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勞工影展】《貧窮股份有限公司》當善意澆灌出災難

2016/09/02
苦勞網特約記者

黝黑而乾枯的雙手,捧著豐盈的米麥或雞蛋;太陽能板路燈下,佝僂的難民仰頭彷彿終於被希望所照耀;貧濟的大地上,成群孤兒穿著繡了英文字母的寬大二手衣,整齊地露出燦爛笑容......。上述這些意象我們並不陌生,經常出現在慈善團體的募款文宣、社會企業的促銷專案,甚至是剛捐了金錢或物資的我們的心中。但這些良善與美好所造成的後果卻是:盧安達大屠殺後,慈善機構在當地發放免費雞蛋,雞蛋農只能關廠歇業;三年後慈善團體撤出,當地蛋業卻已消失;海地自行研發製造太陽能板的小型企業,因為地震後非營利組織帶來大量免費的太陽能板而面臨倒閉,聘雇的當地工人面臨失業;歐美的二手衣大量銷入非洲,肯亞的紡織產業與棉花田在80年代紛紛關廠倒閉

《貧窮股份有限公司》劇照。(台灣國際勞工影展提供)

紀錄片《貧窮股份有限公司》嚴肅沉痛地描繪了這樣的現象,並指出問題核心:貧窮是門好生意,援助國的政府、企業、慈善團體、人民都想從中賺一筆,賺到的是殖民經濟霸權、捐款與免稅、品牌或NGO與NPO(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形象、行善後的自我感覺良好,而經營生意之道,就是讓這些第三世界國家持續的貧窮。

海地大地震發生後三年,非營利組織仍在當地發放免費白米,「彷彿不希望海地人獨立自主」,當地人這樣說。美國則表示希望把海地打造成「加勒比海的台灣」,透過國家政治權力強制打開海地的關稅,由政府補貼美國生產過程的稻米傾銷至海地,並宣稱可藉此促進海地產業轉型、加速工業化;搭配美國環保團體指責海地農民不當開發,要求農民移居至都市進入工廠工作,而歐美企業總能在取得海地政府的開發生產標案,當地企業只能做代工。多數移民搬入貧民窟,仰賴非營利組織的「人道救援」過活,生育後無能撫養的小孩則送進慈善團體經營的孤兒院,由源源不絕的歐美愛心人士前來金援或直接領養。

《貧窮股份有限公司》尖銳地指出,二戰後除了關稅貿易協定(GATT,後來演變為WTO)、國際貨幣組織、世界銀行等世界金融體系對第三世界國家「鼓勵發展」外,美國更提出馬歇爾計劃,透過非營利組織協助受援助國紓困,並興建基礎設施使其工業化,代價則是被援助國要實施對援助國有利的政策,目的是在冷戰時期競爭後殖民的資源。簡單地說,援助國的官員和NGO組織,就是殖民的新樣貌。

因此,「貧窮產業」的問題提升到了更大更久也更難解的層次:第一世界帝國與第三世界被殖民國之間的矛盾衝突。《貧窮股份有限公司》嘗試提出解方,第三世界國家在拒絕當援助國的「他者」、拒絕作慈善團體體的「受體」之後,必須「自主發展」,而自主發展的基石是法治人權、土地所有權、創業自由、中小企業貸款,要蓬勃的資本,好進入世界貿易體系與其他國家競爭。

且讓我們重複一遍,「貧窮產業」的根本問題,是第一世界帝國與第三世界被殖民國之間的矛盾衝突。換言之,「貧窮產業」的問題,僅僅是帝國殖民所帶來種種問題的表面現象之一,而資本主義正是成就帝國殖民的重要因素。倘若不全面檢討帝國與資本,按照片中所提出的解方,我們可以嘗試想像:公民覺醒強調「法治人權」,搭配歐美人權團體對第三世界國家輸出民主,終於推翻了集權政府,同樣受歐美資助的「民選總統」仍然聽命於帝國以及資本的安排;當「土地所有權」從政府或慈善團體轉移到當地企業手中,跨國財團立刻在當地成立子公司或輕鬆拿下當地企業的股權,佃農與勞工的老闆只是換了又換;「中小企業貸款」聽起來是好一些,儘管已經有研究指出微型貸款的失靈,況且金融危機殷鑑不遠;進入世界貿易體系聽起來也很誘人,儘管佔有世界加工廠一席之地的附帶條件是勞動力剝削與環境資源的掠奪。或是我們根本不需要想像,因為如今的台灣就是最好的案例。

或許也還有其它更多可能的解方,例如第三世界的亞拉非各國過去曾經試圖團結力量共同頑抗帝國,例如1955年為抵制美蘇殖民並爭取發展民族獨立經濟而開的萬隆會議;九〇年代延燒至今的反WTO運動;又或者近來飽受爭議、由中國大陸所主導的亞投航等等......,無非都是在當前全球經濟秩序中,期許能另闢新徑。這樣的大提問可能沒有既定的簡單明確答案,也只能在實作中不斷嘗試糾錯,《貧窮股份有限公司》指出了問題現象層次的嚴峻,而我們需要更深刻分析來指出當下實作的方向與可能。

責任主編: