持續,這是有很濃厚的政治性意涵;而駐韓美軍停止軍演,則是攸關南韓生存與否的政治性議題,當然也是川金會中最重要的政治性前提。
民進黨所說的「不預設政治前提」,難道這就不是政治前提嗎?這其實也是一種套套邏輯的思考,比較現實的想法是:九二共識雖然被民進黨長期宣傳是「沒有共識的共識」,但是它的內涵就是不接受台獨的主張。大陸無法接受民進黨獨立的主張,跟民進黨沒法接受大陸統一的主張一樣,雙方立場分明,根本就沒有相容性可言。如果不能找到一個可以融合的談判基礎,勉強走上談判桌,也是不可能談出個結果。
相信蔡英文也知道這個因果,所以雖然她說願意釋出善意跟習近平會面,但轉頭她就翻臉呼籲「國際社會應挺身制約中國」。她說,「和台灣聯手防禦中國的擴張主義目標,保衛各國共有的自由價值」、「我們必須共同合作,以制約中國,盡量防止他們擴張霸權勢力」等。有這種剛說要跟習近平會面,卻馬上對習近平打臉,要國際社會約制中國的「善意」嗎?
其實民進黨從來就不肯給大陸真正的善意,他們跟大陸交往與談判的目的,都是要尋求各種獨立的可能性;既然如此,大陸又怎麼可能會和民進黨談判,習近平又有何理由跟蔡英文會面呢?也難怪現在大陸非常不歡迎民進黨人到大陸訪問,綠營政治人物被禁止進入大陸者越來越多,也可以理解現在大陸是連跟民進黨人交往都覺得浪費時間。民共之間雖然沒有歷史仇恨,但缺乏政治互信基礎,才是雙方無法接觸與交往的根本原因。
蔡英文充滿「交往與圍堵」的舊思維,是否真的能夠確保台灣安全,以台灣軍事與經濟實力來說,恐怕連說都是多餘的;想要在國際社會激起漣漪、甚至引起共鳴,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