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仲書特稿】中午上了捷運,出了台大醫院捷運站,從公園路隨著人潮擠到中山南路,想繼續推進上凱道看狀況,卻被前方一陣陣有點討厭的「坐下、坐下、坐下」整齊畫一的群眾「口號」給鎮住,大家進退兩難,人潮逐漸就地坐了下來,我看苗頭不對,趕緊往後退以免被靜止的人群困住。
反黑箱服貿運動走到今天已經快半個月,立院指揮核心越來越傾向於「和平理性」路線,看看林飛帆一早對群眾宣示的凱道行動8點原則:「隨時保持友善」、「諒解執政跟反對者」、「禁止無關標語」、「面對暴力不反擊不叫罵」、「禁止任何形式暴力」、「聽從糾察指揮」、「遵從中心決策否則就退出自己搞」、「被捕不反抗也不扭打」。
群眾有自我意識 我很納悶,這場運動持續展現的「自我約束」,是否該適可而止?為什麼都被打了還不能反擊?甚至連一聲髒話都不能說出口呢?原本,這種態度只出現於立院外圍的糾察規則,那時引發了一陣撻伐,但現在也成為了立院指揮核心的行動準則。28日,行政院血腥鎮壓受害人舉辦記者會,立院核心沒有代表前來聲援,千百種顧慮似乎暗示著他們的路線態度。
「群眾不是『誰的群眾』,群眾就是他們自己。」社運者洪崇晏說,群眾有群眾自己的力量、會形成自己的秩序,他們有自己的意志和智慧,既是殊異的,又是共同的。他可能不是回應林飛帆,但社會運動的組成連結參與者的生命經驗,有自己的主體與能動性,更多時候是為自己的信念發聲,那8點行動原則,應該令不少人感到被侵犯。
「我必須被規則約束、成為同質的螺絲釘、不能有太多個人意志,讓群眾單純化,否則我沒資格來;我只能協助你,而不是為了自己。」這是我從參與者的角度獲得的感覺。
試著善意地推敲,指揮核心要的就是社會觀感、要的就是更多人認同這場「非暴力」、「和平理性」運動,進而形成更多人聲援來造成政府壓力。所以他們切割那些想要暴力抗爭、甚至只是被大眾標籤「暴力」的運動者,他們迴避行政院行動受害者的情感、無視認為只能靠暴力翻轉的那種真誠的憤怒。
爭取權利需要代價 社會的和諧氛圍,把理性和平推到至高點,看不清楚這個民主政府的暴力結構本質,誤以為體諒警察就能換得柔性對待,造成行政院行動的受害者產生嚴重的心理創傷。教育部對330凱道行動,發聲明要學生注意安全、早點回家、自律不違法,一邊又宣稱尊重學生公共參與,它看似不與學生敵對,但希望學生照著和諧規則玩,政府就能持續鞏固它的意志。
「政府啊,你正在邀請革命!」這是去年大埔事件底層人民的無奈心聲,人民被逼到絕境,暴力就是僅存的反抗武器。若330凱道行動沒得到滿意的答覆,林飛帆還能怎麼做?拉高抗爭勢必要違反和平理性路線,被和平理性號召、規束的群眾,會被魁儡般地拉扯,還是終究被背叛?
和平、理性是民主給的毒藥,民主社會若還有一絲希望,那就是全民必須認清很多事不是靠理性和平就能解決,當敵人正是民主政府,就越要小心落入這種民主思想圈套。
想想臥軌的關廠工人、六步一跪的樂生抗爭運動,還有許許多多警民衝突事件,人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政府才會願意多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