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議與帝國的反擊

2014/05/19
苦勞網記者

責任主編:王顥中

中國與越南在南海的主權爭議由來已久;不過這一次的衝突,起於中國「三桶油(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之一的海洋石油公司在西沙群島建造鑽油平台,激化了區域內的油源與航線爭奪。

中海油鑽油平台引發衝突

中國以民國時期,依據東、西、南、中沙群島邊界劃定的九個線段,為主張南海主權的界線,也與週邊國家產生主權的爭議,本圖以紅色標示東協國家,而環南海的菲、馬、汶、星、越五國中,菲律賓為美國緊密的盟友,馬、汶、星、越則是東協10國中,率先加入美國所主導《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的國家,而這一條環南海島國所構成的防線,也與美國在冷戰時期構築,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南段相疊合。在南海主權爭議的背後,有帝國主義介入的陰影,也有區域整合的競爭,以及隱藏其中的戰爭陰影。(製圖:孫窮理)

早在80年代,越南就與蘇聯聯手在南海開發油源,近年又積極以國際招商的方式與英國的Shell、美國的Exxon等國際石油資本合作,在南海鑽油,使得西方跨國資本的力量伸入南海,光是2011年,越南開採的原油就高達1,750萬噸,產值已經佔其GDP的30%,越南的油田,差不多都位在中國所主張的南海「九段線」主權範圍之內。

而國營的中海油,原本就專注在海上的油、汽開發,在中國「三桶油」中,扮演了在南海的油源開發上「牽頭抓總」的工作,近年來,中國推動「國企改革」,以上繳利潤等方式希望「倒逼」國企改革,甚至未來走向私有化的方向,而中海油在「三桶油」中私有化的程度本來就最高,近年產量成長停滯,造成獲利不及預期,資本累積的動因,也加強了它必須在南海開發新油源的壓力。

雖然像是中海油在南海的開發,同樣是與跨國的石油資本合作,但是是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或者由中國進入南海,在資源的主導性上不同,加上南海還有一個必爭的重要戰略位置,那就是它是印度洋到太平洋間的航運樞紐、是麻六甲海峽到東北亞之間的通道,一但落入中國所主張的「專屬經濟區」範圍,從此經過的航線、東北亞的油、汽供應,都將受制於中國。在軍事上,如果美國失去在南海的優勢,冷戰時期所部屬的島鏈圍堵形勢也將遭到突破。

區域自由貿易體系下的戰爭陰影

也因此,美國不可能不積極介入這個區域,近年,美國假反恐之名,與南海東側的盟國菲律賓每年固定進行以「肩並肩」為代號的聯合軍事演習,演習中並且模擬「攻陷鑽油平台」的動作;與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聯合軍演不斷,2012年,美第七艦隊也前往越南峴港,進行非軍事的交流。

而中國當然也不甘示弱,去年(2013),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從青島軍港出發,穿越台灣海峽,進入南海,與中國南海艦隊編組訓練;中國未來還將建造新的航空母艦,可以加入南海的防禦,而中國在永興島、美濟礁...等島礁建設軍事基地的傳言也不斷,面對有主權爭議的越南、菲律賓,以及背後的美國、日本,南海的情勢早已日益升高。

而南海無疑也成為美、中兩個大國之間,在區域自由貿易體系下角力的場域,除了美國在軍事上的同盟菲律賓之外,環南海的越南、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是東協10國中,最早加入美國主導TPP的國家,而中國在南海姿態的拿捏,則是中國在「東協加N」為基礎所主導的RCEP(相關評論),是否真如他們所宣稱的那樣「平等互惠、不帶霸權色彩」。

虎狼環伺,風雲詭譎

虎狼環伺的南海,在戰爭與和平之間,存在著許多難解的政治盤算,2002年,中國與東協各國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抽象而模糊的承諾,難以真正達成互信,近年又有《南海行為準則》的倡議,去年(2013)9月,才在中國與東協高峰會上首次進磋商,面對中越的形勢,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再度呼籲加速《準則》的制定,不過,東協國家頂多說到這個程度,對於衝突,在與中國經濟的依賴關係,與潛在的經濟制裁威脅下,對於越南這個東協盟國,其他9國也不敢放聲力挺(相關剪報)。

對抗的升高,固然給予美國、日本更多軍事介入的藉口;但即使是「和平」背後,也潛伏危機,中國向來力主「九段線」以內屬於中國內海,不允他國染指,那麼大家好好談,聯合開發不好嗎?其實,這剛好也是美國所要的,在南海議題上,美國一直推動「公海化」的議程,因為一但南海公海化,美日等國就可以閒步於中國的後院,這些本與南海無關的國家,更可以名正言順地共享南海的資源。

也就是說,在南海主權衝突的背後,帶有強烈的區域資本主義體系競爭、美國的軍事戰略在後運作,這些爭議,早已不僅是中國與環南海國家的爭議,而是跨國資本挾帝國主義的軍事力量,以東南亞國家作為門戶,進入南海、分享利益,進而重建圍堵的防線,中國在以「東協加N」為基礎,意圖建構「東亞一體」的區域體系,也由於南海的主權爭議,而產生極大的變數,在「戰爭」與「和平」之間,風雲詭譎。

回應

中越之爭 南海主權戰的新階段2014/05/19

中國與南海鄰國存在著領土爭議,但是在五月初,把40層樓高的鑽油平台,拉到西沙群島,此舉破壞了近期好轉的中越關係,也導致排華風暴,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中方為何這樣做?

即使要有衝突,按照棘手程度排序,也應該是日本、越南與菲律賓,日本因為有美國對日安保承諾,最難取勝,而菲律賓的軍力最弱,柿子撿軟的捏,最後為何是越南,而不是菲律賓?

北京鐵了心 製造「既成事實」

中越曾於2011年達成雙邊諒解,去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越,雙方還達成了海上共同開發磋商工作組,使外界對中越和平解決樂觀期待,更何況,中越還有兄弟黨的關係,兩國間的僵局,還有兩黨的管道可以化解。

但北京似乎下定決心,過去越南提出交涉,通常大陸會讓步,但這次中越間,就鑽井平台一周就進行了「14次交流」,大陸不理就是不理,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人據說還曾提議訪問北京,與總書記習近平會晤化解,但中方也拒絕了提議。

現在的中國,似乎更願意先採取行動,製造「既成事實」後,讓其在該地區的對手,乃至美國,要麼接受、要麼就要武力對抗: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是如此,在赤瓜礁上堆砂填海也是如此,把海洋石油981鑽油平台,拖到西沙來,更是如此。

讓中共不同於過去的考量有兩個,其一是中國能源戰略需求;南海每年被開採的石油超過5000萬噸,上千口油井當中,中國一口都沒有,反觀越南,在南海據有29個島礁,海上油氣資源開發收益佔GDP總值約兩成,越南已經從石油進口國變為出口國,開採的油氣資源甚至出口到中國。大陸為什麼不能鑽探?

中共早已預期會有衝突

自1974年西沙海戰之後,西沙基本在中國的實際控制之下,981鑽井平台距離自己的中建島只有17海浬,也在中國劃定的九段線之內。難怪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對美國強調:「中國在自己的領土海域打井,完全是一種正常的行為,越南出動一些艦船進行干擾和破壞,這是不允許的。」

中共早已預期會有衝突的,平台一拖過來,周圍巡航的就有兩艘噸位達2萬噸的船塢登陸艦(昆侖山艦和井岡山艦),以及兩艘導彈護衛艦,就像房峰輝所說:「這個井我們一定要打成,不會受任何外來的干擾和破壞」。

其二是戰略格局從歐洲到亞洲的演變;目前歐亞大陸東西兩端已經呈現出「蹺蹺板效應」,烏克蘭情勢令即將訪華的俄羅斯總統普亭,會在天然氣價格和出售S-400防空導彈上做出讓步,而過去俄羅斯雖然不斷向越南出售先進的戰機、潛艇的等攻擊性武器,讓越南在2012-2015年成為俄國武器最大的買家,但如今莫斯科會有所克制。

中國下一步 南海劃識別區?

北京同時在對美國的舉動做出反應;美國近期強硬要求大陸對「九段線」歷史主權,做出明確說明,歐巴馬訪菲也簽訂了十年防務協定,中國最新出招,如果美國反應遲緩,中國可能會進一步,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

但是北京得寸進尺,也激起另外一邊的反應,越南過去避免成為另一個菲律賓,克制與美國的合作,但是鑽油平台,恐怕成了最後一根稻草,越南開始拉美國制衡中國。而爭取美國的籌碼,在租借金蘭灣的安排,而越南也正在考慮購買日本的巡邏艇,越南的轉向,將替美國和日本介入南海問題,提供最後一個據點。

南海局勢現在正處於關鍵,過去中國對各國交涉軟硬有別,現在一體強硬,而各國對抗中國,也逐步一致,更重要的,過去地區紛爭,即將被鑲嵌入國際強權政治的格局中,這將是歷史性的一刻。
【2014-05-19/聯合晚報】【郭崇倫(作者為聯合報副總編輯)】

全文網址: 中越之爭 南海主權戰的新階段 - 南海緊張升高 - 封面故事 - udn全球觀察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