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食安風暴頻傳,造成社會不安。而現代食品製作技術、食品內容與來源遠離一般人的日常經驗,民眾對於現代生活益發有無力感。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邀請全國社區大學共同打造社大「食安知識平台」。回應民眾的切身需求,提供多方位的食安資訊與知識。平台策劃人全促會秘書長楊志彬表示,希望透過食安科普知識、食農教育以及公民參與,由民眾知情培力開始,落實全民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營造優質飲食環境,重新抓回我們生活的安全感。
社大食安知識平台整理了社大近年所舉辦的食安相關論壇、講座、課程、工作坊與戶外活動的內容與講義。豐富的內容分為五大類(參考附表-「食安知識平臺」參與情形基礎統計表):
一、辨識安全食品
二、食品生產的科普知識
三、食安與食農教育
四、食品生產的社會政治經濟分析
五、其他
「辨識安全食品」的內容與生活中的應用息息相關。內容包括,新北市永和社大的買菜學堂系列,教民眾如何辨識無毒、健康的水產蔬果以及食品加工品。彰化湖埔社大探討食品標章,臺北大安社大介紹「台北市食材登陸平台」......等。
「食品生產的科普知識」介紹現代食品生產背後的科技知識,內容有高雄旗美社大的講座「美味的真相」,介紹現代食品化工產業,新竹科學城社大介紹食品添加物、婦女社大介紹基改作用,台中五權社大談劣質豬油風暴,臺北市松山社大談植物工廠。
「食安與食農教育」的主題最受到歡迎。內容與主題琳琅滿目,涵蓋了都市與農村民眾的需求與渴望。內容包括,台北市文山社大的屋頂菜園講座,北投的農業下午茶以及「食物的未來--全食研討會」,新北市林口社大課程「跟著飲食走訪島嶼餐桌」,新中和社大的「都市農耕」講座,樹林社大的「樸門永續設計」,宜蘭社大的「友善耕作多元農業」課程,新竹竹北社大的「有機果樹栽培」、嘉義社大的「自然農法疏果班」.....等。
「食品生產的社會政治經濟分析」雖然嚴肅,卻也引起非常多民眾的關心。台北市大同社大的公民週「全民監督國會運轉—拒絕任『油』宰割」,直指政商結構的全民監督。新中和社大舉辦「土地正義」講座,雲林山線社大以「經濟與投資」講座,探討食安工業的未來發展,旗美社大介紹「古巴生態農業」以及背後的社會想像。婦女社大的「城市糧食安全論壇」探討合宜的城鄉關係。
「其他類」,反映了各地社大與民眾面對食安焦慮的行動力與創意。大安社大的「公民記者培訓」,松山社大與饒河街夜市合作,推廣健康飲食,並組成食藝社。雲林山線社大結合自然養生課程談優質飲食。
個別社大的資源與關注點有限,但全國社大的努力成果彙集起來,所提供的食安知識地圖其關照廣度就相當可觀與完整。更珍貴的是,除了知識的整理之外,平台還呈現了各地社大的學習資訊以及在地公民團體的討論資訊。可以作為欲進一步關心食安議題的民眾,好用的學習與行動路徑指南。
目前社大食安知識平台蒐集158份食安議題相關講座、課程與活動資料。第一階段參與的社大有20所,由宜蘭、臺北、新北、新竹、台中、彰化、雲林、嘉義、高雄等地社大共襄盛舉。未來將持續邀請社大加入,持續擴增資料。
食安知識平臺連結網址(陸續增加中):
http://www.napcu.org.tw/2012/highlight_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