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陸媒體面臨的是政治權力的控制,台灣媒體的悲劇則是在商業壓力之外,還有政治權力的利益收買。
兩週前台灣媒體界就出現一枚震撼彈。一名中國時報資深記者在個人博客下寫下一篇辭職感言。他的辭職是因為無法忍受台灣媒體已經被「置入性行銷」收買。
在威權時代,政府的手是透過政治權力去箝制媒體。一方面,政府限制新聞表達的自由,另方面,台灣報紙雖然不像電視台是公有的(電視只有三個頻道,分別屬於黨政軍),但是兩大主要報紙的負責人卻都被收編進執政黨國民黨的中常會。
民主化後,民間開放辦報,國家對新聞自由的打壓也減少,媒體似乎可以逐漸可以扮演好監督政府、促進公共領域的角色。但是剛從威權解放出來的政府並不習慣於這種角色,他們還是希望以各種手段影響媒體,如透過私人關係的遊說。
九零年代末,港資蘋果日報的大舉進入深深撞擊了台灣傳統媒體的文話,而網路科技的興起則對全球媒體都造成深遠影響。媒體,尤其是報紙,經營日益困難。於是,這提供了政府影響媒體的好機會,「置入性行銷」開始成為政府介入媒體的寶劍。
所謂「置入性行銷」或「業配」的意思就是政府或企業在報上新聞版面「置入」廣告以作為一種「行銷」手段。借用黃哲斌的形容是:「由廣告主、公關公司或報社廣告部撰寫的公關稿,全程保鮮、產地直送編輯台,夾雜在記者採訪的新聞之間,而且全無揭露,最高指導原則是「讓讀者分不清新聞、政府文宣、企業廣告之間的差異」。
最早這種手法是在消費或生活版面,企業以軟文植入新聞版面。政府的手一開始以利益影響媒體時,是花錢在媒體購買宣傳廣告,或者和報社合作以「政策座談會」的呈現方式在新聞版面宣導政府政績。但很快地,他們就學會使用「業配」。
2003年,政府預算書中明文出現出現一項十一億元的廣告統包案「國家施政宣導及公營事業商品廣告之媒體通路組合採購案」,載明媒體須以「置入性行銷」的手法推廣政令或政績,引起爭議。後來新聞局在2005年宣佈停辦這項政策。但這只是不明寫出來,實際上政府各部門依然運用各種名目在媒體上大量購買新聞。
置入性行銷對媒體的影響不只在於政府收買媒體、剝奪媒體監督政府的能力,更徹底扭曲媒體內部的運作邏輯。在報社,業務和廣告部門嚴重涉入編採內容,對記者與編輯的考核必須加上其爭取業務和廣告的能力,因此台灣媒體的公信力日益低落。
面對問題的日益惡化,媒體改革運動要求馬英九在2008年當選總統時簽署一份「反政治性置入性行銷」的承諾書,表示「政府不得進行含有政治目的的置入性行銷;不得進行含有政治目的的政令宣導」。但事實上,馬英九上台這兩年,政府購買新聞卻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
據台灣「財訊」雜誌報導統計,今年到十一月的政府採購決標公告中,案名直接冠以購買媒體「新聞專題」或「專題報導」的共有三十三件、4385萬台幣,若加上叫作「專題企畫」的媒體購買案則共達8600萬元,這還不包括政府機關以其他名目或以非公開方式的媒體置入行銷。
這兩年的最新趨勢是連大陸各省市政府都在台灣報上進行置入性行銷,例如某報在今年九月登出整版「陝西省專輯」,內容包括「陝西吃喝玩樂大省」、「塞上風光迷人、流連溫泉之鄉」,明顯是以新聞報導方式宣傳各省市的觀光或投資價值。
這是台灣媒體與政治的巨大哀歌。置入性行銷不只讓媒體的專業度與可信賴度被徹底踐踏,政府用金錢干預媒體、欺騙民眾的作法,更是民主精神的墮落。而事實上,媒體與政治,正是台灣民眾最不信任的兩個領域。
然而,黃哲斌的辭職不是棄守他對新聞自由的理念。他辭職後,每天在個人博客有系統地分析置入性行銷的各種相關議題,並且發動「反對置入性」行銷連署,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個團體和四千多人連署。而民間的媒體改革組織也準備開始集結更多公民力量,推動相關法案的改革,以斬斷政府伸進媒體的那隻黑手。
這是新一波公民力量對抗國家、重建媒體尊嚴的開始。
(本文為綜合本人在華爾街日報和東方早報的文章)
(update:本週馬政府已經承諾政府此後不能再進行置入性行銷,顯然民主體制下公民的憤怒是有用的。但是社會要求的不僅是承諾,而是具體立法約束政府的手。)
回應
Re: 當台灣政府的手伸入媒體
1999年5月,民視董事長蔡同榮在民視工會官方刊物《民視工訊》的專訪中強調,民視「不是一個純粹的商業電視台,它是一個具有理想性的電視台」;民視工會解讀,蔡同榮的「理想性的電視台」,是「將台灣政治勢力掌控電視、電視依附在政治勢力下的三十年過程,壓縮成十天」的電視台。
註1:〈台性本如此,不應有異議!! 專訪董事長蔡同榮〉,《民視工訊》第6期(1999年5月10日)第1版。
註2:〈在平衡木上搖晃的民視新聞〉,《民視工訊》第6期(1999年5月10日)第1版【工會廣角鏡】。
1997年8月15日,民視董事長蔡同榮在民視內部刊物
1997年8月15日,民視董事長蔡同榮在民視內部刊物《民視通訊》說:「確保台灣不被中國併吞,是民視的最高指導原則。如何確保台灣?我們有責任要培養台灣人民守土的決心,培養台灣愛鄉的感情,培養台灣人的愛國主義(Taiwanese nationalism)。我們不允許任何民視同仁,利用民視去鼓吹Chinese nationalism。所有民視的節目和新聞內容,都要在Taiwanese nationalism之大原則下製作。」(蔡同榮. 〈民視面臨新挑戰〉. 《民視通訊》第6期. 1997-08-15)
Re: 當台灣政府的手伸入媒體
政客掌控媒體 媒體永遠沒有前途
新新聞551期(1997年9月28日至10月4日)第9頁 文/司馬文武
當台灣出現第四家無線電視台的時候,許多人為了打破三家電視的長期壟斷而感到興奮,但也有不少人為了全民電視是由具有強烈政治色彩的反對黨政客所主導而感到悲觀。最近,民視新聞部經理楊憲宏被調職,對民視形象造成絕大負面效果。政治人物經營新聞媒體的後遺症,體現無遺。
獨裁集權國家一定掌控宣傳機器,民主政治更要靠傳播媒體才能運作。有人說,傳媒是政治的氧氣,政客要靠傳媒才能存活,但本質上兩者是相生相剋、利害衝突的。因此,民主國家的政客不應經營媒體,是一種重要的不成文戒律。
高級主管主動提供內部業務機密給競爭對手來打擊公司聲譽,在工作倫理上有可議之處;但要分清楚他是否主動或被動、無意或故意或甚至惡意,更重要的是所言是否事實或捏造歪曲。這中間可以討論的空間很大。
公司職員如果基於良心或職業榮譽,為了公眾利益而揭發內部弊端,這種人在美國被稱之為「吹口哨的人」(Whistleblower)。例如,工程師揭發「挑戰號」太空船的設計缺點,醫生揭發醫院所做的醫療實驗,核電廠的廠商揭露重大瑕吃疵,這種人必將遭受公司的報復;但因為它與公司利益有關,也常變為社會英雄,美國有些地方特別為此立法保護其權益。
吹口哨的人被認為「吃裡扒外」,公眾對這種事件有許多不同處理方式;可惜的是,民視卻採取下下策,尤其是用不正當方式取得錄音帶。這種方式在一般公司可能司空見慣,但出自一個新聞媒體、且已長期對抗白色恐怖的反對黨政治人士之手,這種對新聞自由與民主文化的認識水平,委實令人失望。
反對派人士因為曾經長期被政治迫害,而特別熱愛新聞自由;但一旦掌握媒體之後,卻不見得比執政黨更能尊重新聞自由;因為:干預新聞,壓制異見,源自人性的本能與衝動。自覺越有理想與道德的人士,反而越會手癢,總覺得有權利指導輿論、操縱新聞。有政治野心的人士所掌握的媒體,在民主社會幾乎從來沒有光明前途,乃理所必然。
國共聯手 電視出怪象
國共聯手 電視出怪象
2009/09/10 蘋果日報 林濁水(民進黨前立法委員)
新聞局宣布,8日起中國電視劇劇組人員可以來台參加兩岸合作的電視劇的演出。
胡六點宣布台灣本土文化不是台獨,開啟了中國文化統戰的新主軸。今年國共論壇主題便是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合作的重心擺在電視劇。8月初颱風重創台灣時,兩岸的電視台合作論壇也在福建漳州熱鬧滾滾地展開,如今新聞局兩岸合作拍電視劇的政策更毫不受達賴來台影響,正式啟動。
令人眼睛一亮的是在兩岸電視合作中,國共兩黨步調一致地萬千寵愛在一身把合作重點押在獨派大老蔡同榮創辦的民視上。
早在台灣主管機關還沒對兩岸合拍電視正式解禁的兩年前,蔡董的民視就偷跑,由中國中央特准在中國和中國統戰機關電視台成立合資公司,拍攝電視劇《神醫大道公》,領先所有藍綠色電視而拔得頭籌。等到國共合推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而綠營力擋時,蔡董的民視又獨家取得經濟部1800萬的ECFA宣傳統包專案。不只這樣,劉兆玄聲望低,需要置入性行銷時,電視專訪也給蔡董的民視獨家。
兩岸文化媒體交流本來是必要的好事,但是不幸國共都在文化中搞統戰。於是出現了政治干預的惡劣現象,例如三立被警告談話性節目不可以談達賴來台;民視的營業部毫不客氣地要新聞部對民進黨的ECFA言論報導要嚴格節制。
更稀奇的是蔡董的民視拿到了ECFA宣傳統包權後,片子只給藍色電視台,不給同屬綠營的電視台──這算盤是當然的:由於觀眾重疊,所以把同屬綠營的當做首要敵人。
國共兩黨為什麼對蔡董的電視台萬千寵愛在一身?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既然蔡董和民視深受綠營民眾信賴,因此透過民視螢幕來對獨派民眾進行說服是最好的策略,於是同一個電視台一面高舉道德棍棒打遍主張三通的人是背叛人民;一面和中國合資做生意,還大作推動ECFA的廣告,並以一哥發嫂侮辱台灣人;依合約承包商還要定期向經濟部報告輿情,這根本是向經濟部打綠營的報告了,害得本來深得綠營信任的熱情記者現在要面對異樣眼光,諸如此類,簡直是教會刊物大作黃色廣告行徑。
有人向蔡董質疑這怎麼對得起熱情的認股人和工作人員時,蔡董說他個人早就沒有民視股份了,只剩下一個民視創辦人的身分,沒有影響力,民視的作法沒有他的事。是嗎?
沒有人不知道,蔡董不只空有創辦人頭銜,還在民視擁有一個正式的大辦公室;所謂創辦人之於民視,根本就像沒有黨員身分的精神領袖李登輝之於台聯或精神領袖羅福助之於天道盟。
蔡董的確沒有民視股份,但是蔡夫人卻是民視最大股東美商公司的代表,又是民視的副董事長;和李前總統本人和太太都不是台聯黨員大不相同。
民視本來以突破言論封鎖替獨派言論找到一個足以和統派媒體在言論思想上對抗的據點做號召,向熱情的大眾募了數十億股金;又在熱情又傑出的幹部奉獻之下,製作了許多叫好又叫座的節目,貢獻難以抹滅。現在卻翻轉成為國共聯手操控言論並用來打擊獨派的尖兵。當初熱情認股的支持者的理念,現在被國共兩黨透過他們認股創辦的民視的廣告痛擊;他們繼續獻金支持的候選人在選舉時,被國民黨和其候選人透過由他們認股成立的民視的廣告追擊。真是情何以堪!
就像流行歌曲,台灣電視劇的製作也有優勢,因此兩岸交流對台灣是好事。但在國共和台灣所謂深綠媒體經營的聯手操作下,我們既看到了言論的扭曲,也看到了大老的墮落和信用破產。
------------------
林濁水海K蔡同榮墮落為那樁?
2009-09-10 今日導報 記者凌全特稿
民進黨內部的派系鬥爭,有時比對付敵人還激烈。新潮流系大老林濁水今天在蘋果日報的專欄上,痛批公媽派的立委蔡同榮,指其所用有的民視接受國、共兩黨的統戰,成為國共聯手操控言論並用來打擊獨派的尖兵。林濁水指蔡同榮墮落和個用破產。
民進黨內部派系之間的恩恩怨怨如何,外人像霧裡看花,完全霧霧剎剎。但從林濁水今天對蔡同榮的批判,簡直是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實在不明白,到底林濁水是受了多大委曲,猛批蔡同榮所為何來?
林濁水說,在兩岸電視合作中,國共兩黨步調一致地萬千寵愛在一身把合作重點押在獨派大老蔡同榮創辦的民視上。早在台灣主管機關還沒對兩岸合拍電視正式解禁的兩年前,蔡董的民視就偷跑,由中國中央特准在中國和中國統戰機關電視台成立合資公司,拍攝電視劇《神醫大道公》,領先所有藍綠色電視而拔得頭籌。等到國共合推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而綠營力擋時,蔡董的民視又獨家取得經濟部1800萬的ECFA宣傳統包專案。不只這樣,劉兆玄聲望低,需要置入性行銷時,電視專訪也給蔡董的民視獨家。
林濁水特別指出,兩岸文化媒體交流本來是必要的好事,但是不幸國共都在文化中搞統戰。於是出現了政治干預的惡劣現象,例如三立被警告談話性節目不可以談達賴來台;民視的營業部毫不客氣地要新聞部對民進黨的ECFA言論報導要嚴格節制。更稀奇的是蔡董的民視拿到了ECFA宣傳統包權後,片子只給藍色電視台,不給同屬綠營的電視台──這算盤是當然的:由於觀眾重疊,所以把同屬綠營的當做首要敵人。國共兩黨為什麼對蔡董的電視台萬千寵愛在一身?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既然蔡董和民視深受綠營民眾信賴,因此透過民視螢幕來對獨派民眾進行說服是最好的策略,於是同一個電視台一面高舉道德棍棒打遍主張三通的人是背叛人民;一面和中國合資做生意,還大作推動ECFA的廣告,並以一哥發嫂侮辱台灣人。
林濁水質疑說,民視本來以突破言論封鎖替獨派言論找到一個足以和統派媒體在言論思想上對抗的據點做號召,現在卻翻轉成為國共聯手操控言論並用來打擊獨派的尖兵。台灣電視劇的製作也有優勢,因此兩岸交流對台灣是好事。但在國共和台灣所謂深綠媒體經營的聯手操作下,我們既看到了言論的扭曲,也看到了大老的墮落和信用破產。
搞了半天,原來是林濁水是不滿蔡董所掌控的民視已成了打擊台獨的先鋒隊,這是「拿著綠旗反綠旗」,比拿藍、紅旗反綠旗更具殺傷力。林濁水實在不必如此介意。民視就是家民營企業,賺錢才是王道。沒錢賺,連公司都生存不下去,還談什麼宣傳台獨建國理念。更何況,新潮流系成員或是其家屬、親人,不乏多人前往大陸大賺「人頭紙」,接受台商的政治獻金更是公開的秘密了。而親新系的「新高山」公關公司,為了生存還不是需四處找案子作,同樣是「以客為尊」,藍綠不拒。相信未來如果有紅色業主妥接,新高山不會拒絕才對吧。
新聞局做國際電視大夢
新聞局做國際電視大夢
2007年8月13日 蘋果日報 唐士哲、魏玓
新聞局近日宣布,鑑於台灣缺乏國際奧援,又面對中國長期在國際上封鎖打壓,準備拿出二至三十億的經費,以BBC與半島電視台等國際電視台為仿效對象,成立非官方性質的「台灣國際頻道」,於明年正式成立。
把衛星電視頻道當作國際外交的工具,近年來確實成為國際趨勢。據統計,目前全世界至少有28個國家有專供境外收看的國際頻道,亞洲地區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緬甸、新加坡等國皆設有國際頻道。
然而,國際頻道的籌設,如果只是期望它可以突破國際視聽上遭封鎖的窘境,則一方面短視,另一方面期望過高。目前許多國家的國際頻道,多半走不出對外推銷本國形象的格局,大部分新聞內容,不是轉譯現成的國內新聞,便是由外國或本國通訊社提供的國際新聞畫面充數。拼湊而成的內容,既缺乏觀點,又缺乏明確的海外收視眾訴求,其功能近似過目即忘的廣告看板。
就算新聞局的「突發奇想」不是向下看齊,而是認真以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口碑和影響力的電視台(例如半島或BBC World)為目標的話,也至少忽略了兩個問題。
其一,有影響力的國際新聞頻道不可能侷限於宣揚或推銷單一國家形象。這些頻道的新聞會獲得國際媒體採用,其觀點足以影響國際視聽,主因正是在報導走向上做到不為特定政治立場服務。BBC基於人道和專業,在伊拉克戰爭中立場與前首相布萊爾內閣針鋒相對,遠近皆知。而半島電視的新聞雖然透露濃厚的「中東觀點」,但在採訪政策上標榜「情境脈絡上的客觀」,用意也是希望與單一國家或政府的利益有所區隔。新聞局長既已表明成立國際頻道是要對抗中國、突破國際封鎖,賦予如此鮮明的政治任務,卻又聲稱頻道採獨立經營,已是自我矛盾。
其二,國際頻道要可長可久,並非易事,需要長時期的投入資金和人力,以及明確的頻道政策與製播資源。BBC World是英國公廣集團BBC的商業分支,靠海外廣告與有線電視系統載播營收,還有長期建立的全球新聞人才和實力,以及BBC優質新聞的品牌形象作後盾;即使近年收入已有大幅成長,去年度尚虧損一千兩百萬英鎊。半島電視同樣依賴廣告收入,至今也還是虧損經營,靠卡達親王每年數千萬美元的捐助。不過不論盈虧,至少皆是以永續專業的經營為目標。
反觀新聞局規劃的國際頻道,要在第一年拿出二、三十億補助,且在一年內開始運作,但第一年之後呢?如果只是抱著且戰且走的心態,勢必是一場災難。
事實上,如果新聞局不健忘,兩年前該局提出的「公共電視與文化創意、數位電視發展兩年計畫」中,已載明希望在成立公共廣電集團後,結合原有的宏觀頻道發展為「海外國際頻道」。這原本就是一個較能符合上述理想標準的規劃,新聞局既荒怠這項現成計畫,除了證明其執政無能之外,打的算盤要不是另起爐灶以方便控制,就是選舉到了亂開支票。
作者唐士哲為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魏玓為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二人皆為媒改社社員
1997年10月5日,司馬文武評民視楊憲宏調職爭議:
1997年10月5日,司馬文武評民視楊憲宏調職爭議:
"不可諱言的,民進黨的庸俗化與墮落化日益嚴重,它與國民黨的界限日益模糊。民進黨籍立委助理涉及不法弊端,民進黨元老所主持的民視電視台爆發以秘密錄音帶逼迫新聞部主管走路的醜聞,凡此事例均可讓國民黨產生「德不孤,必有鄰」的快感。在「誰比誰爛」這場政黨競爭中,民進黨雖向上仰攻,但已有逐漸看齊的趨勢。傳統支持民主運動的人士莫不大感失望。"
[司馬文武,〈如果志在執政 轉型必須取得共識〉,《新新聞》第552期(1997年10月5日至10月11日)第11頁。]
台獨台同路人
台獨台同路人
2018-01-27 中國時報 林清強(資深媒體人)
公廣集團的公視與華視最近問題層出,甚至淪為「台獨台」。過去曾有一群學者聲嘶力竭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後來又有群學者高喊「反媒體壟斷」詆毀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那批當年大小聲的學者,如今面對傳播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竟全噤聲,不知他們是突然啞了、還是眼瞎了?
學者向來被視為是社會的良心,因此學者發聲往往受重視。令人遺憾的是,長久以來,台灣部分學界人士因意識形態作祟,自降格調,甘為特定政黨的政治打手,只以「顏色」做為批判時政的依據。
如今回顧,當年那一群高呼「黨政軍退出媒體」以及高分貝大喊「反媒體壟斷」的學界人士,看來是出自於為反對而反對的心態;他們反對、甚至是要打倒的,都是與他們立場相左的「陌路人」。至於誇言「咱台獨有3家電視台」的民視董事長郭倍宏、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則是「同路人」,既是「自己人」,就算有錯也無所謂;於是這群學者專家如今默不吭聲,也就理所當然了。
公共電視應是獨立經營且全民共同擁有的公共媒體,不受政府、任何政黨及利益團體控制。然而,在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公共電視非但已淪為民進黨的禁臠,在獨派人士染指下,更變成了「台獨台」,公共精神幾告淪喪。對於這樣大是大非的問題,過去曾經大聲疾呼「黨政軍退出媒體」與「反媒體壟斷」的學者們,難道不該拿出道德良心講講公道話嗎?
我在賣匏桸,傳統獨派在旁邊賣筆
我在賣匏桸,傳統獨派在旁邊賣筆
2014-07-12 傅雲欽(律師/建國廣場負責人)
網友李柏衍昨天在我面書留言,問:「你如何看待那些獨派媒體(如自由時報等)?還是認為他們也不是真獨派(或是令人失望的傳統獨派),只是偶爾利用他們發表一下言論而已?」
是的。那些獨派媒體(如自由時報等)都屬於傳統獨派。他們和民進黨一樣,自欺欺人地主張台灣已獨立,給台獨運動澆冷水,令人失望。他們當然不是真正的獨派。真正的獨派主張台灣尚未獨立(法理上),還要繼續追求獨立。自由時報等獨派媒體要登我的言論,我不反對(統派媒體要登,我更不反對)。但我比較辣的,他們也不願登。
我已十多年不訂紙本的自由時報,最近幾年連它的網路電子報也越來越不想看。看也是抱著「裡面又有誰在放屁」的心態去看。
我已好幾年沒看有線電視的政治談話節目,包括民視、三立、年代了(我家只有MOD)。俗不可耐啊!
民視成立前,獨派苦無發聲的管道,只能在地下電台講話。當時有人說:「只要給我們一個電視台,宣傳台獨三個月,台灣就可以獨立建國。」
結果,民視已成立二十年了,有宣揚台獨嗎?胡婉玲、謝志偉的「頭家來開講」有講台獨嗎?整天罵國民黨炒選舉而已。謝志偉這個爛貨每天都找同樣一批「無所不能」的名嘴在耍嘴皮。我看,智障才會每天盯著看。
我每天說台灣不是國家,同志仍須努力。自由時報、民視、三立每天在說台灣已經獨立建國,只要選舉選贏就好。這就像我在市場叫賣匏桸(pû-hia,葫蘆瓢也),「pû-hia!…… pû-hia!…… pû-hia!」他們在我旁邊叫賣筆(pit),「pit!…… pit!…… pit!」pit(龜裂)聲不絕於耳。哀哉!
當然傳統獨派也許會說,他們才是在賣匏桸,我在賣筆。這也說得通。因為我常說我是一隻烏鴉,愛跟人家唱反調。不管誰賣匏桸,誰賣筆,我和傳統獨派互相黜臭,以求進步。
我堅守台獨(台灣要獨立)的立場,並以世界獨立運動史的標準來看問題。我相信,雖然傳統獨派賣的貨的市場佔有率高,但品質有問題。我賣的才是好貨。希望大家識貨,用好貨。
法廣停播 立委批損我國際形象
法廣停播 立委批損我國際形象
2020-10-22 中國時報 林志成、黃福其
教育電台同步播放的「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新聞節目,近日被停播,引發爭議。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表示,法廣新聞節目未依合約播放教育文化相關內容,我方合作電台決定停播,教育部尊重。藍委指出,政府停播新聞節目,涉及管控新聞自由,不利台灣國際形象。
中央廣播電台與法廣有長期合作關係。自2004年6月起,為達成台法實質文化交流及提供民眾學習法語另一管道,央廣與法廣協議,以交互轉播節目方式進行國際廣播合作。央廣只有對外廣播,因此商請教育電台(屬教育部的單位)代為執行對國內部分之現場節目轉播。
不過近日有民眾反應,法廣節目有「揚中貶台」、「親中批美」內容,跟中共主旋律相近。教育電台決定,19日19時起暫停播出此節目。
國民黨政策會專員呂謦煒指出,因《自由時報》一則「新聞內容捧陸貶台」報導,法廣就被教育電台停播!教育部還說將促請教育電台建立「內容審查機制」。內容不合上意就逕自停播,現在是法廣,之後是不是中天新聞?執政黨掌控媒體,說關就關,毫不手軟。
他說,法廣被指「捧陸貶台」,其實是民進黨容不下、也聽不得報導大陸正面新聞,只准媒體批判大陸、人民仇恨大陸。這種片面且極端的立場,其實是民進黨故意要讓台灣人當鴕鳥,對大陸情勢與國際動向一無所知,這才真正是民進黨對台灣人民最大的洗腦!
潘文忠昨至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備詢。他表示,當初央廣、法廣及教育電台的合作契約,就訂有以播放教育文化相關內容為主。但後來發現有些內容違背這個原則,央廣與教育電台協商後決定停播法廣的節目,教育部是後來才被告知、也尊重此決定。
國民黨立委萬美玲問潘文忠,聽過法廣的節目嗎?潘文忠說,沒有。萬美玲表示,根據她的瞭解,法廣節目主要是引用各家媒體的內容,大陸央視及台灣《聯合報》的新聞都名列其中,完全沒有自己本身的評論。教育部這樣把它停掉,可能已涉及新聞自由的問題。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說,國內媒體和國際媒體合作是好事,可增加國際觀點。但教育電台立即停播法廣新聞節目,並不妥適,變成台灣對新聞自由的管控,形象不佳,難道不在意國際顏面?
黨姓媒體與政府的醜陋交易
黨姓媒體與政府的醜陋交易
2020-09-25 中國時報 毛嘉慶/資深媒體人
《科學人》期刊撤下農委會對於美國進口來克多巴胺(簡稱瘦肉精)豬肉的廣告,並且道歉、退廣告費。在當下惡劣的「相信政府相信黨」政治氛圍中,其社會勇氣獲得了社會普遍肯定。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儘管再度被狠狠打臉,他依然麻木不仁的耍廢置若罔聞,顯示國家機器的操控者早已不在乎社會觀感與基本的廉恥,即便他被譏當農運、農民叛徒又如何?高官厚祿及手中分配鈔票的權力,才是目前執政集團的唯一念想。而他們也不怕你講,因為媒體早就一把抓,人民根本不再有媒體近用權。
於是,你眼睜睜看他們把國庫的錢敞開來花,不斷砸大錢催眠國人、硬建構領導中心錯誤政策的合理性。古今中外,政令宣導不是新鮮事,但執迷不悟、糟蹋國人還沾沾自喜者實在不多;這些明擺著欺負人的政客,「愛台灣」從不離口。台幣價值的威力,更讓愛錢勝過一切的綠媒與媒體從業人員前仆後繼。連美國人自己都拒吃的瘦肉精產品,這個政府就是要眾口鑠金、逼你吞下去:「看,這麼多媒體都說安全,你還擔心嗎?」是的,清醒的人民都必須更擔心了。
卑鄙真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同一個農委會的廣告宣傳標案中,我們看到了《科學人》期刊下架廣告,但「收錢辦事」的其他媒體呢?
攤開農委會、立院整理的相關資料,光是已經在9月初執行完畢的萊豬宣傳,就包括了鏡傳媒、風傳媒、放言官網等。其中放言就是知名媒體人周玉蔻在蔡英文上台後創辦的,高報酬網羅諸多在線媒體人配合發稿,在新聞圈早就是公開的祕密。無怪乎外界質疑,這筆標案的源頭是民進黨中央的派系「海派」所營利的三立電視台得標,而三立再供稿置入給其他媒體。這些交易裡頭混雜著犧牲台灣人集體利益的醜陋執政、國家公器、新聞媒體、無辜受眾,這樣真的沒有關係嗎?
三立電視台、民視與民進黨的關係,若說是當今台灣的「央視一、二台」並不為過。他們雖然沒有公開宣稱自己「姓黨」,但為黨喉舌、為黨前鋒絕對是有目共睹。多少公家鉅額標案都在他們「自己人」當評委的特殊境遇下得標,而他們每天日以繼夜的電視政論節目壓制人民的質疑、鋪天蓋地的網路訊息攻擊反對意見者,彷彿就是官媒互相利用依存的赤裸關係。在任何一個先進地區這都很髒很臭,但在台灣他們就是如此的永保安康。
國家的制度與官商分際,究竟重不重要?媒體淪為國家暴力傳聲筒,在訊息接受餵養、在標案汲取養分,究竟對國人與整體社會長期發展是病灶還是值得驕傲?在總統府前發言人丁允恭攪入的調查員、女記者性醜聞背後,如果我們的媒體及群眾只看見八卦,那這血淋淋的教訓未免也太虧了。
台灣人,如果在這次美國以瘦肉精產品侵略台灣,而你還不知道媒體與政府間各種交易的醜陋,那政客們把你吃得死死的,不是剛剛好而已?
控公廣集團成「民進黨版央視」
控公廣集團成「民進黨版央視」 前董事徐瑞希批向國際溝通頻道變大外宣
2023-12-13 風傳媒 鍾秉哲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倒數31天,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提名人黃國昌今日上午偕同黨籍不分區立委提名人徐瑞希、張啟楷召開媒體改革政見記者會。甫請辭公廣集團董事的徐瑞希指控,民進黨政府執政後帶風向、設議題、洗腦搞共識,把公廣集團變成「民進黨版中央電視台」,將公視朝向「民進黨央視」方向質變,並把本應是台灣向國際溝通的Taiwan Plus頻道變作「民進黨版的環球電視網」。
徐瑞希指出,過去在講的「黨政軍退出媒體」,時至今日已變成「黨政金退出媒體」。從公視與公廣集團來看,帶風向、設議題、洗腦搞共識,這就是民進黨政府執政以來,把公廣集團變成民進黨版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近年政府加碼大撒幣,以標案採購新聞節目,變相控制民營媒體及新聞,讓政策宣導置入節目。
徐瑞希續指,民進黨不僅大撒幣在民營媒體置入政策宣傳,還加碼擴編政府媒體。相較外界所熟知的多是民營媒體與公廣集團,國人較少知道台灣也有政府媒體,從中央社到中央廣播電台近年都大幅擴編經費。而先前全民歷經蛋荒時,特定政府媒體如《農傳媒》也大力為政府護航。
徐瑞希直指,因為這些政府媒體鋪天蓋地大內宣、設定議題帶風向,不只民營媒體的空間也受到很大擠壓,也扼殺台灣媒體第四權獨立發展的空間。過往台灣在講中國CCTV時,都會說中國的中央電視台是如何為黨喉舌;不料今天台灣的公共媒體,也在朝向「民進黨央視」的方向去質變。
徐瑞希控訴,民進黨派系正在主導公廣高層人士。在第7屆公廣集團董事都還沒選出來、完成成立前,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就已召見現任公視董事長胡元輝,這件事也從未被否認過。而原本應代表社會多元意見的公視,在董事會也應有多元人士;但如今卻因黨政高層介入,逐漸淪為橡皮圖章。
徐瑞希再指,公廣新聞現在慘遭公器私用,而政府成立的Taiwan Plus頻道也變成國際大外宣。她在2016年擔任公廣集團董事時,就曾積極希望能夠推動台灣設有國際影音頻道;但從來沒想過,到了現在,本應是台灣向國際溝通的頻道,竟然變成民進黨版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向國際進行偏頗式的論述。
徐瑞希質疑,公廣集團旗下的華視現在推動數位轉型,日前卻將綠媒、特定媒體主持人所主持的節目直接上架到網路頻道播出,難道其他陣營的網紅也可以這樣?而全世界又有哪國的公共媒體,竟然可以像Taiwan Plus一樣,直接由數發部長唐鳳主持節目,不避嫌的找自家內閣成員向國際宣傳?
徐瑞希批評,我國新聞台基本上都設有自律準則,需平衡報導各政黨參選人的新聞。但用英語向全球播出的Taiwan Plus,竟可以不必考慮平衡報導、不需考慮各黨候選人露出時間的比例;更不要說在頻道上的有些評論節目,主持人連自己的定位都傻傻搞不清,哪個國家的公共媒體可以直接講「我們的總統」?
對於今年5月通過的《公視法》修正,徐瑞希表示,許多學者專家都很開心、拍手叫好,覺得公視終於擺脫了9億天花板上限。但修正後的《公視法》其實正在合理化公共媒體可以向錢、向政黨傾斜,並向商業靠攏。如在第28條中新增公視營運及投資收入,其實是假公媒獨立之名,一手拿人民納稅錢39億多元,另一手開始做無本生意,擠壓民間影視空間。
徐瑞希提到,過往傳媒學者很愛講,公共媒體要跟政府保持一步之遙;但等修正後的《公視法》上路,公共媒體就不必再跟政治力與商業保持一步之遙,甚至可以直接十指緊扣。而華視資產活化案商談多年,卻連資產活化案的目的與相關細節都在搞機密,被文化部列為極機密資料、沒人看得到。「我連續當了2屆董事,我到今天為止沒有看過任何一個華視資產活化案的評估報告。」
徐瑞希強調,當年在「黨政軍退出媒體」時代,因認為華視應納入公廣集團,所以把華視總部所在地的大片土地提供給華視使用;如今卻因華視經營不善需要拿出來賣,尤其資產活化案評估報告沒人看過,還在今年董事會藉著總經理報告夾帶該案,最後被她當場擋下。「接下來,華視資產活化案這個黑影幢幢的案子,政金黑幕等著瞧,請大家拭目以待。」
華視YT播偏綠節目 公視董事質疑
華視YT播偏綠節目 公視董事質疑
2023-11-17 聯合報 楊正海、林怡秀、林政忠、陳宛茜、馬瑞璿
華視YouTube頻道播放三立前主播廖筱君製播的網路政論節目,引發外界質疑「打擦邊球」,藍營批公廣集團淪為側翼,公視董事也發難開砲。公視董事徐瑞希昨天質疑,公廣集團在大選期間不能播放選舉廣告,製播新聞及政治評論節目也要保持中立,華視與其他媒體的節目資源交換必須顧及公媒的公益及中立;廖的評論節目有特定觀眾族群,華視為何要交換?公視今天舉行董事會,她將要求華視主管說明,決策過程是否有政治力干預?
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NCC主委陳耀祥宣布中天撤照案的同時,公開建議「給公廣集團一個機會」,盼讓華視進駐五十二台;便遭外界非議,批評NCC主委似乎成了當權者排除異己的打手。當時各系統台紛以CNN、寰宇等頻道申請遞補,但都被打回票。迄今不少系統商已讓華視進駐五十二台。
廖筱君網路節目「REAL TALK真實對話」,在華視攝影棚錄製,標榜超越藍綠、超越意識型態;節目曾專訪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經濟部長王美花、數位部長唐鳳等蔡政府官員,內容授權華視YT頻道播放。
華視表示,該網路節目為攝影棚承租戶明周國際公司的客戶,「該節目錄影及內容與華視無關」,其內容為資源交換授權予華視於YT頻道使用;華視播出僅為精華剪輯,內容呈現亦秉持新聞平衡原則。不過,華視日前剛召開董事會,董事並不清楚此事。
文化部指出,公共電視屬於國民全體,其經營應獨立自主、不受干涉;尊重公廣集團經營獨立自主。
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質疑,她曾上過一次該節目,覺得政治色彩太鮮明。她有詢問,華視稱是對方借空間租空間;後來節目在華視網路頻道播出,她覺得應該是走「擦邊球」,廖筱君去租攝影棚,並不是華視製作的節目,NCC也不管網路,變成無法可管。
台北市議員侯漢廷說,公廣集團勿淪為政黨側翼;華視去年延攬大量三立人馬,成為「小三立」,選前變本加厲。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說,NCC已沒有任何功能。三立入主中嘉,未按程序要求改正;華視進駐五十二台後,這些擔心的事果然實現。鏡電視承諾不做政論節目,NCC有在管嗎?
NCC發言人翁柏宗說,NCC在尊重媒體自主及言論自由前提下,除非涉違法情事而依廣電法規查處外,對於電視節目排播、主持人人選丶播送內容、表現方式等,均尊重媒體自主運作;網路內容非廣電法規管範疇,尊重公廣集團營運自主。
批民進黨插手NCC放水三立入股中嘉 黃國昌
批民進黨插手NCC放水三立入股中嘉 黃國昌:反媒體壟斷已成笑話
2023-11-08 風傳媒 林湘淇
近期傳出,三立電視持有國內第2大有線電視集團中嘉股權達27%,等於實質控制地方有線系統業者。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陳耀祥1日在立法院證實此事,並稱已要求三立改正。對此,前立委黃國昌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民進黨擺明直接把手伸進NCC替綠媒圍事,反媒體壟斷已成笑話。
黃國昌指出,NCC對綠營自家人三立新聞的處置,跨越反媒體壟斷紅線。陳耀祥在立院備詢時回應「限期改正」就好,至於懲處則是絕口不提。甚至連三立要如何改正、何時回覆,NCC都沒有設定期限,「對於綠媒財團呵護的無微不至,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黃國昌批評,NCC的處置方式,宛如詐騙集團行騙多年後,只要繳回不法利益就沒事。「這是哪門子法治水準?台灣的法治,何時因為一黨一派的利益,被掌權者作踐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黃國昌質問行政院長陳建仁,能否接受自己口中的「獨立機關」踐踏依法行政、摧毀國家體制的放水行徑?還是陳耀祥對派系電視台的「溫暖」、忝不知恥賴著官位,傲慢到無以復加的「堅韌」,正是陳內閣要對國人展現的施政風格?
黃國昌認為,陳耀祥是否下台已不是重點,因民進黨擺明直接把手伸進NCC替綠媒圍事,換100個新主委都沒用。並表示,10年前馬政府封殺《反媒體壟斷法》,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痛批國民黨「一夕生變的政黨,讓人失望」;而蔡政府完全執政超過7年,除了同樣讓人失望外,面對自家派系媒體違法時,極力護短的姿態,更是無比醜陋。
綠營媒體無一敢報導獨立觀察的調查報告
綠營媒體無一敢報導獨立觀察的調查報告
2022-12-08 獨立觀察 林環牆
三年多來,針對蔡英文詐騙博士學歷的犯行,本人在獨立觀察已提出數量龐大的調查分析報導;但所謂「台派」或所謂「綠營」的新聞媒體完全不敢去碰,這些新聞媒體至少包括三立、民視、自由時報等。
所幸,台灣還有中天、中時、中視、聯合報、風傳媒等媒體,加上自媒體「政經關不了」。要不然,蔡英文詐騙博士學位、偽造證書及相關文件、捏造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碩博士學程、以及暗中與英國校方內部某層級人士造假串供等匪夷所思的種種罪行,有可能被蔡英文為首的邪惡勢力永遠埋葬在歷史的塵土堆中。
什麼是「台派」?當今的所謂「台派」是一項榮耀嗎?其實,如果沒有了是非、沒有了新聞良心、沒有了新聞自由,那就什麼都不是了!
感謝中天「盧秀芳辣晚報」報導蔡英文論文門。期待再接再勵,期待福爾摩沙會是一個良善的美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