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 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 loud@gmail.com。
2015/09/30
▌10/1(四) 19:00-21:00
社會民主的居住正義
范雲、苗博雅、陳尚志、呂欣潔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立委參選人
社會民主的居住正義
范雲、苗博雅、陳尚志、呂欣潔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立委參選人
社民黨主張居住權是最重要的基本人權之一,臺北居大不易,是國家的重大疏失。社民黨主張,針對經濟弱勢者應提供多元選擇的社會住宅;對於一般住宅供需,應由政府出面建立完善租屋平台。更重要的是,房子不應該成為炒作的標的。請你來,跟我們一起討論,你希望怎麼樣的住宅選擇。
▌10/7(三) 19:00-21:00
時代力量,居住好生活
徐永明教授/時代力量政策組召集人
馮光遠、林昶佐/時代力量立委參選人
時代力量,居住好生活
徐永明教授/時代力量政策組召集人
馮光遠、林昶佐/時代力量立委參選人
居住好生活:建構負擔合理、自由舒適的居住環境
居住好生活,是每一個人民應享的權益。
住宅問題結構「三高一低一黑」。台灣住宅體系存在高房價、高空屋、高自有率、低社會住宅與租屋黑市等病態結構。 這些問題現象是相關制度與市場結構扭曲所導致的結果,並非問題的原因。 問題的改善策略並不宜直接從表象處理,應從調整問題發生原因著手。
居住好生活,是每一個人民應享的權益。
住宅問題結構「三高一低一黑」。台灣住宅體系存在高房價、高空屋、高自有率、低社會住宅與租屋黑市等病態結構。 這些問題現象是相關制度與市場結構扭曲所導致的結果,並非問題的原因。 問題的改善策略並不宜直接從表象處理,應從調整問題發生原因著手。
▌10/15(四) 19:00-21:00
住者有其屋-民國黨的住屋政策
許千樹教授/民國黨政策會執行長
住者有其屋-民國黨的住屋政策
許千樹教授/民國黨政策會執行長
居住為基本人權,有限的土地不宜作為商品;民國黨主張「住者有其屋」,回歸國父「平均地權,漲價歸公」的精神,由政府提供人民足夠的住宅以供居住,民國黨的住者有其屋政策包含推動公共住宅政策與健全租屋市場兩大部分。前者本黨主張由中央主辦,包括成立中央住宅專責部會,並透過住宅公積金的方式全面實施。後者則由政府整合全國租屋市場,墜安夜帶租代管機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地點:慕哲咖啡店地下沙龍 (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號B1)
Google地圖:https://goo.gl/maps/fKdQL
Google地圖:https://goo.gl/maps/fKdQL
活動日期:
2015/10/01
回應
『「空心菜」談居住正義,騙年輕人的把戲』
『「空心菜」談居住正義,騙年輕人的把戲』
空心菜開住宅政策記者會,獲巢運彭揚凱站台,可隨即被踢爆政策多抄自柯文哲的住宅政策。
去年巢運到連勝文的帝寶紮營,射高房價毒箭,替柯的公平正義開路。可歐美富人愛住獨棟豪宅、佔地廣,帝寶乃大樓型豪宅,每人佔地有限,影響多少人居住權?真正讓青年人沒房住,乃養大批建地再炒作的財團,柯文哲卻大降囤屋稅,餵土地財團大餐。
因此,大餅人人會畫,政客卻無心去烤。柯文哲上台前喊土地正義,因口號可號召年輕選票,但年輕人僅衝鋒陷陣的棋,媒體財團才是下棋的手,才有資格與柯在豪宅內握手,在大餐間談降囤屋稅的暴利。
年輕人,你有錢參加空心菜那每餐五萬元的募款餐會嗎?你知道權貴們趨之若鶩,因從募款起,就可將背學貸、每餐50元的學生隔門外嗎?你可在群眾運動中,呼喊居住權的聲音,但你只是政客殺敵的機器。
你在用手機吧?你知道台灣政黨初選用「世界毒一」的老式電話民調,是空心菜倡導的嗎?你知道此民調易被電視媒體控制,因問的僅印象,你知道多少媒體在炒作土地嗎?你知道老式電話民調,永遠都問不到你,因你用手機,是被遺忘的一群。
一個連民意權都不給你的人,會給你居住權?一個當副閣揆時,在台北水源區蓋造價上億的千坪「豪墳」,連家中死人都要跟你爭地的人,會在乎你有沒有地住?土地正義大餅很美,成分仍是過期的空心菜,貪婪媒體財團,及醬料沾滿血跡的毒心。
變質巢運,撕裂台灣社會
變質巢運,撕裂台灣社會
2014/09/30 路仁教授
巢運要夜宿仁愛路,拉弓射帝寶住戶。社運可瞄準政府、政策,但將社會少數人圈為靶心時,澎湃射出的箭終會墜落反傷自己。
巢運夜宿者,也許收入有限,買不起台北房子,但能全怪帝寶住戶?歐美富人愛住獨棟豪宅,有天有地、有廣闊花園,他們多住一坪地,其他人便少一坪。台灣流行大樓型豪宅,向天空借空間,影響居住權少很多。
住帝寶較安全,但天價管理費乃自付,非政府補助。他們要警衛巡到滴水不落,因歹徒覬覦錢財、可能綁架小孩。其他人嫉妒外,是否該體諒其需求,甚至珍惜自己非富人,不必如此擔心安全?
帝寶住戶有錢,但錢非罪惡。帝寶的電子業、金融業…老闆日日動腦賺錢,但同時也在創造就業機會,養活電子系、財經系…畢業生。也許年輕人仍覺得薪資不夠,但與歐洲年輕人的3成失業率相較,台灣產業仍提供立足地。
這些富人賺錢,每賺100億,就繳40億的稅到國庫,支持台灣的社會福利;相對而言,八成台灣人僅繳5%的稅或免稅。而且這40%的稅還將提昇到45%。當然,許多夜宿者仍不滿,仍充滿仇恨,覺得富人稅太輕。
但增稅談何容易?台灣非處於多語言文化之歐洲,有同文化的星、港在競爭。法國增稅,法國富人搬德國後,得承受語言不通、子女教育銜接等問題,想想後仍待法國讓政府扣稅。台灣照左派運動者所述,決定扣重稅以後,真的會扣得到嗎?
不必等以後,聯電、日月光…等不少高科技老闆,早已入籍文化語言相通的新加坡,台灣連一毛所得稅也扣不到。連中研院翁啟惠院長也是美國籍,仍繳稅給美國政府。台灣是一個自由島,無扣重稅的空間,甚至也無仇富空間。
台灣無美國的美元印超機、中東石油、北歐礦產,過去經濟成長,靠的是企業家往前衝,人民勤奮在後支持。對辛苦經營事業的富人,住在集合型的豪宅獲取安全感,甚至獲取一些名望,我們何必如此仇恨苛責?
該苛責的是不創造就業機會,專門炒作土地的人。通常這些人不會住帝寶這種大樓型豪宅,而是住不共用電梯的獨棟別墅,巢運的人敢去抗爭嗎?通常這些人還擁有媒體,便於炒作土地,而且這些炒作大亨還橫跨藍綠,巢運的人敢到其媒體總部前夜宿嗎?
敢的話才是超越藍綠,否則只是在製造階級對立、撕裂台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