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1
2014年04月11日 04:09 中國時報 連雋偉/新聞分析
沉寂多日後,張志軍柔性回應太陽花學運,沒有太多具體宣示,但已透露兩大重要訊息,一是北京應可接受服貿部分重談;二是大陸對台經貿政策將全力扭轉目前偏重台商局面,「走入台灣民眾」。
多名大陸涉台學者說,當國台辦主任都可說出,學運給他啟示,讓他更想了解台灣基層民眾與中小企業想法,及兩岸關係更多是大企業受益的講法,「大陸底線已經很清楚,反正服貿都拖這麼久了,重談,或先談貨貿,都可以接受」。
「談判照舊,不直接評論學生」,是北京當局對台灣這波學運的基本原則。對於大陸而言,不會氣急敗壞,涉台政策會部分更張,但不會全面檢討。「監督條例立法也好,否則這次包裹,下次逐條,海協會都不知怎麼談,有了法律,一切就白紙黑字」,一名涉台學者說。
對兩岸而言,學運後確實是研商如何矯正經貿協議往特定政經結構傾斜的契機。回到台灣自身,還有著更嚴肅的挑戰,當不斷陷入反中或恐中糾結漩渦,卻又無法將國內壓力,轉化為對大陸談判的助力或籌碼,徒剩內耗。
反觀正厲行經改的大陸,對內經濟轉型不惜犧牲GDP,對外積極主導或加入TPP、RCEP,台灣想加入的國際自貿園地,大陸可能更早加入,屆時台灣有如逃不出如來佛手掌心的孫悟空,只要想加入,就必須對大陸開放。眼下擔心的,終究有一天成為假議題。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