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併」不是好的高教新藍圖
兼論併校案中的學生運動

2016/02/19

日前政大和台科大期盼能通過整併「結合人文與科技」、「發展高教新藍圖」。這樣的藍圖不由得令人想起去年(2015)底,陽明和交大也試圖藉由合校,擘畫生醫與理工的跨領域願景,但最後遭到陽明師生、校友以「黑箱作業」為由大力反彈,故決定緩議。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政大和台科大也聲明會「公開透明、充分溝通」。

除了這兩項併校案,在教育部積極推動「公公併」的號召下,目前還有清大與竹教大、成大與南藝大、台東大學與台東專科學校等併校案正在討論中。教育部聲稱併校是為了「因應少子女化的衝擊」(這背後還有個思維,就是廣設大學導致的教育品質低落),而加速公公併是為了「提升國際能見度」,打造五年千億的「新世代高教藍圖」。

然而,我想對這個「公公併」的高教藍圖提出一些質疑:

第一,教育部宣稱要因應的少子女化衝擊,並沒有辦法透過併校來解決。如果說台灣廣設大學稀釋了教育資源,應該挹注更多資源以維護教育品質。少子女化之所以造成衝擊,是因為政府對於高教資源的投注不足,使得學校更私有化,需要仰賴學雜費以經營下去。學校面對學生數不足的財務缺口,就有藉口大量裁併教師,導致目前整體生師比不降反升。然而,少子女化其實可以是個轉機,因為學生數減少代表老師數相對增加,如果教育部願意妥善面對,改善生師比、朝高教公共化的方向邁進,台灣的高教教育品質就有可能大幅提升。

第二,我對於各大專院校跨領域整併以提高國際能見度的願景感到懷疑。跨領域並沒有不好,但是政大與台科大、陽明與交大的整併是怎麼樣的人文與科技、生醫與理工的結合?跨領域不應該只是為了衝高國際排名,而未認真思考不同領域的資源如何整合重組;更進一步,這些跨領域之後的知識生產究竟意味著什麼?當今的台灣,學術成果以投稿國際(英美為主)知名期刊作為評鑑基準、世界大學排行更以國際期刊作為重要評比標的,造成知識生產愈趨於單一化,迎合英美的問題意識。結果就是,本土的問題意識在這些評比標準中被排擠而消失了。以陽明與交大的併校案為例,當時一些校友反對併校的理由是生醫與理工的結合悖離了陽明培養偏鄉醫療人才的創校宗旨,我認為這種意見是重要的——並不是說陽明必得固守於偏鄉醫療,而是,如果生醫與理工的結合僅僅是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我們應該提問:這樣的知識生產真的有益於在地嗎?我們應該想像另一條知識生產進路,擺脫偏狹的英美化知識了。

最後,身為陽明大學的學生,我想對訴求暫緩或反對併校案的學生運動提出一些看法。以陽明大學校內來說,運動過程中被動員來集結學生的理由大抵可分為兩類:程序正義(黑箱作業、程序不民主、忽視學生聲音等),與學校主體性(維護學校精神、捍衛我校資源和利益等)。向校方抗議黑箱作業、要求在校務會議中納入學生聲音並沒有什麼不對,然而我更在意的是,我們對併校問題進行了正確的利弊分析了嗎?

在主張捍衛學校主體性的過程,引爆了陽明、交大部分學生的論戰,開始比較兩校分數與菁英程度,雙方都怕被對方併吞、都嫌對方爛。當捍衛學校主體這項運動目標,淪為兩所「頂尖大學」學生比較高低階序的心態,而未能平心靜氣分析利害,無非是令人遺憾的。但是,這樣的運動目標造成如此後果(儘管不是運動者的意圖),也不太令人意外。因為,捍衛我校利益的訴求無形中在兩校學生之間劃下了敵我界線,使得兩校學生在面對併校案時,只能將問題指向彼此之間的賺賠得失,而未能踏實地,一同將目光轉回高教的結構問題。是時候拋棄兩校學生之間的妒羨仇恨、誰賺誰賠的邏輯,一致面對我們真正的訴求對象——校方,以及要積極主導公公併的教育部了。

陽明與交大的併校案是暫緩了,然而當教育部更積極加速「公公併」,有更多併校案被提出來討論,我們似乎再也沒有理由不將運動視野擺放在整個高教體系上。我們有沒有可能串聯併校案中的兩校學生、乃至串聯其他學校的學生,一同來思考高教體系的資源應該如何重組、重分配?學生的聲音,有可能真正參與設計高教的願景、藍圖嗎?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