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行政院核可了大專校院兼任教師鐘點費調整16%的方案(自今年8月1日起實施),以部分因應自1993年起,已超過21年未調整的大專鐘點費低薪狀況。
然而,高教工會與多位兼任教師發現,許多間採用大量兼任教師人力、盈餘豐厚的私立大專校院,竟然遲遲不願公布鐘點費調整方案。甚至有傳言許多私立大學校長打算「聯合不調漲」?
對此,今日高教工會與大專兼任教師代表一同召開記者會,指出21年未調漲的兼任教師鐘點費,如今調整16%,不過是歷年物價調幅(33.58%)或大學專任教師(軍公教人員)薪資調幅(30.40%)的一半而已[1]。如此「遲來的正義」,甚至還有私立大專校院遲遲不表態跟進?教育部甚至也無任何立場,放任各私校大學繼續剝削數萬名兼任教師?
為了指出各大專校院明明有能力調整兼任教師鐘點費,高教工會統計了聘僱教師人數最多的前10間私立大專校院,發現這些學校每年的收支盈餘,都遠多過於兼任教師可能要調漲的鐘點費用。盈餘數額較新增鐘點費成本高達10倍以上,甚至多達300倍!是故,所謂的「財務困難」根本不構成理由。
高教工會主張,兼任教師鐘點費調整16%的命令,應當不分公私立一體適用,至少作為「基準」,以不悖於私校法施行細則第33條第4項之規範:「私立學校教職員之薪給、考核,準用公立同級同類學校之規定辦理。」並且應當繼續普遍檢討提升,朝「專兼任教師同工同酬」邁進。
高教工會逐一公布為何鐘點費應當普遍調漲的理據,包括:
(1) 大學兼任教師鐘點費已21年未調漲,折合物價調整,實質減薪達33.5%。
(2) 大學兼任教師鐘點費,與專任教師、一般勞工的歷年薪資調幅持續拉大。
透過整理官方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過去20年間(民國82年至102年),物價調漲了33.58%(依據消費者物價指數),一般受雇者(工業與服務業)的每月薪資(經常性給與),則平均調漲了約45.4%(自每月25869元,調漲為37623元)。大學專任講師薪資,也隨著公務人員歷年調薪,調漲了約30.40%%(自每月43375元,調漲為56580元)。
然而,唯獨大專兼任教師鐘點費,絲毫沒有增添。20年前是每鐘點575元,如今依然是575元!助理教授630元、副教授685元、正教授795元,同樣是多年未變。這套鐘點費基準,竟然是自郝柏村1993年卸任行政院院長後發佈以來,就沿用自今[4]!
顯然,就是依據官方目前規劃的將鐘點費合理調漲16%,也不過才大約「漲了一半」而已,距離追上專任教師薪資或物價調幅的速度,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但官方居然無意捍衛兼任教師最基本的權益,連這「一半」,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私立大專校院「由學校視財務狀況自訂[5]」。工會與兼任教師代表痛批:憑什麼兼任教師的權益,可以隨意受到出賣!?教育部是否和私校同謀,有意繼續剝削兼任教師!
(3) 聘僱教師人數最多的前10間私立大專校院,其每年收支餘絀普遍皆達數億元以上。
(4) 這10間大專校院若為兼任教師鐘點費合理調整16%,每校每年新增開支不過數百萬。每年收支餘絀普遍是其10倍以上,甚至達300倍。
部分私立大學曾對外指出,遲遲不表態依「基準」調漲鐘點費,是因為學校財務有困難(例如稱「學費未能調漲使然」);所以甚至有意「聯合不調漲」。
但「財務困難」的說詞,顯然悖於事實!由表二可見,聘僱教師人數最多的前10間私立大專校院之中,每年度的收支餘絀皆為正數,甚至普遍皆達數億元以上。舉例而言,聘僱最多兼任教師(達1116名)的私立輔仁大學,根據該校經會計師查核公布的101學年度收支餘絀為1億2969萬元。倘若兼任教師鐘點費依官方公布的基準,於新的學年度調漲16%,據推估也不過將增加每年1214萬元的成本,僅占輔仁大學每年收支餘絀的9.4%。
其他聘僱教師人數較多的私立大專校院,包括中國文化大學、淡江大學、長庚大學、逢甲大學、銘傳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台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也是相同的狀況:年度收支餘絀的數額,遠多過於調漲兼任教師鐘點費16%可能增加的成本。甚至,就是將鐘點費依據專任教師的歷年薪資調幅,合理調漲31%,以補足過去21年鐘點費未隨專任教師薪資調整的部分,再加上增添的勞健保費用,對學校也毫不構成重大負擔;在這些學校當中,並無任一間學校將因此面臨赤字。
換言之,絕大多數的私立大專校院,明明就有能力調漲兼任鐘點費,而且這也不過是將歷來被嚴重低估的鐘點費做合理調整。為什麼這些收入豐厚的學校,遲遲不表態調整?
甚至,兩間由前教育部官員擔任校長的私立大專校院,包括由前教育部次長林聰明擔任校長的南華大學,以及由前教育部長楊朝祥擔任校長的佛光大學,也遲至今日還不願表態順應教育部訂定的鐘點費「基準」。是不是連教育部的官員,也不把官方政策當一回事?還是,教育部已經打算縱容各大學,表面宣布調漲鐘點費「基準」,私底下鼓勵各大學不需聽命?
兼任教師鐘點費合理調整,涉及專兼任同工同酬與大學教育品質改善
大專校院鐘點費調整一事,非但牽涉到大量兼任教師們的基本生活能否維繫,而且涉及專、兼任教師是否同工不同酬,各大學是否將進一步聘僱彈性化、非典化、低薪化的問題趨勢。工會喊話:各大學專兼任教師盡速加入工會,若大學不普遍調漲鐘點費,大學的第一線教學工作者將聯合發起抗議行動。
我們已看到,因為兼任教師鐘點費遲未調整,專兼任之間存有嚴重的同工不同酬問題,使得兼任教師成為各大專校院聘僱教學人力的優先選項。根據官方統計指出,在2001年時,台灣所有的大專校院,共聘有40202名專任教師、24659名兼任教師。但在12年之後的2013年,隨著學生人數增加,如今聘有49802名專任教師,卻有45330名兼任教師!12年間,專任教師成長幅度約20%,兼任教師卻成長了90%之多!
兼任教師儘管教學能力上未必遜於專任教師,但基於其不常居處於校園之中,對於良善的師生互動與大學品質提升,必然有其結構上的不利,理當只屬於「補充性質」。若官方再繼續放任,未來兼任教師人數持續成長,多過於專任教師,也將不再意外。屆時,受害的不只是兼任教師的薪資權益,還包括整體的大學教育環境。
新聞聯絡人 陳書涵(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辦公室主任) 徐文路(高教工會兼任教師代表) 陳思仁(高教工會兼任教師代表)
[1] 根據現行大專校院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準表,日間部正教授鐘點費為795元、副教授685元、助理教授630元及講師575元;而根據今年核定調整的公文中指出:「教育部建議以86年至102年軍公教員工待遇調整幅度16%,修正公立大專校院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準表,建議案業經行政院核定。調整後鐘點費:日間正分教授925元、副教授795元、助理教授735元及講師670元;夜間部分教授965元、副教授825元、助理教授775元及講師715元,將自103年8月1日起實施。」很明顯,教育部僅算及「86年至102年軍公教員工待遇調整幅度16%」,然而,「大專校院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準表」其實是自民國82年即未調整,民國86年配合大學法修法新設「助理教授」一級的鐘點費支給標準,但並未更動其他職級鐘點費。而民國82年至民國86年,軍公教的薪資調幅達15%,卻未被計算在此次兼任教師鐘點費調整當中。是故,就是鐘點費調整了16%,仍至少還有「一半」的應當調幅尚未調整。
[2] 大學專任教師以等同公教人員之薪額計算本俸,並領有學術研究費,合為薪資。其不分職級(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皆依據公務人員調薪機制一同調整本俸與學術研究費。此處82-102年間薪資調幅達30.4%的數據,除反映大學專任講師薪資調幅外,也及於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的薪資調幅(調幅僅有些許差距)。例如正教授民國82學年薪資(含學術研究費)為每月74255元起,102學年已調整為每月93540元起。
[3] 細部的歷年資料,可參考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對其的整理。(部分資料尚待公部門釋出)
[4] 郝柏村於民國82年(西元1993年)2月27日卸任行政院院長、毛高文卸任教育部部長,由連戰接任行政院院長、郭為藩接任教育部部長。民國82年7月1日調整的軍公教人員調薪方案(含大專校院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準最後一次調整),於該年2月行政院草擬、4月經立法院審議、7月發布施行。是故現行大專校院兼任教師鐘點費可稱是「自郝柏村1993年卸任行政院院長後發佈以來,就沿用自今」。
[5]可參考教育部在2014年1月提出的「專科以上學校兼任教師聘任辦法」草案第7條,其中對於公立、私立兼任教師鐘點費的「脫鉤」,片面給予了空間:「公立專科以上學校兼任教師待遇以鐘點費支給,其支給基準由教育部定之。但依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規定支給者,不在此限。私立專科以上學校兼任教師待遇,由學校視財務狀況自訂。」此舉恐有違私立學校法施行細則第33條第4項的規範,應當盡速修正,至多僅放寬為「鐘點費支給高於此基準,由學校視財務狀況自訂」。
[6]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各級學校基本資料(2013-2014)
[7] 資料來源:各校「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取最新之兼任教師人數統計。
[8] 以兼任教師平均職級為助理教授(原鐘點費為630元),每周平均授課3小時,每學期共18週給薪,一年2學期,任教於日間部推算。
[9] 同前註推算方法。
[10] 資料來源:各校「會計書查核報告書」之101學年度「收支餘絀表」之本學年度收支餘絀
[11] 數據採用長庚大學民國100年會計師查核報告書。
[12] 校長為林聰明,前教育部次長。
[13] 校長為楊朝祥,前教育部長。
回應
剝削員工的高教工會
高教工會從教師收高額的會費(入會費,還有每年的年費),甚至有的人還傻傻的繳了終生會員,把錢交到他們手上。對於所有高教老師痛恨的評鑑,他們做了什麼?除了花錢讓他們去教育部前演了無關痛癢的戲外,他們又作了什麼?上回還聽裡面的人抱怨領低薪,請問會員繳的錢到哪裡去了?錢都亂花到哪裡了,自己員工都不照顧好,還有臉批評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