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拿健保卡當信用卡
醫療商品化 基護工會挖糞

2014/05/04
苦勞網記者

責任主編:孫窮理

5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護師節,今天(5/4)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在台北車站大廳舉辦「向血汗醫院Digital挖糞行動」街頭開講,基護工會表示,工會過去兩年來爭取護理人員勞動權益與民眾就醫權,揭露財團醫院的惡劣營利手段,工會認為,至今護理人員仍面對過勞、自殺等勞動問題,其實是反映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因此,透過這場挖糞行動揭露醫院如何把健保卡當成信用卡,為了提高評鑑成效與收入,濫用健保資源,不少民眾也上台分享自己的就醫經驗;論壇後,現場更針對如何「參與勞資會議」、「組工會」到「遍地開花辦論壇」等議題進行分組討論。

基護工會在台鐵大廳舉辦「向血汗醫院Digital挖糞行動」街頭開講,「digital」是醫護術語,指用手指幫病人把肛門解不出來的糞挖出來,工會用以引申為揭露醫院黑幕的爆料行為。(攝影:陳逸婷)

醫療商品化導致護理過勞

論壇上,在門診工作,負責做衛生教育的護理人員鈺珈說,很多病人在無形中被推銷,卻無從察覺,當看完門診的病人被醫生建議要多吃點維他命、保健身體時,通常傾向於接受醫生建議,並且為求方便就向醫院自費購買,結果是增加醫院收入;而在健康檢查方面,許多病人看診後會拿到「醫療保健單」,上面提供與病人年紀相關的「建議接受檢查項目」,以滿30歲的女性病人為例,護理人員會按照保健單上的建議,鼓勵病人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另一位護理人員則指出醫院推健康檢查的原因,他說,病人做一次口腔癌篩檢,醫院可以向建保局申請「醫療費用點數」,點數除了換算成費用外,也會累積成醫院的評鑑參考分數,通過評薦,醫院才可以升格(例如,從區域醫院升格成醫學中心),這個計算方式變相促使醫院力推各式健檢,以達評鑑標準。而同樣的業績模式也會促使醫生鼓勵病人回診、接受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基護工會進一步指出,醫療商品化的結果,醫院服務變成市場貿易邏輯,最後就是導致護理勞動條件卻持續惡化,然而,衛福部不僅不面對醫療商品化的問題,還支持政府透過服貿、自由經濟示範區等國家政策,開放醫療產業、國際醫療專區,為醫療院所創造更多收入來源、壓榨底層勞動者,而在這個框架之下,基護工會發現,護理勞動權益必須立基在國家政策的資源分配問題上,才能有進一步的討論。

國家政策與醫療產業

先前,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針對自由經濟示範區表示,未來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通過後,將分兩階段推動國際健康產業,第一階段設置國際醫療服務中心,第二階段則發展國際健康產業園區,意圖對外展現醫療實力,對內拓展國際醫療。

對此,前醫改會成員,今天以個人名義參加論壇的邱宜君表示,衛服部要推動所謂的「國際醫療」,恐怕指的不是提供因工作受傷的在台外勞健全的醫療服務,而是醫院為了營利,為少數人打造的「VIP型」醫療服務,未來較不普遍的手術或者儀器,如器官移植,可能會因為健保資源被瓜分,而產生排序問題。邱宜君認為,政府與外簽訂貿易協定的態度過於樂觀,沒有做充分的衝擊影響評估,而衛福部在這過程中,同樣展現出「醫療產業是台灣的驕傲,應該向外推廣」的樂觀態度,忽略市場化可能導致的醫療問題。

邱宜君強調,「貿易」就是希望把價格交由自由市場來決定,然而,台灣現有的健保制度屬於社會保險的概念,目的是把醫療普及化,當醫療產業被放入自由市場中,需要者買不起昂貴的醫療商品,恐會導致「因病而貧」的現象。

面對問題

論壇後,民眾與工會成員針對「面對問題,我們可以怎麼做」討論出4個方向,分別是參與醫院的勞資會議,在醫院內部組工會,透過參選改變政策,以及在台灣各地舉辦小型座談會的遍地開花行動,所有人按照意願分為4組,進行討論。

針對今天的論壇,基護工會顧問劉念雲說,工會這兩年來,比較聚焦在畸形班表、責任制導致過勞的這些問題上,反映出醫療產業不斷被商品化的現況,隨著自由經濟示範區、服貿議題的升溫,成員也需面臨在相關政策下,醫療商品化將更加劇的後果。而部分會員在參與反服貿運動後,理解到自身職場經驗與政策走向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希望開啓相關討論,把議題放到公眾場域裡。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今天的挖糞論壇需要花費5個多小時,進行馬拉松式的開講與討論,把議題從血汗護士拉高到自由貿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